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 ,对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比较研究,从评价对象、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提出目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规划环评应实施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大厂防护林带规划环评为例,从分析影响规划的主要因素出发,研究规划环评早期介入的时机及切入点,并从环保角度提出规划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规划目的全球水质监测规划(简称GEMS Water)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主办、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经办的与健康有关的监测五项规划之一,属于《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提供全球水质变化的信息,1974年WHO开始筹划发展全球卫生监测中有关水质监测的规划。其目的为: 1.建立全球水质监测网; 2.提高成员国之间水质资料的正确性和可比性; 3.长期监测持久性毒物,以评价污染的影响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跟踪评价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作程序进行了分析,包括判别规划是否需跟踪评价、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回顾性评价、有效性分析、预测评价和战略调整7个步骤.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跟踪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上海市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控制规划与G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总量控制是新手段,概率模型是新方法,GIS是新工具。利用上述新手段,新方法和新工具,系统地介绍了水污染控制规划,初步探索了基于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俞波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4):213-214,219
着重分析了河流水文状况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水污染的变化规律,以氧亏值作为水质的约束指标,以河流量的P-Ⅲ型概率分布为基础,建立了水质控制模型,并以保证率来控制水污染,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8.
前言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城市环境规划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全球城市每年排放废水数千亿吨,大气污染物十亿吨,废渣十亿吨。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环境  相似文献   

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规划环评是人类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末端治理反思的结果,是政治民主化和科技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条例》注重实践检验,突出跟踪评价;坚持专家审查、决策管理、公众参与三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追究法律责任,柔中有刚。重在追究个人责任,专家亦不例外。规划环评源于项目环评,高于项目环评。当前,项目环评和区域限批仍是规划环评的重要抓手。科学性是规划环评的生命线。实践决定一切,实践是实现规划环评科学性的惟一途径。规划环评任重道远。规划环评要坚持为经济服务,为规划服务,为公众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方能凝心聚力,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必然是与决策体系的融合。以城乡规划为例,研究规划环评与城乡规划过程如何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融合。提出了城乡规划与规划环评整合的实施框架,并识别出城乡规划的10个重要的决策阶段。进一步,针对其中的5个重要的决策阶段,阐明了规划环评如何参与规划过程,从而实现规划环评与决策过程全过程的融合。此外,要使规划环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使决策者将规划环评作为一种内部程序,而非外部强加的对其行政权力的干预。只有决策者认同规划环评可以成为部门协商与公众参与的平台,可以帮助其实现本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和采纳规划环评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义分析了我国新经济开发区水环境规划的特点,提出了规划研究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给出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定量方法,并且确定规划方案中的水环境承载力,以此作为协调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文中以本溪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开发区水环境综合防治规划,并做了供选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最后,计算分析了各规划方案的水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淀山湖属太湖水系,位于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交界处。是上海青浦县西边的一个淡水湖泊。距市区50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10倍,水深约2米,湖泊调蓄量约0.8亿立米。淀山湖承泄太湖来水,提供黄浦江上游水量的40%。是黄浦江重要的水源地,又是上海通往苏州等地的重要航道,也是上海市郊最大的淡水渔场。随着淀山湖上游及其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淀山湖已受到轻度污染,因此,合理开发和保护好淀山湖水质已成为控制黄浦江污染的重要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讨论了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以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对象、形式、时机,然后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了提高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分析杭州城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确定了杭州城市环境噪声综合整治目标,制定出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提出了实施方案的一系列保证措施和建议,为制定《杭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提供依据。文中环境噪声质量基准年为1995年。环境噪声质量分析和规划范围分以下三层次:①杭州市域:包括杭州市区和七县(市)总区域,杭州市区主城连片建成区和七县(市)行政机关所在地的连片建成区;②中心城市圈:包括杭州市区主城连片建成区和萧山市、余杭市、富阳市行政机关所在地的连片建成区;③杭州市区:包括杭州市主城区的连…  相似文献   

15.
为崇明岛能在21世纪的深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同步进行了大气,水质,土壤和生物等方面质量现状评价及滩涂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科学论点。  相似文献   

1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军  郝大举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1):26-27,66
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作出了概述性的介绍,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得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5大体系。列举了当前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与流域水环境保护相关的规划很多,但是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协调不足,规划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缺乏接口和控制,规划内容不统一,致使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没有形成体系。基于流域水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由国家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和大点源水污染物减排规划构成的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明确了该体系内,上级规划通过审批和评估实现对下级规划的指导与控制,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体现为指标的联结。同时,提出了制定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法规、制定规划编制规范和指南、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对制革工业的污染预防进行了规划,提出了过程控制,管理控制和局部调节三者结合的方案,在实践上,过程控制有利于皮革制造业从使用传统工艺到采用清洁技术的转向。其中,这一机制的转换涉及到冷冻保存畜皮,酶助脱毛,无氮去石灰,铬的再循环,无溶剂涂层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环境监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各种环保监理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环境监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并对软件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为软件的开发和编程提供了技术及工作总线。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最小费用规划模型,选取运输费用以及各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制肥、回收利用、 填埋和中转处理)的处理费用为因子,同时把经济收入作为负的费用从中扣除,对选取的三个规划方案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广州市市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处理的最低费用,并给出了市属8个区的垃圾量相应的处理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