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安徽岳西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岩体包括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榴辉岩(以下简称碧溪岭岩体)和南山岭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以下简称南山岭岩体)。两岩体相距约5km,均位于大别地块中部,围岩分别为早元古代大别群程家河组和桥岭组片麻岩。 碧溪岭岩体以榴辉岩为主体,石榴石橄榄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分布于榴辉岩中,两者之间界限清晰,在石榴石橄榄岩中时见榴辉岩包体。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50—60%)、单斜辉石(30—50%,多半为绿辉石)、石英(0—10%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形成作用的特点,一些文章已作过详尽的阐述,但这些假说却解释不了变质杂岩辉长岩类、榴辉岩和片麻岩中金刚石的形成作用。关于非金伯利岩成因的金刚石的特点尚处于争论之中。  相似文献   

3.
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与花岗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显示它们之间变质作用条件和过程可能存在着差异.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的温度为754~866℃,压力大于2.7Gpa,退变到榴闪岩和角闪岩的温、压条件分别为0.55~0.69 Gpa和470~570℃.花岗片麻岩中所见到的最高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分别为450~515℃和0.60~0.75Gpa.花岗片麻岩的变质条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退变质条件类似,说明它们之间至少在抬升到约20~25km深的地壳层位后具有共同的抬升和冷却历史.花岗(片麻)岩在超高压环境下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尚未来得及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就已折返到地壳层位.  相似文献   

4.
<正> 引言自从 Holland(1893、1900)第一次提出“紫苏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系列”以来,印度南部高级(紫苏花岗岩)和低级(“半岛片麻岩”)地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辩论的课题。这里所讲的紫苏花岗岩是指石英-长石质、酸性至中性的含紫苏辉石的岩石。在印度南部,这种高级地体与低级地体之间的过渡带,是一个从西海岸的曼加洛尔延伸到东海岸的马德拉斯北面的、长600km 的不规则带(图1)。位于过渡带北面的闪岩相“半岛片麻岩”,以片麻岩和混合岩为特征,在成分上  相似文献   

5.
潘卡利Ni-Cu矿化产于比特利斯地块由黑云母片麻岩、石英长石片麻岩、角闪岩和变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地层中。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前寒武纪并受到区域性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碎裂作用的影响。也有遭受早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迹象。Ni-Cu矿化呈块状硫化物透镜状矿体产出,这些矿体平行于不同层位的穿插叶理,呈线状排列分布。这些矿体长达3m,宽为2m。紧邻矿体的围岩一般为石英-长石片麻岩或较少为石英-长石片麻岩和角闪岩。矿石中含有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的共生矿物组合及As、Co的含量低表明,矿化为正岩浆成因。潘卡利矿床中尖晶石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矿石的Cu/(Cu+Ni)比值=0.29表明,该矿床与基性岩浆有成因联系。区内唯一的镁铁岩是角闪岩,以具拉斑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为特征。但是,在任一角闪岩岩体中却无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存在。提出了一个根据岩浆房中硫化物熔体与玄武岩岩浆相互分离而建立的模式。该熔体和玄武岩岩浆后来分别侵入到围岩中是造成角闪岩中缺乏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的原因,并可用以解释矿体与角闪岩的地质背景相似性及所观测的二者的野外地质关系。这些矿石的构造和结构特点表明,它们遭受了区域性变质作用和对围岩也有影响的碎裂变形作用。笔者认为,这些矿体可能是在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自 Kazakov(1937)提出洋流上涌作用与磷酸盐形成有关以来,在这两者之间已找到明确的联系。在纳米比亚和秘鲁-智利的大陆边缘(当今两个洋流上涌作用十分强烈的地区)报道有晚更新世-全新世的磷块岩以后,这种联系似乎最后可以确立,并可根据这些地区的现代情况建立磷矿成因的正确模式了。本文目的在于重新评价已经提出的有关秘鲁-智利磷矿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 大理岩中的红宝石矿床是优质首饰红宝石的主要来源。这些矿床中,有的远在古代就已著名,并开采了数百年(缅甸的抹谷地区,阿富汗吉格达列克地区),有的是近年发现的(北巴基斯坦的洪扎地区,苏联的帕米尔地区)。在泰国和北缅甸,在宝石的资源和质量上独一无二的红宝石矿床,与这种类型原生矿床的被破坏有关。 国外对大理岩中原生红宝石矿床研究的很少,文献中也未见这方面的报道,这就导致将红宝石矿归属为镁-钙质夕卡岩,并认为它是由贯入到片麻岩-大理岩层中的花岗岩形成的气成热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说明日本油气田具不同产状天然气(开采气、水溶性气、煤成气、地表气苗)的成因特征,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在两个图中分别用烃的组成与甲烷~(13)C的相关关系和甲烷~(13)C与乙烷~(13)C的相关关系说明了细菌成因气与热解生成气的特征。大部分与石油伴生的开采气都是细菌成因气与热解生成气的混合物。这两个图还可示出诸如烃的运移和氧化之类的二次作用的影响。地表气苗通常遭受这种二次作用的影响。新(?)北部油气田中天然气的成因和运移与该地区南部油气田不同。南部地区(长冈-柏崎地区)的开采气仅由热解生成气组成,与其储集层深度或者时代无关。另一方面,北部地区(新(?)-北蒲原地区)的开采气则主要由混合气组成;年轻的储集层含有大量的细菌成因气,而古老的储集层却主要由热解生成气组成。这种区城性分布可能受本文所探讨的地质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对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差别和相似性重新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岩石成因论问题。与金伯利岩岩筒不同,在火山口钾镁煌斑岩中常有玻璃质和多孔状火山碎屑物,在火山口带发现有岩浆岩。在矿物学上,钾镁煌斑岩含有金伯利岩中非典型的矿物,特别是白榴石、钾碱镁闪石、柱红石和钾钙板锆石。钾镁煌斑岩的组成变化较大,是低压分离作用以及橄榄石、铬尖晶石、透辉石、金云母和钙钛矿分离的结果,尽管它们可能不是来自同一母岩浆。高压结晶作用在北金伯利和东金伯利地区的金伯利岩岩墙中更为显著,这可用金伯利岩中相对普遍地产出诸如镁铬矿、钛镁铝榴石、辉石、尖晶石和锆石等矿物的巨晶来说明,而在钾镁煌斑岩中这些矿物巨晶非常罕见或不存在。 在西澳大利亚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岩筒中,地幔捕虏体罕见并常有蚀变。对存在的岩石类型(包括纯橄榄岩、石榴石橄榄岩、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进行了阐述。没有发现榴辉岩捕虏体,但金刚石中的包裹体以及重砂精矿含有榴辉岩套的矿物。从而得出结论:金伯利地区下方的地幔是耐火耐熔的亏损地幔,可能含有一些榴辉岩。 象金伯利岩一样,钾镁煌斑岩也被认为是形成于地幔深部的、体积很小的部分熔触体。而西金伯利地区的钾镁煌斑岩,象云母质(含云母的)金伯利岩一样  相似文献   

