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吸水剖面工艺在油田已应用很久了。吉林油田应用低毒性同位素(113) ̄In测吸水剖面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叙述了(113) ̄In的产生原理,在吉林油田的试验应用以及使用(113) ̄In测吸水剖面对环境的影响等。对从事油田测井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油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石油测井领域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小批量生产等因素,以及试验、测量和评价方面的困难,还没有系统的形成可靠性体系。随钻测井技术作为目前常见的几种石油测井技术之一,由于其提供的信息具有实时性,能够快速地进行地层评价和地质导向,在国内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随钻测井仪器可靠性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用户需求、市场竞争、相似产品可靠性水平等六大方面,提出了研制阶段的随钻测井仪器可靠性指标论证方法,并利用典型随钻测井仪器进行了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的帮助企业针对新研随钻测井仪器在方案论证、研制阶段建立可靠性指标,可作为研发部门可靠性责任要求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乐安油田是通过蒸汽吞吐减轻原油粘度进行开采的稠油油田。针对其特点,借鉴美国、加拿大污水回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建成投产了国内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油井采出水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的大型泵站 ── 乐安污水深度处理站。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以及运行2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证明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技术是完全可行并易于操作的。  相似文献   

4.
经过同位素示踪实验,对生物样品中~(210)Po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关注了酸的种类和浓度对生物样品中~(210)Po消解效果,以及Po自沉积的实验条件。依据实验结果给出了推荐分析流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的全程放化回收率范围为79.6%~87.9%,平均值为(83.3±3.5)%。测量时间为48h时,该方法探测限为0.04Bq/kg。  相似文献   

5.
油水井测试过程中,由于密封措施不完善,经常发生注水井溢流、采油井伴生气及原油等污染物污染井场及周边环境的情况。文章通过分析油水井测试工艺存在的泄漏污染环境问题,提出优化测井工艺,减少注入井测井过程溢流油水量;研制内置式测井井口密闭装置,提高注入井测井密闭程度,实现清洁测井;研制软连接牵拉式密闭测井装置,实现产出井不放空立管测井。通过油水井测试施工的全程密闭,提升了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04,(A02):111-112
由山东山大华特科技公司环保公司开发、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华特牌二氧化氯发生器可广泛用于饮用水、医院污水、城市中水、游泳池水、油田注水等消毒;化工、制药、电力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  相似文献   

7.
目前,医用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源、标记化合物及放射性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多,使用量平均每年增加20~30%。放射性核素的利用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目前对放射性核素的使用,尤其是对放射性核素实验室的管理和废水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有的单位虽有同位素实验中心和较好的处理废水的设施,但多数基层科室却为工作方便,仍在非同位素实验室里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实验研究。多数医疗、科研单位,尚未建立专一的设有处理废物、废水设施的同位素室。实验中的废水和刷洗被同位素污染的器械、试剂瓶的废水,不经任何处理,随意排入下水。这不但影响到同位素工作者或非同位  相似文献   

8.
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PR9270激振器是一种电动式激励装置(图1)。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放后输送到PR9270的激励线圈,由于交变磁场与激励器内恒磁场的相互作用,线圈便产生相应频率的机械振动。PR9270型激振器原主要用于测定较大梁杆和结构的共振频率、检查大型机轮轴和螺旋桨的扭转频率、进行耐振及持久疲劳试验等。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放射性测井过程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决定因素是人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及受照条件。通过对299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放射性测井中主要的损伤是长期小剂量慢性效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测井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复杂原因,测井事故不可避免。文章分析了形成测井事故的影响因素,如井径、钻井液性能、全角变化率、操作过程、套管鞋等。一旦测井事故发生,根据卡电缆、卡仪器、断电缆的事故特点来判断事故类型,再根据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来处理事故;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使测井事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消毒灭菌净化颁发生器消毒灭菌净化颁发生器属一种新型消毒设备,它只需409盐和1kg水便可产生消毒液。其消毒液经鉴定为:①对大肠杆菌、灰髓炎、伤寒、痢疾、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炭疽芽胞等病毒、病菌有100%的杀灭作用;②对污水、饮用水、衣物有良好的漂白。净化作用;③止痛、止痒,对皮肤病、性病、久不愈合的伤口疗效明显;④对垃圾、厕所、卫生间有良好的除臭作用。该发生器可广泛应用在食堂、家庭、饮料厂、食品厂、浴池、游泳池、畜牧场、养鸡场、医院等地方的净化和消毒,是目前最理想的消毒设备。该发生器除机壳和金属阳极外…  相似文献   

