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清池 《福建环境》1997,14(5):13-13,17
通过声学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介绍声学教学与环境学技术相结合,寓环境科学技术于声学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声学有关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谢军  罗定 《环境导报》2002,(8):37-38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现行的《环境教育》教材理论阐述比较多,与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与环境时势等联系不够密切,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应试教育”仍有相当市场的今天,革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兴趣,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教育课程化的基本方式,包括开设环境教育的系列课程和加强实践性环境教育活动.对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化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职前培训,实施环境教育的课程化,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多种课程教育模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改为更为广泛的多种课程体系.同时还要注重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加强学生的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谢军  罗定 《环境导报》2002,(4):37-38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现行的《环境教育》教材理论阐述比较多,与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与环境时势等联系不够密切,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应试教育”仍有相当市场的今天,革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兴趣,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良策。环境案例教学是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最具特色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一些学生身边现实具体的生动的环境问题情境的巧设和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上海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推进了学校整体素质教育,加强了环境教育课程建设,培养了环境科学预备人材,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的环境教育教师队伍。同时,提出了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时必须在学校中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试点工作,在第二期教改工程中构筑新的环境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推进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0,(Z2)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素养。其具体的策略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环境宣传,增长学生的环境知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机渗透环境教育;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强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开展丰富多样的环境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5所大学为代表,调查和分析了其环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基本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本科生专业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学分制;培养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及时反映新观点和新理论的课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环境政策课程;资源课程和专业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认为,上述9个方面可作为我国修订环境类本科生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借鉴.同时还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导引课程特点,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领域多,教学难度大,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均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西安科技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革新和教学方法革新等方面,针对《环境科学概论》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养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定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 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是人与环境的自然协调,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基础。多年来,我国在中小学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前段时间,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国外环境教育的介绍,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总,供各地开展环境教育参考。有明确的环境教育目标 如英国教育部门在课程指导书中,对环境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行为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推广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在学校,环境教育不是仅仅作为知识学习,它还应立足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态度。考虑到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多面性,日本教育部门没有添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而是通过语文、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学、道德教育以及学校活动实现。潜移默化的课堂教育名古屋小学的语文老师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思考自己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语文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或自然问题的题材,除了作为语文教学中基本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校园绿化环境的创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一位英国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追求一定目的的意识;没有创造的紧张,生活就变得没有目的。”2001年以来,笔者在进行初中《环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重版)教学的过程中,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向,结合学校教改的实际,进行了初中环境教育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和实践。确立评价指标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  相似文献   

13.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从21世纪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目前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课程教材,模式,结构的弊端作简要的分析,并以课程价值观与质量观,基础教育的性质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教材,模式与结构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了课程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当前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提出了从实际出发,持科学态度,转变旧观念,在系统论指导下,吸取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以原有教条垢弊端为突破口,优化“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显性加隐性”的弹性化“课程”的结构,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人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境教育模式日益多样化,但同时也呈现出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比例分配不均、学生对于环境教育的"知"与"行"脱节的趋势,导致环境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文章在对"传统课程模式"与"活动实践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活动实践开展教学的实施途径,并以对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段河流污染自净能力的调查为,展示中学环境教育中活动实践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对象的分析,探讨了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改进对于充分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改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拓展学习的时空,促使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探索求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是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与学中的难点,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位一体,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阅读课程""写作课程""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以下的教与学方式能让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4,(2):40-41
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法学学位课程的学生已经注册学习。这个新的学位课程是由英国环境法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威尔士大学班戈海洋科学学院的Stephen Mudge博士所创建的。这一前瞻性的行动.可以确保英国有能力应对预期的“绿色法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PLc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设备难题研发了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PLC可视化教学系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较好满足了高校PLC课程工学结合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理念下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只要我们在新的课程环境下,从低年级语文教学做起,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适时把握合作的时机,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会离新课标的目标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铜仁地区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人们一直把课堂渗透作为其主要途径;部分领导和教师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在课时分配、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缺乏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意识;现行的课程设置,有关环境知识的内容比较零散、肤浅,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境概念,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提高教育者的环境教育意识、健全评价培训制度、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有利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材是促使中学生环境意识与环保行动得到协调一致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