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企业在基层班组开展安全活动;一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二是营造安全氛围,培育安全文化。那么如何开展安全活动,使安全活动易于被员工接受,真正地起到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张菊香 《江苏劳动保护》2014,(11):M0002-M0002
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在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时说,他们单位绝大部分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过硬的,只是极个别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还有待提高,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企业在开展基层安全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基层员工工作、生活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对于安全培训工作投入不足以及传统"集中课堂式"培训效果较差等现实难题。对此,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州铝业)在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体感式安全培训、线上+线下等多种安全培训方式,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途径更多、内容更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选取中州铝业采取的4种实用安全培训方法进行分享,希望能够为企业做好基层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企业安全培训调查及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国际劳工组织、日本和德国企业"双元制"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和我国"系统型"、"过渡型"、"组合型"、"发展型"、"顾问型"、"索罗门型"和"螺旋型"企业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以国内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为对象,对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企业"与"个人"对安全培训的响应,揭示了不同企业当前的安全培训现状。结果表明:企业安全培训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趋于规模化、规范化,形成了安全知识结构、安全综合能力、安全管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复合培训模式;实现了高层次管理人员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95%以上,员工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89%以上;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得以提升,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达到安全要求,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笔者还对当前我国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今后各类企业安全培训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安全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人力资源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最后,在结合企业生产与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强化领导者的安全责任意识、改善安全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和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技能来提升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安全素养,以约束企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活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塔中作业区通过开展安全积分与星级评定活动,使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既拓展了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技能。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安全》2011,(5):23-23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业务水平和能力,中国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于4月12日对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枢纽管理局,机电工程局三峡机电安装项目部、升船机部,中华鲟研究所130余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员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和一些员工的无意识行为造成安全事故隐患或导致生产事故发生,为此,要使员工安全意识上新台阶,遏制生产过程中违章行为及事故的发生,实现人员你管理本质安全,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理想境界,从而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安全虽无捷径,管理却可简易,可以通过科枝进步、管理改善、行为优化5种方式,综合破解人性与安全的难题。在安全管理上,可以将员工岗位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标;住和应急技能等进行适当简化、卡片化、口诀化和目视化.减少员工背诵和记忆的难度.提高员工辨识、  相似文献   

11.
冷明 《劳动保护》2021,(3):89-91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传统的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培训方式单一、互动少、考核形式常规化等问题,建立一套基于Unity-3D平台的具有交互性、真实环境的直接作业虚拟仿真系统,兼顾练习.培训、考核功能的一体化培训系统,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以及直接作业环节监护人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考核等。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展安全经验分享与工作安全分析,搭建全员参与平台,调动了全体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从领导到员工,从个人到全员"的应用体系,实现员工思想转变,提升员工安全技能,培养员工安全习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仙 《安全》2012,(9):21-22
1班组安全建设的意义(1)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夯实基层基础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2)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是提高基层组织员工综合素质,切实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应通过调整安全工作者自身和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不足,才能促使员工理解安全、配合安全,最终达到主动安全。图为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在与员工交流。(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虽然安全生产工作代表着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即人身安全与健康,但安全工作者在现场执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部分员工的抵触,甚至"敌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安全工作者自身和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不足所致,因此,需要调整以上不足,才能促使员工理解安全、配合安全,最终达到主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产业就业人数,估算我国企业所需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工程师数量;从学历角度分析注册安全工程师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差距;考察和研讨不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及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需求;认为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准入门槛较低,更贴近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笔者认为,推行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制度,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培养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将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定位于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相当于企业基层或中层安全管理岗位。该制度的建立将成为安全生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种新思维、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关键。要想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就必须持续、深入的强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增强企业员工"要我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和我管安全"的工作影响力和生产安全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讨安全文化和建筑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文化研究与国内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5家国际建筑企业的安全创新活动,包括:企业背景、方案、实施过程等。结合利害关系者原理、风险管理和安全知识管理,笔者提出:要实现安全行为,应注重塑造员工的安全信念、态度和承诺;应有高层管理人员强有力的支持,将整个建筑业供应链的利害关系者都纳入到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和安全知识管理的运用可促进零事故安全文化的形成。同时提出构建在我国实现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的流程,即承认-启动-执行-监督-更新的步骤,给出了一种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坚定员工安全信念、塑造员工安全态度、形成安全行为并最终打造健全安全文化的整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企业一线员工的重要手段.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水平,而且对夯实企业安全保障基础,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各类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工人,在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煤矿井下员工行为安全管控水平,使员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作业,采用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实施不安全行为积分管控和针对高风险作业实施重点盯防的管控方法,并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提出员工行为安全管控体系。结果表明:编制涵盖煤矿井下各项作业流程、标准、存在风险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工单,形成用于指导员工规范作业的标准,能够提高员工井下作业的规范性;采取分级积分制管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实现矿井所有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重点盯防管理,有助于实现作业提报、盯防人员分配、作业过程管控和措施落实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够保障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