12.
本装置以直流电作为灭虫的物质 ,直流电经脉冲发生器向两导电体提供脉冲电源 ,以压力水形成的两股雾状水束分别接触带正负电荷的两导电体 ,两者随后自动接触混合而形成带电的水束 ,将其喷洒于有虫害的农作物上即实现灭虫。本装置由两喷头、两输水管、操作架、压力水源、脉冲发生器、两导电体、两绝缘导线及直流电源构成 ,它可有效灭虫 ,而对环境及农作物无污染 ,技术效果显著。使用直流电灭除害虫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制的几种疏水催化剂的主要特性,采用这些催化剂进行了室温下的H-T同位素交换实验,初步考察了氢气流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能够用于室温下从氚水中回收氚  相似文献   

14.
应用显微镜法、PMF模型、稳定同位素三种源解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典型人群密集区域颗粒物进行溯源解析分析,并比较三种方法的特点及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显微镜法对颗粒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乌鲁木齐典型区域颗粒物污染主要为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硝酸盐等;利用PMF进行源解析分析得到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城市扬尘、机动车、工业源及燃烧源及二次颗粒物;利用稳定同位素法进行源解析得到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八钢、石化、电厂、道路、机动车排放。三种方法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显微镜法初步判定区域颗粒物中污染物种类,PMF模型可分析计算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稳定同位素法进一步分析计算主要污染行业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铵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了各种测试分析技术.传统的NH4+_-15N同位素测试过程包括样品中NH4+的收集、转化为适于质谱分析的气态N2以及用15N同位素质谱进行分析.其中NH:的收集方法较多,包括蒸馏法、扩散法、离子交换柱法和沸石萃取法等.适于质谱分析气态N2的转化方法可分为化学湿法和干燃烧法.笔者就同位素分析测试过程中NH4+的收集、转化及15N测试各个步骤加以总结,分析各自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并评述了最近出现的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法和叠氮法.最后对地下水NH4+-15N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和水文地质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介了离子气团产生的原理,离子气流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离子气团在水处理技术气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黄山市蔷薇科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约有26属113种,其中悬钩子属25种,单属种9个,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其它用途,对黄山市蔷薇科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行军械的雷电间接效应试验,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雷电流A波发生器。该发生器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对电容充电,通过对放电回路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产生标准A波波形所需要的回路参数。整个装置由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试验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可产生峰值0.6~17 k A的标准雷电流A波波形,输出波形参数满足要求,为后续开展军械的雷电间接效应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持。  相似文献   

19.
标准湿度发生器在湿度量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设计开发的标准湿度发生器采用单压法原理,使用某单位自主研制的压缩空气干燥器、分流法湿度发生器产生的气源,通过温度、压力、饱和器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发生(-70℃~+20℃)露点范围的湿气气源,量值范围宽,准确度高。经过冷镜式精密露点仪的验证,结果表明装置满足我国湿度一级标准的技术指标。按照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评定了装置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0.
<正>由厦门绿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亚音频波处理工业冷却水技术,适用于电力、石油、石化、化工、钢铁冶金、制药等行业冷却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该技术结合了亚音频波对水分子的作用和影响及氧化还原的多重效应,可不用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有效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垢、腐蚀、细菌和藻类问题。阻垢缓蚀系统由亚音频波发生器和能量增进器组成。亚音频波阻垢防腐发生器通过智能模块产生复合亚音频电流,通过能量增进器发射到循环水中并形成亚音频交变电磁场(波),在亚音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