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X592 9500392甲基对硫磷在中熟苹果品种金冠果实中的残留研究/周宏伟…(山东农业大学)//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4,2(2)一42~46环信X一4 10。。倍50环甲基对硫磷在金冠苹果树喷施后,果皮和果肉部位的农药残留量于喷后第19天和2天降至0.巧ppm以下,果心部位一直未高过0.15PPm。甲基对硫磷喷施后,药液接触至果皮,再由果皮向果肉及果心部位渗人,致使果实内部含药。喷后果皮内残留就达最高值,果肉中于喷后第1.5天达最高残留,果心为第3天,渗人是一连续的时间过程。果实三部位所含残留量顺序为果皮>果肉>果心,残留浓度在该三部…  相似文献   

2.
1000倍40%水胺硫磷在金冠苹果树施用皇,果皮中残留地第39d可降至0.15ppm以下,果肉需2d,果实三部们残2和至相同浓度所需时间长短为:果皮〉果肉〉果心。喷药后果 实不同部位的残留含量顺序也为:果皮〉果肉〉果心,果皮残留是限制果实是否符合安全限量的关键因子,喷药后果皮内残留一直呈下降趋势,果肉及 中农药残 先是增加,分别于第4d,第5d达到最高残留浓度,以后再开始下降。水胺硫磷可由果皮渗入  相似文献   

3.
功夫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制订功夫在大豆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了研究了功夫在大豆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功夫在青事,成熟大豆和土壤中的残留量。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功夫在大豆茎叶和土壤中消失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6.6-7.1d和6.7-11.6d。施药量为15g/hm^2,施药2次,收获时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08mg/kg;在青豆和成熟大豆中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相似文献   

4.
装饰材料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商业、工业、住宅等不同功能区和不同室内燃料的厨房、卧室、教室等室内房间,作了空气中甲醛的本底值调查。调查表明,甲醛浓度范围为0.0007-0.0125mg/m^3。对15户普通家庭装潢户的调查表明,经装潢后1年以上测得的甲醛,总烃、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0.02、0.50、0.76、1.25mg/m^3。氯乙烯、苯乙烯未测出。其中甲醛平均浓度高出本底值20倍,为前苏联建议的日平均浓度的1.6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邻单胞菌(DLL-1)在土壤中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性能与影响因素,DLL-1菌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与河北砂壤土中均能发挥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农药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农药浓度在1.5-450mg/kg范围内,DLL-1菌作用24h后,降解率达86.0%-95.2%,在模拟水田与旱田试验中,加菌24h后土壤中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率远达到95%以上,而对照试验中降解率仅为18.8%、42.2%,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当DLL-1菌剂用量大于3g/m^2时,在田间土壤环境中即产生明显的强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表明,在河南地区施用农药林丹的残留量,玉米为1~1.7μg/kg,平均1.4μg/kg;大豆为3.3~5.7μg/kg,乎均4.8 μg/kg。直接喷于作物上,大豆为5.2~6.4μg/kg,平均5.7μg/kg,土壤为6.2~10.1μg/kg,平均8.2μg/kg。残留消解动态曲线表明,林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5 d。作物籽粒吸收林丹有一个过程。玉米籽粒在施药3 d后、大豆在施药34 d后籽粒中残留量达最高点,往后便逐渐降解。林丹在籽粒中的残留动态曲线呈一缓慢的峰形。林丹在大豆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玉米。大豆在被收获前31~11 d施药时,籽粒中的残留量超过联合国推荐的允许量100μg/kg。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N、P污水对幼苗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oD,EC1.15.1.1)及其同工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浓度(Nr)为0─90mg/L和总磷浓度(P_T)为0─9mg/L范围内,POD与N、P浓度呈正相关,N_T超过90mg/L和P_T超过9mg/L这一阈值后呈下降趋势,NT在0─120mg/L和P_T在0─12mg/L范围内,SOD,丙二醛(MDA)与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P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带,苗高、可溶性蛋白分别与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几种蔬菜汞富集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莴苣、木耳菜、黄瓜、辣椒、豇豆、四季豆六种夏季蔬菜汞吸收能力研究发现,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六种蔬菜植株总汞平均含量为0.00347~0.00637mg/kg,其中辣椒总汞平均含量最高,黄瓜最低;其总汞在蔬菜各部位的分布量以可食部分为主,在叶菜类可食部分分布>68%、豆菜类及果菜类>59%。盆栽试验表明,三种幼苗中辣椒吸汞能力最强,莴苣最弱,但它在大气汞浓度为56.7±14.7ng/m3下,叶片含汞0.0127mg/kg,超过食品卫生标准(GB2867-87,0.01mg/kgFW);当土壤和大气的汞浓度同时很高时,蔬菜植株含汞量大幅增加,这必将使更多的汞进入食物链,并危害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不完全厌氧一好氧同反应器工艺是通过时段切换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印染废水处理的过程。结果表明,反应器体积为30L,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总CODcr去除率达85%,总BOD5达94.3%,总色度为87.5%,处理出水CODcr为140mg/L,BOD5为8mg/L,色度为50倍,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实验表明,经厌氧时间段后,BOD5/CODcr由0.15提高到0.37,色度由400倍降至50倍,为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亚磷酸三甲酯,用丙酮解吸,再经K-D浓缩管浓缩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样效率100%,解吸率大于93%,室温下放置五天未发生丢失,方法的检测限为0.1mg/L,最低检测浓度为0.04μg/m3(采气体积为240L).本法已应用于农药厂车间空气及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1.
水质砷污染及除砷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砷化物的理化特征和砷污染过程,复习了传统的水质除砷方法和效果。重点阐述了高分子粘合剂并用滤膜分离技术在水质除砷方面的应用。当地下水PH值为7.0,含砷浓度为0.3×10^-6时,按1×10^-6浓度投放粘合剂DADMAC,经聚醚砜膜过滤后,砷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阴极溶出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实验条件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经EDTA为配位剂提取后,释放出的硫离子在0.2molNaOH-0.3%EDTA-0.2%抗坏血酸底液中,于-0.8V呈现清晰且灵敏的阴极溶出峰。在硫离子浓度为2~135μg/L范围内,峰电流与硫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6.6%)和准确度(回收率91.6~102%)符合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多级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了油的降解行为、降解速度和各组分的残留量,分析了各级系统中油的组分变化和降解油的微生物消长,借以了解天然水体中油的自净。为治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净化过程中(75天),65.13%的总油量被去除。其中烷烃和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70.7%和41.3%。烷烃中最早消失的为低沸点物质,残留的是C_19以上的物质。芳烃中的萘、蒽、联苯、萤蒽、芘、苯并蒽、苯并(e)芘、苯并(a)芘在第三次采样分析时,就已完全消失。最后残留于水中的油很少,而残留于粘附物上的较多。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浓度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对小球藻生长规律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最适合小球藻生长的培养液浓度。结果表明,小球藻的干重与光密度OD680的相关性显著,5倍BG-11培养基浓度下,比增长率最大,培养2 d后比增长率达0.245;增长量最多,光密度值OD680在第9天达到了7.44;叶绿素a浓度在第8天达到最大值72 282.9 mg/L。其次,10倍BG-11培养基浓度下,光密度值OD680在第9天达到了6.5,叶绿素a浓度在第8天达到最大,为44 777.1 mg/L。相比于其他各浓度培养液,5倍浓度培养液最适合小球藻生长。  相似文献   

