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观点     
《绿叶》2005,(1)
国家环保总局叫停30家违法开工项目2005年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北京宣布:停建金沙江奚洛渡水电站等13个省市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潘岳指出,要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彻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建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7,(1)
继2005年和2006年的两次“环保风暴”之后,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年初掀起了第三次“环保风暴”。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通报了投资1123亿元的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冶金等项目,并表示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七大项目实施“区域限批”据介绍,此次“风暴”涉及的82个项目,是在环保总局刚刚结束的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核查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专项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其中,23个严重违反“三同…  相似文献   

3.
“放管服”背景下以环评为核心的环境准入体系面临工作周期长、制度效率低、结论可验证性差、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三线一单”具有的早期介入和共享区域基础信息的工作特征,认为将“三线一单”纳入环境准入体系后可以更好地发挥系统性预防作用,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力和环评工作效率,实现环境准入体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在重构环境准入体系方面,提出了“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制度衔接的关键环节:明确三项制度不同的职责定位和责任主体、厘清三项制度的衔接环节,以及完善三项制度间的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4.
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于7月5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公诸于众。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宣布,经专家组认真审查,环保总局对清华大学提交的环评报告表示认可,并依据该报告要求圆明  相似文献   

5.
资讯     
《绿叶》2005,(2)
潘岳:水电建设要坚决贯彻环评2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新闻界通报,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发改委1月26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水电开发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潘岳强调,对于水电工程的"三通一平" 算不算正式开工,该不该做环评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积极推动以规划环评为主的战略环评,通过战略环评来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绿色中国”第八届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之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是新中国环保史上一次高规格的战略理论研  相似文献   

7.
《绿色视野》2008,(3):15-15
什么是环境文化?这一点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有独到的见解。潘岳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本来是很多项目的前置程序,但一些地方“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十分严重。在此情况下,国家环保总局举起了“环评”大旗.对30个总投资近1180亿多元的违法上马项目厉声叫停。此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经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30个项目终于进入整顿程序。我们有理由相信,“环评风暴”已经奏响中国环保事业新乐章。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中央新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需要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法规,需要有新的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扶持,需要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体制、机制、法制的调整和改革。"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绿色中国"第四届(神农架)论坛上提出的观点。潘岳指出,应通过四项措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加快研究实施绿色G D P,用一套充分体现环境和资源价值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国家的真实发展状况;第二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06,(2)
本刊讯国家环保总局1月 22日正式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更是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际行动。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地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将可以真正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加强环境决策民主化。潘岳指出,在中国现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习习)由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太原市“十五”环境保护工作表彰大会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慰问演出晚会于1月8日在当地隆重举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为大会发来贺信。潘岳在贺信中指出,国务院刚刚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6,(6)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向全国600多位市长赠送了新近出版的、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丛书——《绿色中国文集》。  相似文献   

13.
本刊综合消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建的国家环保总局代表队,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决赛中, 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被誉为“青歌大赛的黑马”。5月21 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和副局长潘岳在北京西苑饭店接见了代表队选手,祝贺他们载誉归来。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5,(9):65-65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8月22日在北京宣布,2005中国环境文化节将首次颁发“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主办单位即日起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候选人。潘岳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是我国首个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特别支持。该奖将评选出十位本年度为环保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公务员、企业家、学者、新闻从业者、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学生、市民、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以鼓励公众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中国而继续奋斗。潘岳介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是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它的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7,(Z1)
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第三次发起“环评风暴”,波及22个省市的82个项目,钢铁、电力、冶金三大行业成为整治重点,并且首次动用“区域限批”——风暴之猛,史无前例。此前的两次“环评风暴”人们听到的只是风声和雷声,而没有看到污染者被连根拔起——被叫停的项目往往是补办手续先过关,然后再用各种手法拖延或拒绝兑现环保承诺。此次“环评风暴”能否见效?“区域限批”这把利剑是否像预期的那样锋利?环保部门一向被认为是“无牙老虎”,如何才能具有威慑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二十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制度共同筑牢了生态环境准入的防线,但也出现了管理边界不清晰、管理成效体现不足、制度联动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典型规划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项制度各自发挥的作用,调研部分地区管理实践,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的对策建议: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发挥宏观引领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同步研究、同期发布;二是规划环评应进一步筑牢“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上收部分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提升规划环评文件质量,强化环评要求落实情况监督;三是项目环评应在生态环境准入制度体系中进一步优化简化,对环境影响可控、环保措施成熟的建设项目,可推动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进一步强化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整合发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一、简易分析法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均应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专题内容。但是,对于项目不太大或项目污染不严重的环评报告书来说,只需做出简易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简易分析的主要内容为环保投资估算、投资比例及环境效益分析。以“湖北艾森一天发油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文发项目”,荆沙市环科所编写)为例:1.环保投资估算及投资比例首先阐明拟建工程环保设施的划分结果。不同的行业对环保设施的划分有不同规定,如石油化工行业对环保设施的划分在SHJ24-90中作了原则性划分。’‘艾发项目”环保投资估算包括:污水处理站23…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帮助中国企业获得国际资助,7月21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特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邵雪民先生一行,就如何争取全球环境基金赠款事宜,为国内冶金、航空航天、能源开发等领域的数家大型企业集团负责人答疑解惑。在此之前,在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七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呼吁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绿色责任,走绿色发展道路。我国冶金、电力、汽车等高能耗行业的100多家特大企业的负责人联合响应。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邵雪民在会上当即表示,愿为中国企业环保项目申请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06,(6)
(记者成丽)6月 5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正式对外发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认为,“环保民生指数”是一项创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07,(12):8-9
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四次掀起"环评风暴",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也让更多公众认识了解了"环境影响评价"。从这四次"环评风暴"的走向分析,"风暴"所针对的目标从违法开工的建设项目扩大到行业,直至今年扩大到地区和流域,涉及的环评也从项目环评扩大到了规划环评。从各方面的分析来看,关于规划环评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