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已成为铅酸电池行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废铅酸电池回收制取铅合金技术及末端污染控制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并与废铅酸电池回收制铅锭再制电池材料和利用原生材料生产电池材料的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表明废铅酸电池回收直接制取铅合金过程中铅膏熔炼和合金配制环节在各环境影响指标中的贡献较大(其中全球变暖潜值中占60%和33%,酸化潜值中占33%和54%,人体毒性潜值中占28%和57%),主要为辅助材料及能源动力带来的间接影响;利用原生材料生产电池材料过程的环境影响相对另两个过程更大,归一化的环境影响指标结果中人体毒性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及酸化潜值最大(分别为2.42×10~(-11)、1.26×10~(-11)和1.08×10~(-11)),其中铅原料生产的贡献比例占绝大部分.废电池回收直接制取再生铅合金与废电池回收制铅锭再制电池材料相比,环境影响表现更优,有利于形成电池生产企业的闭环循环过程,值得应用推广.未来应鼓励以废铅酸电池回收代替相应原生材料生产新电池,同时进一步减少回收过程中使用的资源能源环境影响,以带来更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废铅蓄电池的环境健康风险和收集利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打击非法犯罪行为、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再生铅行业升级换代、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污染防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口含铅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口“未锻轧铅合金"物品为例,对其固体废物属性进行鉴别研究. 在分析送检物品的基本理化特征、危险特性和产生属性的基础上,对未锻轧铅合金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未锻轧铅合金不是合金金属,可能属于回收废铅酸电池的简单熔炼产物,虽然金属铅得到一定程度富集,但在该物品中仍含有大量杂质成分,在进一步生产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的判别原则,最终判定未锻轧铅合金属于固体废物,为海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Major computer and software companies, along with governments and philanthropic organizations have embarked on ambitious plans to put computers in the hands of more than one billion new computer users over the next five to six years in untapped marke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most frequently proposed solution to overcome the electricity shortfall in communities where new computer users will be located is to use rechargeable lead-acid batteries to provide primary and back-up power for computer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lead emissions from battery manufacturing and recycling that will result if independent market projections to greatly expand the number, ge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distribution of computer users are realized. By examining several possible scenarios, we estimate that between 1250 and 2300 kt of lead – between four and seven times the weight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 could b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o provide power to computers sold through 2015. Increased lead exposure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as measured by reduced school performance and on standardized tes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nefits of reducing the “digital divide” proponents will need to encourage improvements in lead battery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in targeted markets.  相似文献   

6.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资源化价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各类废电池的资源化,安再生利用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普通干电池。电池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废电池类别主要为:(1)含汞电池,指氧化汞电池,部分汞含量较高的锌锰和碱锰干电池;(2)铅酸蓄电池;(3)含镉电池,主要是Ni-Cd电池。废电池中化学物质释放进入环境过程是在电池包壳破损后发生的,或者是电池包壳本身发生浸蚀作用。普通家用干电池中的污染物质大多呈固态,由电池内部迁移到环境中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文中还分析了废电池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采用各种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管理废电池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行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废铅蓄电池铅回收技术与经验,提出了我国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过程中可能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根据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在大气中沉降规律以及在土壤的累积规律,探讨了再生铅冶炼项目的土壤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9.
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废渣的铅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评估阴极射线管(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后废渣的环境影响,有助于CRT玻璃回收和处置.本文采用醋酸缓冲液法(HJ/300-2007)研究了CRT的三种含铅玻璃及其铅冶炼后废渣的铅浸出特性,结果表明锥玻璃、颈玻璃和熔接玻璃铅浸出浓度均超出危险废物浸出标准,其中熔接玻璃中的铅极易溶出,在CRT玻璃中毒性最大;而铅冶炼废渣中的铅也极易溶出,废渣中的含铅量应低于1.5%才可视为一般固体废弃物.除了铅在化合物中的含量,铅的赋存结构使铅化合物浸出毒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
伴随铅的长期使用,形成了铅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使用蓄积。铅在使用蓄积的现存量可一定程度的反映未来的废铅资源量。开展本研究可为废铅回收利用、保护铅矿资源提供重要信息。选择铅酸电池作为铅制品的代表产品,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对2005年北京市铅酸蓄电池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估算了铅酸蓄电池中铅的蓄积量及其构成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在用的铅酸蓄电池中,铅的蓄积总量为28.5kt,其中,从电池类型看,起动型蓄电池占总量的88%;从产品应用场所看,机动车用电池占总量的92%。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和国外部分城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北京铅的人均蓄积量为1.85kg/c,约为国外发达国家或城市的1/2到1/6。  相似文献   

