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样的采集以表层土壤为主,主要集中在两种土壤母质:黄土及其沉积物、花岗岩母质,共二十一个土类,360个样品,4100多个数据.有效态元素含量的分析,中性及碱性土采  相似文献   

2.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3.
贵州黄壤是贵州高原的地带性土壤,也是贵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占全省总土地画积38.7%,广布于黔中和黔北;黔东南、黔东北、黔西北、黔南和黔西南等地区也行分布。 在贵州主要土类环境背景值研究基础上,选择了发育第四系、页岩、砂页岩及砂岩母质上的黄壤111个剖面(其中第四系42个、砂页岩24个、页岩21个、砂岩24个)测定了Cu、Pb、Cd、Zn、Cr、Hg、As、Ni、F等九种元素含量,在研究中,剖面层次经显著性检验,大多数元素含量在层次间无显著差异,采用表土含量计算背景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壤中溴,碘的背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八百余个表层土样的分析测试,获得了中国土壤中溴、碘背景含量的总体水平及在各土类中的含量,相对于地壳丰度,中国土壤中溴、碘普遍得到了富集,溴、碘含量分异变化较大,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影响中国土壤中溴、碘含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土壤吸附体的含量以及某些特殊母质。  相似文献   

5.
在大批量的化学分析中,需要一整套详细、严格的质控措施以保征结果的可比性、可靠性、准确性。而质控样、密码平行样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反应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文就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中,各元素的化学分析选择质控样、密码平行样的一些原则进行探索。 在土壤的化学分析中,不同土类、土属,不同的成土母质及同一剖面的不同深度、土壤不同粒度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均不相同。另外,土壤痕量元素是以不同状态存在的,大部分存在于原生矿物晶格和次生矿物中,还有一部分是以无机或有机胶体吸附在土壤粘粒上,有的以简单无机盐类或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形式存在着。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以分别测定痕量金属的可溶态量,代  相似文献   

6.
一、制图单元的划分 对三十四个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在获得各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后,着重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含量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其制图单元。 (一)对石灰岩、第四系、页岩、砂岩、砂页岩、冲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与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六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背景值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元素Mn、V、Cr、Co、Ni、Cu、Zn、F、Cd的背景值含量均低于其它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Mn、Ni、Zn、  相似文献   

7.
一、样品采集 采样点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纬34°到38°,东径103°到112°的黄土沉积区(图1)。采样点的选取是在黄土及土壤的分布基础上随机布点。63个土壤剖面的分配为黄绵土22个,黑垆土18个,(土娄)土10个,灰钙土7个,灰褐土7个。所有土壤剖面均按其发生层次采样。三个典型黄土地质剖面分设在不同黄土地带,按其黄土沉积时序及古土壤发生层次取样。其中35个古土壤的下伏黄土作为不同地带的典型黄土,用以和现代土壤的黄土母质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模糊数学贴近度原则对发育于不同母质的土壤进行模式识别,从而观察各类母质间贴近或远离的相互位置。这在以往的文献中尚不多见。 设(?)_1和(?)_2为论域U上的两个模糊子集。设论域U为实数域,(?)_1和(?)_2为正态模糊子集,则(?)_1和(?)_2间的贴近度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34省市及地区的40余处土类样品中Fe、Al的环境背景值,探计了母质母岩、成土过程以及某些地区气候,微生物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中Fe,Al含量的景响。总结出我国土壤中Fe、Al背景值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分区分级统计图的图斑界线是由制图的统计单元确定的,一般来说统计单元明确以后,级别间的界线并不难确定。如以土类、母质、母岩、地貌等指标为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区分级统计图界线就很容易确定。当然,在只考虑一个主要影响因子时才能如此划分级别界线。如果综合考虑影响因子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所以本文要阐述的就是利用多个影响因子如何综合确定分级界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了我国34个省(区)、市的40种主要土类中Bi的含量,首次提出了我国Bi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并对主要土类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影响Bi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实践和理论都告诉我们,影响土壤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原因,不仅仅是与之有关的各个因子在起作用,而且有时某些因子联合起来作用,这个作用称为“交互作用”(联合作用)。如影响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因子有土类、母质母岩、地形、pH、质地等,但是,有时我们还必须把影响因子的联合作用也考虑进去,这种作用绝对不是两个因子作用的简单加和。 现在以湖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Cu)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正交表”选点和直观分析影响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因素的相关性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 成土母质的矿物成分和元素组成是形成各类土壤的物质基础,它最初决定着土壤中元素的水平,是影响土壤背景值整体的最主要因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因素及其数值化 影响土壤环境背景值丰度的成土因素通常归结为六大类:气候、成土母质与母岩、生物有机体、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与它们相联系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因素和理化性质,通过本课题的工作,已掌握了十一个。这十一个成土影响因素或主或次,或多或少,代表了公认的六大成土因素的大量信息,分析它们和各个土壤环境背景值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探索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异规律,对于绘制土壤背景值图件以及研制土壤环境背景值专家系统,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技术关键,是影响因素的数值化。  相似文献   

15.
一、成土母质 对照表1与表2明显地看出:在山区,发育在残坡积物上的土壤,铅、钴元素含量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母质对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江苏省土壤的成土母质可分幺武岩、花岗岩、闪长岩、页岩、砂岩、片麻岩、锦屏含磷组、长江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第四纪红土、河积物、下蜀黄土、黄土状物质、黄河冲积物等。各母质的元素含量,见表1~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陕西省两次土壤背景值中五种土类的八种元素(Cu、Pb、Zn、Cd、Ni、Cr、Hg、As)的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其方法如下: (1)平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比较法:总体分布类型为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的,经F检验后,再分别进行t检验(σ~=σ~2,n<30)或u检验(σ~2≠σ~2,n>30)。检验结果表明:几种土类中多数元素其平均值无差异或显著差异,三种土类中Pb、Hg两元素的平均值有差异或显著差异。 (2)原始数据的比较——采用异常值剔除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影响评价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麟游县郭家河煤矿下风向500 m范围内布设10个土壤采样点,测定其表层土中Zn、Cr、Pb、Cu、Cd、Hg和As7种元素的质量比,利用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评价该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影响状况,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Cu、Pb、Zn和Hg 4种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比均高于陕西省土壤(A层)背景值和麟游县土壤环境背景值;距矿区10 m~150 m范围内7种元素富集状况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矿区Cu、Zn、Pb、Cd、As和Hg元素均来自煤矿开采导致的"三废"污染及农药、化肥的使用,Cr主要受成土母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西土壤的理化性状 广西偏碱的土类有潮土、沼泽土和石灰土:偏酸(pH<5.0)的土壤有红壤、赤红壤、黄壤、砖红壤、黄棕壤和草甸土。有机质以黄棕壤最高,潮土最低,两者差约10倍。粉粒以潮土最高,草甸土最低;而粘粒却以红色石灰土最高,黄棕壤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