15.
孔石莼(Ulva pertusa)对铅、铜、镉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藻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吸收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体系中的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积累量随着水相中的游离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加以描述,铅和镉饱和结合量分别为:0.715mg/g干重,Cd^2+为0.037mg/g干重;在孔石莼对铜(0.056mg/L)吸收动力学浓度的实验中,第4天达到了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9.01倍;在镉暴露浓度为0.028mg/L的实验中,第5天达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5.06倍。  相似文献   

16.
对于涤纶染色行业的废水治理经多种工艺运行比较,逐步形成了以生化-物化二级处理的稳定达标排放运行工艺。当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为884mL/L、BOD5为120mL/L时,B/C比仅0.12 ̄0.16,经生化-物化二级处理后其出水指标达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上海市大气中人工放射性本底水平,于1989年9月-1991年11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大气气溶胶采样后1天和采样后7天的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浓度分别为9.3×10^-2Bq/m^3和2.6×10^-3Bq/m^3,其中^90Sr浓度<1.8×10^-6Bq/m^3,^137Cs浓度<1.3×10^-5Bq/m^3;雨水沉降物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沉降率为0.78Bq/  相似文献   

18.
简易、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酶片和生色基质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雁  郭中英 《环境科学》1995,(3):52-54,11
研制出简易、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酶片和生色基质片。用胆碱酯酶抑制试验检测水中的有机磷农药,检测灵敏度在0.01—10mg/L范围,适宜温度在25—35℃之间,分析周期约为15—20min。甲胺磷和水胺硫磷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经溴水活化后检测灵敏度也达上述水平。实际水样检测表明,检样中农药含量在检测灵敏度范围内时,阳性结果相当明显,溶液吸光度比值A对照/A检样>2。由于检测时无需配制试剂和使用仪器,本法特别适宜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在亚铵黑液中生长的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sp.No.1)经耐毒驯化后,可接种于酸析脱木素和汽提脱毒后的亚铵黑液中,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连续发酵生产酵母菌体,该菌生产迅速,连续培养衡释率达0.26h^-1,总糖的酵母得率为0.48g/g(TS),COD去除23%,菌体易絮凝,可自然沉降分离。  相似文献   

20.
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修复模拟受PCP污染地表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用于修复模拟受PCP污染地表水的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降解PCP活性的维持条件和修复性能.结果表明,降解PCP活性可通过连续提供电子供体和选择压力来维持,操作条件为COD进水/PCP进水>30,此时反应器具有稳定的PCP去除和产甲烷性能;颗粒污泥反应器修复受PCP污染地表水的性能与过程稳定性受电子供体类型、数量的影响.当COD/PCP>150—200,HRT为05d时,含PCP1291mg/L的模拟受污地表水经厌氧反应器修复后,其PCP浓度可低于1PPb,生物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