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空气颗粒物及气相中多环芳烃的采样分析新方法,城市大气及居民室内外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其来源,简单介绍了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水平,指标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概况,共引文献129篇。  相似文献   

2.
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分析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多环芳烃,它是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科学的发展,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量变对人类产生了影响,本文介绍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探讨了多环芳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多环芳烃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多环芳烃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多环芳烃对土壤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多环芳烃的途径和方法。如微生物降解法、吸附法和光解法。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介绍了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和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讨论了多环芳烃环境污染的控制途径,微生物降解机理和生物修复的方法,并对其它生物在多环芳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行为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董瑞斌  许东风 《环境与开发》1999,14(4):10-11,45
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多不玉烃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和去向,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植物合成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往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在大气,土壤和植物中的浓度分别为1-610μg/m^3,10^3~10^6μg/kg和20~1000μg/kg,实验室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要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并在植物体内移植,淋洗方法不能有效地除多环芳烃对蔬菜的污染,然而,环  相似文献   

5.
交通源排放的多环芳烃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机动车排放多环芳烃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燃油品质、工况条件以及添加剂的选择对多环芳烃排放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交通路段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以及交通职业人群多环芳烃的暴露水平,总结了交通源多环芳烃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动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PAH)的污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蹇兴超 《环境保护》1995,(10):31-33
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布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规律,讨论了减少多环芳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63  
生物修复在治理多环芳烃污染环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概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基础-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论述了降解微生物分离、驯化、咱类、降解机制等,探讨了提高多环芳烃降解速率的途径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是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难以消除的有机污染物,因其“三致”效应被广泛关注。利用细菌代谢芳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是目前解决多环芳烃污染的常用方案之一。文章对多环芳烃降解细菌及其特点,降解分子机制,生物修复增强策略以及组学在多环芳烃生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细菌降解多环芳烃研究中的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细菌降解多环芳烃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环芳烃的光致毒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污染物,过去对其毒性的研究集中在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毒效应上,但是近期研究表明紫外光的照射对多环芳烃的毒性有显著性影响,称为PAHs的光致毒效效应。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急性光致毒作用,致毒作用发生机理及毒性预测的数学模型,同时探讨了PAHs对紫外光致 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复合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各自行为,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和对难溶有机化合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多环芳烃的产生途径和分布,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危害及生物去除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生物去除的影响作用机理,阐述了影响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复合生态效应的各种因素及最新研究进展。对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多环芳烃(PAH)是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呼吸暴露是人体暴露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的健康危害,概述了职业及一般人群呼吸暴露多环芳烃所致健康风险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硅油双相系统筛选分离多环芳烃降解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硅油双相系统筛选,分离了3种多环芳烃的降解菌,对7种主要的多环芳烃进行了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从水-硅油双相系统筛出来的混合菌对多环芳烃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随多环烃环数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对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PAHs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研究发现,在碳稳定同位素进行污染物来源识别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并不是完全不分馏的,某些小环多环芳烃较易发生分馏,因此,溯源应尽量选用较大环多环芳烃的同位素,同时应多开展不同类型PHAs分馏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健康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是重要的食品和环境污染物,来源于有机物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是最早被发现,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一类环境致癌物.各种环境介质,尤其是食品都可能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水平、人体暴露量和健康危害,并提出了食品中多环芳烃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指标—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意义,方法,在不同环境领域中开展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系统介绍,尿中1-羟基芘是人体接触中多环芳烃的一个灵敏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它在工业卫生,工业污染地区,城市环境和关系到多环芳烃污染的职业人群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为多环芳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依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焦炭生产过程产生排放大量的多环芳烃,其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治理焦炭生产烟气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多环芳烃的特性入手,并基于其基础特性分析了多环芳烃的处理方法及其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发现微波技术降解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有望成为焦化工业处理含多环芳烃烟气的"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17.
厦门马銮湾养殖海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两个航次对厦门马銮湾养殖区及厦门西海域非养殖区的表层海水及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组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马銮湾养殖区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已达到生态毒理评价标准,马銮湾养殖海区的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马銮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并且在养殖海区的沉积物中检测到苯并(b)荧蒽,吲哚芘和苯并(ghi)Bei等没有最低安全值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存在,直接威胁养殖水体的安全。此外,还对马銮湾养殖海区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Xsl 9802036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朱利中(杭州大学环境科学系卜·//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5)一18一29 环信X一4 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空气中多环芳烃(P AHs)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空气颗粒物及气相中多环芳烃的采样分析新办法、城市大气及居民室内外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其来源,简单介绍了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水平、指标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概况。参129X51 9802037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傅立新…(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7,17(4)一474一479 …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荧光检定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进行了选择。获得了大量的多环芳烃的荧光性质方面的信息,并由此建立起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波长变换程序,实现了多环芳烃的多组份同时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20.
鱼体内PAHs生物标志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艳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4):157-160
多环芳烃进入水环境后,由于其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在水中溶解的很少.主要在水底沉积物积累,而后又缓慢持续地向水体中释放,造成对水生生态环境低浓度、长时间的污染。鱼是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且鱼能快速降解多环芳烃,常作为评价水环境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简单介绍了多环芳烃在鱼体内的代谢过程;从防御型生物标志物、损伤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综述了几种鱼体内常用的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