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化学》2006,25(6):771-7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噁英分析实验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授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示范实验室的揭幕仪式于2006年10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UNEP高级项目官员,国际环境科学杂志Chemosphere主编Heidelore Fiedler博士,UNEP项目专家瑞典Orebro大学Bert Van Bavel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庄国泰主任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的领导出席了揭幕式.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副主任主持,Fiedler博士首先介绍了UNEP分析示范实验室的提名和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于1990年5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有毒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理研究”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13个研究单位的60多名环境科学家出席会议,交流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基础研究中有关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方面的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孙鸿烈副院长、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3.
编委风采     
谢德体:1957年出生,四川开江人,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学术负责人、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程中心主任,中加  相似文献   

4.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柯巴沙教授(Prof. Cabasso)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大连化物所的邀请于4月11日—5月10日来华访问。在大连,外宾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膜学术研究会,作了题为“分离有机液体混合物新方法”的报告。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了四次有关膜技术方面的学术报告。 环境生态研究中心赵殿五、贵州省环保所熊际翎于4月11日—17日参加了在委内瑞拉召开的“热带国家环境酸化问题”讨论会,并作了“中国西南地区酸化问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化学气象系哈宁·罗德教授(Prof·Henning Rodhe)应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的邀请,于4月15日至27月日来我国访问。罗德教授在我所做了“酸雨沉降和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及“世界大气化学研究进展”等学术报告。 环境化学所彭安、唐家骏于4月12日至19日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环境化学讨论会》和《第二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彭安作了关于“大骨节病区中腐殖酸与元素硒之间相关性”的学术报告。 由环境化学所所长刘静宣、南京土壤所杨国治、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卢贵钦等四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代表团于5月12日至21月日赴日本考察,访问了东京、筑波、京都及大阪等地的大学和环境研究单位。 根据我院和联邦德国辐射与环境研究中心交流计划,该中心生态化学研究所所长科尔特教授(Prof. Korte)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一九七五年,原名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一九八六年与我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建处合并建成。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马世骏研究员任中心名誉主任,庄亚辉研究员任中心主任。 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环境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互相渗透,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促进综合研究和解决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中心的研究方向是:(1)与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开展局地性的、大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研究,建立  相似文献   

7.
一、本刊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担任主编,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69位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编委会、上千位相关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审稿队伍。  相似文献   

8.
一、本刊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担任主编,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69位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编委会、上千位相关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审稿队伍。  相似文献   

9.
<正>一、本刊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担任主编,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69位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编委会、上千位相关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审稿队伍。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于1992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局、化工部、轻工部、卫生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以及北京、长沙、兰  相似文献   

11.
一、本刊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担任主编,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69位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编委会、上千位相关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审稿队伍。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及四川省一级学术期刊,为国外CA、BA、CSA、ZR、EP、PЖ等和国内CSTPCD、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AJCED、CJFD等多个重要、核心、知名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建筑=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十年中 ,“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 .这一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 ,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与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 .本文对 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 ,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 (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 (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 12个建筑物之一 .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徐冠华副院长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检查指导工作1994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徐冠华副院长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检查指导工作,他首先听取了中心主任单孝全同志的汇报,参观了“921工程任务”、“硒酸酯多糖药物”、“缩水内醚糖合成”、“超滤膜技术”、“膜生物反应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这一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与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本文对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12个建筑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化学》2005,24(1):54-54
中国最具学术影响的环境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安捷伦科技于2004年12月23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基于双方四年的成功合作,双方决定第二次续签“生态环境中心-安捷伦亚太环境分析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并继续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和安全食品检测两大主要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共同研制的FIA-91型微机化流动注射分析仪于1991年7月20日在北京通过鉴定。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企业局主持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对污染机理和控制途径的研究,一直是近期国家确定的科研重点,也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重要内容,有关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将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分布、迁移、转化及生态毒理乃至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础研究将为污染的控制、调控对策,包括对新化学品进入环境后有关行为和影响预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OECD等国际组织对化学品的储运、使用、测试等已有比较系统的规范,并经常修订,而国内有关测试准则尚未正式推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重大项目“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金龙珠,王学  相似文献   

18.
吴菁京 《环境化学》2006,25(6):813-813
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定期举行“环境化学前沿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举办学术讲座.第一期论坛于2006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金明研究员主持,中心副主任江桂斌研究员作了题为“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江桂斌研究员的报告分为四大部分:(1)环境化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成就;(2)环境化学发展的机遇和前沿领域;(3)定型污染物研究进展;(4)如何向ES&T杂志投稿.在报告中,江桂斌研究员不仅就环境化学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将来的发展目标.江桂斌研究员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希望通过重点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争取把实验室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环境化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9.
汪安璞  彭安 《环境化学》2005,24(3):i001-i003
刘静宜先生生于1925年5月16日,1947年赴美留学,在络合物化学权威贝勒(Bailar)门下为研究生,1951年获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工作。先后在煤炭、资源评价、包头和大冶的矿物综合利用和原子能化学等领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75年起开始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先后领导和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这一 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与对环 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本文对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 会(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12个建筑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