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时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这种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世界11%的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作为 "世界重要湿地"的成员单位、国家级林业科普基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得出该区域目前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其发展必须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资源定量评价的结果显示,湿地旅游资源价值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最大,表明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重要性.通过SWOT分析,显示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一定优势,虽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但可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武汉市湖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分级,最后确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是湖泊湿地自然风光和渔乡风情。  相似文献   

4.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白城市以湿地生态、风电景观、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四大旅游资源为主,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较高、区位优势明显,与邻近区域的旅游资源构成互补,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旅游季节性明显,因此白城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立足于白城市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联系当前旅游业发展实际,对白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看法,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白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甘肃自然保护区因其资源的原生性和独特性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其景观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结果表明,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据此对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目标定位、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加强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突出品牌特色、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湿地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湿地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西凉湖为例对滨江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凉湖旅游开发目前尚处在起始阶段,综合得分较低,但由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所在区域近五年的旅游客源变化,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旅游客源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推动湿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拟定了规划方案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洞庭湖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文章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开发湿地旅游资源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盐城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城海滨湿地资源丰富,已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从湿地的变化和现状着手,阐述了保护盐城湿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保护中倡导自养型经济战略——生态旅游。分析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从而提出规划意见,以实现盐城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阿尼玛卿雪山地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强,具有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状况、优势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生态游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生态建造、生态营销等构想,是对脆弱生态区域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有效尝试,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统一,使该地区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湿地是中国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建立最早的湿地之一,但由于开发不当,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其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破坏严重;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因此处理好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开发现状,针对开发利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参与旅游规划、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初级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少。因此,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尝试性地建立了社区参与机制,以期实现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社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县域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要阵地,对于全域旅游发展十分重要,探索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西省30个县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评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效应,并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比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具有更高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山西省晋北地区的县以及经济规模一般的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效应更显著;(3)旅游经济效应的正向影响主要是通过扩大涉旅投资规模、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升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完善公路交通路网等途径来实现。据此,提出山西省县域应继续坚持走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投资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旅游交通等方面持续投入。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许多自然保护区都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通过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不仅使村民直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当地社区村民的利益共同体",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自愿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效用最大化。针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研究借鉴国内外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经验,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为例,运用SWOT分析,在对该区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把开发格局确定为“一心、二带、西区、六点”.提出开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在该流域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汉水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精品、区域联动、科学管理,才能将本流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襄阳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3月2O日,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燥的芦苇丛中突发大火。3月21日上午,扎龙保护区的核心、杜尔伯特县烟筒屯镇当奈湿地境内火光冲天。村民看到,两只刚刚从南方飞回的丹顶鹤无助地在空中盘旋哀鸣,飞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昔日故土……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要成为旅游产品,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形象设计、加工和再创造。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所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以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源为基础,塑造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一个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初步探讨,简要地论述了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代表着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分析了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大连生态旅游资源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并对大连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新思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已得到诸多国家的证实.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不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减少污染,而且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的出台,旅游业应积极学习循环经济法草案,引导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生态旅游系统的四要素出发,探讨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引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