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燃烧前碳捕集、燃烧后碳捕集以及富氧燃烧等三种碳捕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燃烧前碳捕集主要方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薄膜法等做了相应介绍;列举了燃烧前碳捕集常用捕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面介绍了燃煤电厂3种CO2捕集技术,包括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以及富氧燃烧捕集技术。通过对各种CO2捕集技术的对比,提出各种捕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调查了我国碳捕集技术的研究以及碳捕集示范工程项目的进展,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碳捕集技术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电力行业碳捕集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较全面地剖析和解读了目前二氧化碳(CO2)捕集技术现状,通过燃烧后、燃烧前、氧燃烧等各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对比,提出各种捕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同时介绍了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对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分析了CO2捕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劣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CO2捕集技术的研发趋势.结果表明:CO2捕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为了有效缓解因CO2排放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及社会问题,后续需要进一步降低CO2捕集技术的成本以及通过立法以约束企业的CO2排放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于翻车机烟尘,国内多年一直没解决,其难点就在于烟气的捕集。本文运用相似理论对翻车机烟尘进行了模拟捕集试验,从捕集方式的选择到最佳吹吸组合及吹吸风量的确定,比较好地解决了翻车机烟尘的捕集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海水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建立了利用集对分析方法进行海水水质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评价效果,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比较,集对分析方法评价模型严谨,评价结果合理、精细、分辨率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海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天然混合羧酸与聚氧丙烯醚以适当比例混合,以乙醇为溶剂制得新型集油剂,燃点88.7℃,对于柴油、原油膜有优良的集油性能。QS=1集油剂在55cm长的水槽中,使水面柴油膜收缩距离达44.0~50.8cm,维持时间大于6h;QS-2集油剂使原油膜面积收缩率74.3%~76.5%,维持时间大于16h。该集油剂在0~4000mg/dm^3浓度下,不影响小球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生长。该集油剂在4级海况条件下仍  相似文献   

8.
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燃烧前、氧燃烧、燃烧后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比较,并讨论了不同捕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炉出铁口烟尘捕集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分析和比较了三种主要大型高炉出铁口烟尘捕集方式的特点,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选取60条地震记录对应35个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分析,采用SeismoSignal地震动处理软件分析得到各地震记录作用下弹塑性单自由度结构的地震响应;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不同地震动强度参数与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值的相关性,确定出适合于不同周期段结构的地震动强度参数。为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地震动强度参数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统计评估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四川及相关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准确确认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在灾害评估领域第一次引入了统计评估方法进行辅助评估.本文就统计评估的意义、思路及建议进行宏观论述,为未来经济评估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Damage from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 A quick repor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ohoku region, Northeast Japan, was hit by a gigantic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in the Pacific close to Tohoku, and subsequently by a giant tsunami. These hazards have caused huge damage on the eastern coast Japan. The earthquake’s magnitude was 9.0, the strongest ever recorded in Japan. The tsunami was also historical as its run-up height reached over 39 m. As of early May, 2011, over 24 thousand people were reported as dead or missing. Moreover, serious accidents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s No.1 were caused by the effects of the tsunami. Therefore, the damage faced by Japanese people can be seen as a giant composite disaster. Although Japan, and the northeast of Japan in particular, has over a long time period increased its preparedness against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huge damage still occurred. This paper considers why this tragedy occurred, and what unrecognized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vulnerability of the area. To assist in answering such ques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timely report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the damage they caused, and the early efforts fo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3.
Earthquake 2001 in Bhuj region of Kachchh district of Gujarat(India) wa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in the Indian history. This earthquake has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human life and properties. The impact of earthquake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at many locations was significant. Steep rise in static water level due to earthquake was observed at Bhachau and Chandarani. At other location groundwater followed the declining trend.  相似文献   

14.
Catastrophic effects of earthquakes are mainly caused by human stupidity, ignorance, or carelessness. Seismic prevention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prevent or at least mitigate earthquake damag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a long-term goal which could complement earthquake safety measures in an ideal manner.  相似文献   

15.
G213沿线茂县-汶川段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的Ms8.0大地震及由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使汶川县与茂县交通、通信全部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毁,给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沿G213国道岷江流域地质灾害非常严重。在213国道茂县-汶川段,大量的崩滑体损毁了公路路基,加之部分路段塌方,道路彻底中断。地质灾害对河流、道路及各类工程建筑毁坏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运用常规调查方法给减灾救灾带来了很大困难,很难满足时效性。文中在对航空遥感数据、TM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协同处理的基础上,对G213国道茂县-汶川段进行了调查分析,宏观显示地质灾害对居民点、河流、电站、耕地等造成了巨大破坏与威胁,为抗震救灾、地质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提高了应急速度。  相似文献   

16.
九江-瑞昌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源深度浅,加之本地为历史少震地区,设防水准低,量大面广的非标准砖混和砖木房屋破坏较严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多达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少震地区城市防御力不足的弊端,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地震灾害风险的规避。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例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和震害特点,并根据本次地震现场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实践和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经验,对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九江-瑞昌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源深度浅,加之本地为历史少震地区,设防水准低,量大面广的非标准砖混和砖木房屋破坏较严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多达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少震地区城市防御力不足的弊端,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地震灾害风险的规避.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例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和震害特点,并根据本次地震现场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实践和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经验,对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震灾区损毁资源及建筑垃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相关政策,借鉴国外有关建筑垃圾处置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即通过对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现场转化为可供灾后重建所用的建筑材料,变废为用,既可节约垃圾堆放占地,减少露天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能为灾后重建提供紧缺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9.
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是确定一个城市或地区某一类建筑在确定强度或某一确定时期内的地震作用下,发生某种破坏程度的概率,其目的是分析建筑物在遭受不同地震烈度影响时可能产生的破坏。系统梳理了现今为止国内外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的学术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传统的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和近二十年来国内对于传统震害预测方法的改进研究进展,以期为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76年唐山Ms7.8地震震害普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丰富的统计样本,采用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地震死亡率、建筑物倒塌率分布图,揭示出唐山地震灾区高震亡率和高劁塌率呈线性集中沿唐山断裂带分布,在河道、古湖泊和砂土液化地区也存在震害高值区。基于丰富的统计样本,获得了唐山地震死亡率与建筑物倒塌率的非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