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建立合理和实用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具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应用集对分析中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给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功能损害态势度表示,并提出了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满足的生长曲线指数计算公式。对大理市评价的实例表胆:基于联系度的同异的同异反态势排序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济南市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方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在已有协调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协调度公式对济南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状况进行评判。结果表明济南市的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协调状况为中级协调水平;环境综合指数较低,表明环境的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市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指标体系 ,按照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 3大类 1 0小类 30个基本类型。研究表明 ,连云港市协调发展度逐年提高 ,目前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4.
摘要:文章选取了乌鲁木齐市环境与经济相关的18个指标,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2006~2009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这几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优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辽宁省的社会经济一环境系统现状。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模型的论证,对辽宁省市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整体处于中等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市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呈7种表现类型。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通过对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现状的分析,筛选了评价该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苏州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00年以来苏州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张璞  潘新华 《陕西环境》1997,4(2):32-34
陕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应给以高度的重视,在实践工作中,树立全面和系统的思想,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好陕北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1.现状分析1.1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下降。近年来,虽然政府对计划生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这段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正值育龄期,加之管理上的某些漏洞,陕北地区实际人口数量仍以17.4%的速度增长,榆林地区高达17.84%。由于我们国家底子薄,对教育投资不足,加之农民本身观念陈…  相似文献   

9.
曾宪辉  孙海东 《环境》1997,(11):6-7
积极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环保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环保实力的具体表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以来,不断在实践中加深对环保工作的认识,认为要真正做好环保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法;另一方面,还要在硬件建设上肯下功夫,舍得加大环保投入。  相似文献   

10.
曾宪辉  孙海东 《环境》1997,(10):6-7
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经过17年艰苦创业,将一个贫穷小镇开拓成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都市。1996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950亿元,比特区创建初期的1979年增长了483倍;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1068亿元,增长了1505倍;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在经济平均持续增长率达28%的高速度下,城市的环境状况仍保持了较好水平: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良),饮用水源达标率96.8%,成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深圳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坚持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常用环境与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评价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确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对系统间协调度的研究,完成对区域环境的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建模思想、建立模型,完成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优化模型的实现.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式建立的定量分析优化模型,打破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改善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秦唐沧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2011年间秦皇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高于唐山和沧州,协调发展类型由初步协调向良好协调转变;唐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呈波浪式上升,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沧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末位,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为例,通过对城市水环境现状、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产业结构布局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产业结构与水环境容量之间存在的矛盾;结合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为新时期城市环境容量分布与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的是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以福州市为例,对2000年-2007年福州市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2002年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大于0.8,为良好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协调发展度大于0.9,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16.
许明军  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0):1726-1737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及其规划的基础依据。当前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评价研究,评价指标方面尽管数量众多,但往往对资源环境内涵和制约因子考虑较少或者不够全面,指标与国土规划(或区域规划)衔接较少,同时其指标处理上常常只是简单地对系统做黑箱处理,缺乏对两个系统内部作用机制、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论文以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的云南省德宏州为例,对德宏州及所辖5个县(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9个子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德宏州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较大,芒市、盈江县和陇川县为高等承载力,瑞丽市为中等承载力,梁河县为低等承载力,具体而言资源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环境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2)限制性分析结果显示,瑞丽市为耕地-矿产资源限制型,芒市和陇川县为矿产-地质环境限制型,梁河县为耕地-城镇建设限制型,盈江县为水环境-地质环境限制型;3)资源环境系统存在较大耦合关系,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系统与地质环境系统、森林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水资源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矿产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等协调度均大于0.96,且各县(市)资源环境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均高于0.98。  相似文献   

17.
运用能值分析法对云南环境经济系统内的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评价了云南省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实现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法对云南环境经济系统内的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评价了云南省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实现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县级行政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大约70%,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对于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居环境指标,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鲁豫黄河沿线的12个县域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县人居环境现状差异。通过量化比较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发展不均衡性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人口、经济和财政情况,是影响居住环境的关键因素。通过聚类分析把县城发展程度分为三类。结合实地考察的成果,分析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一些改善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