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层控矿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同志很关心这些情况。现将我对层控矿床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分为四个方面:一、层控矿床的提出是矿床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层控矿床的含义和概念;三、我国层控矿床的若干特征;四、层控矿床形成的机理及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汞示踪法(Mercury pathfinder techniques)已经用于勘探各种类型的矿床,而在贵金属和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类型的矿床中用得最多。这种方法没有应用于研究层控铜矿化,在层控铜矿化中,铜显然是主要有经济价值的元素,因为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些矿床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10月在我国南宁召开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上,澳大利亚的R·Cox以塔斯马尼亚的克利夫兰锡矿床为例,报告了该国的层控锡矿床,我国的不少地质工作者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国外认为是层控型的锡矿床作一介绍。当然,由于人们对层控矿床的涵义理解不一,所以对有关  相似文献   

4.
据资料分析,我国铅锌矿床,绝大部分是属于层控矿床。但是,目前对层控的理解还不一致,对其成因分类的认识还不统一。本着“各抒己见”和“百家争鸣”的精神,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研讨,敬请批评指正。 一、层控矿床的概念 近几年来,我国地质学界对层控矿床的研究十分重视,但对其含义迄今尚无统一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观点: 1.系指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控制的沉积矿床,或矿化地层(矿源层),后受不同地质作用的改造、叠加或再造而形成的矿床,不包括典型的沉积矿床或产于层状侵入体内的矿床。  相似文献   

5.
《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一书是西欧北美地质学界最新出版的一部有关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的综合性巨著。全书共七卷,二千八百余页。层控矿床和某些层状矿床的成因和找矿问题是世界地质学界多  相似文献   

6.
<正> 公馆、青铜沟汞锑矿床系秦岭汞锑矿带中的一个大型矿床。由于矿床正在勘探,研究程度很低,有些方面基本为空白。根据矿床受泥盆纪地层控制的特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属于沉积改造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泥盆纪地层。但这一认识与进一步的研究及找矿工作结果相矛盾。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整个秦岭汞锑矿带的成矿规律,也涉及到层控矿床理论,故将此作为本工作的研究重点,即以地球化学的理论及手段,探索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白云鄂博-狼山一带;东川-易门一带皆是我国重要的层控矿床大成矿带之一。笔者近几年在研究白云鄂博-狼山矿床时认为它与“东川式铜矿”有许多共同点。两矿床的粗略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内蒙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对有关某些大型矿床的成因问题,至今一直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十几年找矿实践,总结了这些矿床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层控”是对其成因较恰当、合理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研究了瑞典北部前寒武系变质火山沉积环境中的含金共生序列。在隆瑟勒矿床中,汞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这对金的共生关系有很大影响。隆瑟勒矿床位于谢莱夫特矿区的东部。Richard和Zweifel(1975)认为,谢莱夫特矿区类似一个岛弧环境。矿床为层控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石炭纪沉积地质学研究的综合性专著、内容涉及区域地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古构造及沉积、层控矿床等。其中突出了板块地质构造与沉积相关系的研究中,论述了石炭纪区域沉积相和相模式,并编制了四个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运用碳酸盐岩微相、微重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了区域成岩作用和白云岩的成因,以及它们与沉积、层控矿产形成的内在联系。划分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纪三个成矿带,分析了层控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本书适于沉积地质、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矿床地质等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适于地质院校师生参阅…  相似文献   

11.
广东潮安四望坪铜矿以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特征,在其三位一体(岩浆岩、断裂/层间滑动破碎带、围岩)的控矿组合中,以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最佳.本文从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了岩浆岩、断裂、围岩圈闭条件与矿体规模、富集程度的关系;旨在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与矿床成因的深入分析,建立火山期后热液矿床的断裂控矿模式,为粤东火山岩地区该类矿床的发现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红铅锌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多家地勘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找矿,均以"层控"观点为指导没有进展而中途下马,90年代后期,云南第一地质大队以"构控"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突破性进展。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并根据控矿断裂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乐红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随着层控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铅锌矿床的成因已不是简单的内生和外生,大部分铅锌矿床属多成因矿床。因此,微量元素比值法已不能很好地区分现代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笔者发现,如将方铅矿、闪锌矿中的某些微量元素或它们的比值适当地组合成图,便能  相似文献   

14.
<正> 中新世海底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复盖着日本列岛的内部地区和本州的 Fossa Magna地区,通称为绿色凝灰岩建造(图1)。绿色凝灰岩地区的矿床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黑矿型矿床,它是与海底长英质火山活动紧密相关的层控块状多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矿床;另一类是后生的、次火山岩脉型矿床,后者也与海底火山岩紧密共生。这两类矿床的一般情况和特征在表1中作了对比。图1示出本文所研究的矿床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 包括米尔加里萨铅-锌矿床在内的层控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一些人认为这类矿床属于热液(超低温)型,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成岩或变质作用阶段经过改造的原始沉积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6.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内有经济价值的铁铜硫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层控、岩控特点极为明显。矿层均赋存在石炭系黄龙组下部碎屑岩段与白云岩段之间。这一决非偶然的地质现象引起了广大矿床学家的兴趣,对这类矿床的成因认识已由传统的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理论转向沉积或(火山)喷气沉积成矿论(孟宪民1964,徐克勤1982,李文达1985,王文斌1985)。既然矿床形成与沉积有关,对沉积作用、沉积相的研究也就势在必行了。近年笔者在该地区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会昌县淘锡坝大型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淘锡坝锡矿床是近年探明储量达大型的锡矿床,是一种新的锡矿类型-隐爆层间裂隙带型。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化特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解剖,对构造控矿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火山机构及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白垩纪成矿花岗岩体的侵入就位。而火山岩中大范围的隐爆层间裂隙带是良好的容矿构造,矿体赋存其中呈似层状,局部膨大形成厚达数十米的"锡矿包"。通过研究构造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8.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和武陵运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基础地质问题依然是地层年代的精确标定。地层年代标定涉及到成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构造演化的时限,也直接影响层控矿床找矿中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在最新的中国地层年表中,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和构造背景解释已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依据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新元古代地层中最新的系列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火山事件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基本特征,对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将有利于重新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成矿背景,提供层控矿床基础年代地层资料,为新的矿产资源大调查服务。  相似文献   

1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黝铜矿系列矿物是最常见的硫盐矿物。在金属矿床中它们虽不是主要矿物,但却很常见,并往往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密切共生。在许多层控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黝铜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些矿床中以及在Cu-Pb-Zn-Ag同源矿床中,黝铜矿常是银资源的主要贡献者,至少也是银的来源之一(Miller and Crajg,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