11.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污染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目前我国城市电动自行车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铅酸电池污染问题,分析了在城市大量使用铅酸电池所造成污染的危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污染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评估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关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提供科研支撑。目前,尚缺乏针对我国特色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造成此行业的污染防治无据可依。因此,本研究针对铅酸蓄电池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价,通过设定研究目的与范围、收集数据与分析清单、获得影响评价和解释结果,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酸蓄电池在生产环节的板栅浇铸过程和废弃处理环节的脱硫过程应属于管理中着重控制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对我国废电池的生产与使用、收集、运输、贮存、资源再生、处理、处置以及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然而,该技术政策已不能适应日益紧迫的电池管理需求。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将开展《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修订及审定工作。针对我国近年来电池使用种类的变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池处理工艺的进步等,结合多个部委出台的废电池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旧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不足,总结了修订《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人为铅排放到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健康问题.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系统构建了18个铅排放源排放清单,其中新增添了纺织业、制革业、造纸业、秸秆利用、牲畜废物利用、化肥消费、农药消费等铅排放行业,估算了浙江省1990—2018年各污染源铅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异趋势.结果表明,浙江省前期(1990—2000)铅排放通量增长有限,其排放量仅约2500 t·a-1,有色金属开采贡献了约55%;其后增长速度较快,到2014年以后达到较高的稳定值,约35000 t·a-1,是1990年的14倍,铅酸蓄电池生产是其主要排放源,占比从14%增长到了80%.从排放的去向来看,98%左右的铅通过固废的形式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废水的只有2%和0.2%左右,其主要排放源分别为铅酸蓄电池生产、原煤燃烧、纺织业.而浙江省各个地区铅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地区因工农业发展模式不一样,人为排放源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北部高于南部,尤其湖州、绍兴、舟山等地铅排放量较高.可见,浙江省人为铅排放形势仍然很严峻,控制好铅酸蓄电池生产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源头控制的重中之重,调整原煤燃烧将有利于降低大气铅排放,纺织业废水净化处理对缓解水体铅污染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不仅为浙江省铅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铅污染源端防控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BSSF滚筒法钢渣处理技术发展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嵩 《环境工程》2013,31(3):113-115
介绍了BSSF滚筒法渣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通过对主体设备的不断优化完善及工艺系统的再次开发,对钢渣黏度适应性增强,钢渣处理率从30%提高到85%,系统运行稳定,为钢渣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符合当今社会对环保及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宋晓聪  杜帅  谢明辉  邓陈宁  郭静  沈鹏  赵慈  陈忱 《环境科学》2024,45(6):3459-3467
公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未来面临大批动力电池报废情况,为量化评估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生的碳减排效益,从生命周期角度构建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利用碳足迹核算模型,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和运输结构,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碳减排潜力作预测评估,此外,使用误差传播方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保证碳足迹结果的可靠有效.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使用湿法技术回收1 kg废旧三元锂电池的碳足迹为-2760.90 g(定向循环工艺)和-3752.78 g(循环再造工艺),碳足迹的不确定性分别为16 %(定向循环工艺)和15 %(循环再造工艺).从碳排放贡献率分析,再生产品阶段是废旧三元锂电池湿法回收利用减碳首要贡献来源,电池获取、拆解和末端处置阶段是增碳主要来源.相比于优化运输结构,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可有效实现更大的碳减排潜力,协同优化情景下,相比于优化前可实现14 %~19 %的碳减排,与原生产品相比定向循环工艺和循环再造工艺分别可实现9 %和11 %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动力电池流向、回收管理体系和回收模式等管理现状,总结提出了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和产业联盟为回收主体的四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考虑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收集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税收成本、管理成本等8个构成要素,构建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模型;核算了四种回收模式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和利润情况.核算数据显示,回收1万t/a的废旧动力电池项目,在年总收益均为8500万元的条件下,四种回收模式的利润区间为-461~401万元.结果与趋势分析表明,我国可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回收主体的回收模式,便于迅速布局;市场成熟后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将进入市场,专业性和技术性将大幅提升;当市场更加成熟,以产业联盟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将更具优势,回收成本降到最低.综上,建议从避免重复建设,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探索创新模式,构建绿色供应链以及完善回收法律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8.
铅酸蓄电池行业是当前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研究在分析铅酸蓄电池产业各环节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产业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行实例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最后,研究得出有效实施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政策启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和绿色改造、开展绿色生产与技术创新、提升监管措施和管理手段和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电池产量的一半来自中国内地,中国的电池消费能力居世界首位,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和处置方式不当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中国的回收现状亟待改善,寻找安全科学的处理方法,使电池循环利用,有害物质无害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调研了国内外废旧电池管理及处置现状,对处理废旧电池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国内外废旧电池处理处置的法律法规现状,针对中国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对废旧电池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废铅蓄电池的处理及资源化——黄丹红丹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就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 ,提出一种用废铅蓄电池生产再生铅 ,同时生产黄丹红丹的湿法—火法联合冶金工艺 ,此工艺中加入氧化剂 ,反应效率高。同时降低了原料消耗 ,产品优质稳定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除尘效果好。红丹连续氧化炉及整个生产红丹的其它操作装置全部密封 ,减小了环境污染 ,既节约能源 ,又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