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社会上许多关于废电池危害的报道,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组织对废电池的环境危害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废电池中汞的含量很少,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完全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集中回收后,如果处理不善,反而容易造成局部地区的汞污染。国内有些媒体有关废电池污染的报道只有结论,缺乏科学实验基础,对群众造成了误导。一、废电池的危害程度电池产品包括一次干电池、二次干电池、铅酸蓄电池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一次干电池。电池主要成分是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电池中的汞是一种添…  相似文献   

2.
汞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传统电池含汞量高。为了开发无汞绿色环保电池,近些年来重庆电池总厂力可达电池公司紧紧抓住降低电池中汞含量、增长放电时间两个关键,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为解决电池中汞含量,重庆电池总厂力可达电池公司于1995年花三千多万元从韩国和香港引进9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能电池生产线、钢壳机、注塑机、包标机及检测设备等共50余套低汞生产设备和低汞技术;全面修改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标准;在生产中各工序严格控制汞含量,使该公司火车牌电池成为耐用的低汞电池。1998年2月,…  相似文献   

3.
电池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池因其具有能放电 ,便携带 ,价格较低等优越性能 ,一出现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如今 ,诸如石英钟、热水器、遥控器、传呼机……等消耗电池的物器是越来越多了 ,电池成了现代社会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人们在使用完电池后 ,往往便扔进垃圾桶 ,殊不知 ,这就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对人体的危害。电池 ,无论是锌—锰电池 ,锌—银电池 ,锌—汞电池 ,还是锂电池 ,其原料均为二氧化锰、锌、石墨、氢氧化钾等 ,这些原料中的汞、铅、镉、镍、铜等难以消失 ,碱性溶液、炭粉等 ,若放在环境中必定造成污染 ,流进水源 ,必定污染水质。尤其是充电电池…  相似文献   

4.
猪血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研制成功的复合酶和酶解工艺技术,将难于消化的猪血蛋白质水解成18种氨基酸和部分低肽的固体产品,富含铁、铜、锰、锌等微量元素,血蛋白消化吸收率从2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蛋白质水解率99.5%,产品中氨基酸总量85.5%,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36.1%,产品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生产工艺先进合理、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1993年国际十大环境新闻1.1月5日,一艘在利比里亚注册的“布雷尔”号油轮在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南端的加期韦克湾触礁,大量原油外漏。2月4日,英国政府宣布禁止大型油轮通过英国沿岸海域。2.6月5日,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暨1993年度“全球500佳”颁奖仪...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3):4-5
国际动态欧盟严格控制汞污染欧盟已经制定《欧洲汞共同战略》来全面控制汞污染,包括减少向大气排放汞,减少汞的使用和需求,淘汰用汞工艺,汞产品的管理、替代和回收处理等;针对汞的产品和用途颁布了14项法令。从2011年3月15日起,欧盟将全面禁止金属汞、汞  相似文献   

7.
汞的毒性古已知之,近代出现的“水俣病”已成为公害病的代表了。近十几年来由于对工业用汞的限制和技术的进步,使汞用量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干电池需求量日增,新型电池不断出现产量也日益增大,干电池的用汞量在日本已占总用量  相似文献   

8.
《环境技术》2006,24(2):44-44
欧盟于2003年1月27日由官方正式颁布RoHS(即《禁止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法规》)。规定从2006年7月1日开始,禁止铅和其它5种有毒物质在电子产品中的蓄意应用。日本、美国也有相关法规。在世界环保的大潮下,2002年8月中国也着手制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有望明年实施,这是中国首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环境防治的法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3月1日起,国内市场上10类共计1800多种电子信息产品必须加贴醒目的环保标志,这是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所规定的。对此,有关家电专家表示,新规则将给行业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尤其是此前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可能将遭遇“转型”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2,(3):11-1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1年12月5日以财税犤2001犦198号文发出“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批示,现将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明确如下:一、自2001年1月1日起,对下列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一)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生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二)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三)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四)在生产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