10.
在加里东造山运动过程中,波罗的地盾西缘的大部分发生了破裂、板片化和堆叠。加里东期的变形作用导致了陆壳的山体加厚。镁铁质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斜长岩构成了挪威西南部卑尔根弧地体的大部分。这些岩石代表了典型的前寒武大陆的下地壳。在加里东造山旋回中,这些岩石受堆叠和地壳增厚的影响,发生了广泛的榴辉岩化。榴辉岩形成于剪切变形作用及与之伴生的富H_2O流体的渗滤作用。在早期,榴辉岩相矿物生成于张性破裂(脉)中。这些脉体可能与输送流体相的水致破裂系统有关。在主期,榴辉岩化沿剪切带出现,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生成榴辉岩的反应表现为消耗H_2O和碱质,释放出SiO_2。释放出的SiO_2大部分见于晚期石英脉系中。榴辉岩化发生的温度大约为700℃,压力为18~21kbar(1bar=10~5Pa)。流体渗滤作用得到反应过程中岩石体积减少(△V_固<0)的支持。尽管榴辉岩化过程中有水化反应,但反应过程的岩石体积改变量为负值。由麻粒岩形成榴辉岩过程中大约每100cm~3原始麻粒岩可产生15KJ的热量。下地壳部分水化对区域温度影响的数字模拟表明,这些过程不可能引起大的地温扰动。从区域规模看,流体相对流引起的热和物质的迁移都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基地具有资源经济与环境污染双重属性,阐明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及其来源,有助于甄别“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以滦河流域滦平县红旗镇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矿产资源集中的中基性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变质岩母质的Cr、 Cu和Ni含量平均值是其他成土母质的1~2倍,Pb和As含量平均值低于其他母质区.河道冲洪积母质Hg含量平均值最高,Cd在中基性片麻岩类变质岩母质、酸性流纹质火山岩母质和河道冲洪积母质中含量平均值较高.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污染程度(Igeo)依次为:Cd>Cu>Pb>Ni>Zn>Cr>Hg>As.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变化范围为0.61~18.99,样点中10.00%和8.08%分别达到中度、重度污染,内梅罗单因子指数(Pi)显示中基性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变质岩母岩区的Cu、 Cd、 Cr和Ni...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土盐化与碱化的差异性演化过程,本研究结合地质学对景泰灌区、河套灌区盐碱土进行系统采样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水-岩反应模拟实验对两灌区土壤盐碱化特征及成因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景泰灌区土壤盐分离子主要为Na+、Cl-、SO42-,河套灌区Na+、Cl-、SO42-相对较低,CO32-含量较高;景泰灌区土壤盐化过程主要与周边地层的三叠纪红砂岩及奥陶纪海相硅质岩的可溶盐淋溶有关,河套灌区土壤碱化过程主要受到狼山、阴山太古代片麻岩群及元古代花岗岩群化学风化影响。可见土壤盐化(EC)与碱化(pH)是不同因素的盐渍化过程,区域地层母岩及其风化机制的不同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盐化和碱化差异性成因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В.Р.马克格列戈(Макгрегор,格陵兰地质测量局)同牛津大学的同事们共同指出,戈特霍普(Готоб,格陵兰西部)花岗岩的绝对年龄为37亿—37.5亿年。地球上所发现的岩石中,此类岩石是最占老的岩石。这些研究者还报导了伊苏阿地区(Исуа,离戈特霍普150公里)片麻岩的年龄测定结果,伊苏阿的片麻岩与戈特霍普的片麻岩同一时代,同样是古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 同大洋玄武岩相比,大陆拉斑玄武岩(CT)的特点是某些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变化大,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也大。大陆和大洋玄武岩的这种地球化学差异已讨论过多年,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说,以解释大陆拉斑玄武岩的这种地球化学特点。这些假说包括:由“地幔羽”产生母岩浆;由不均匀富集的上地幔产生母岩  相似文献   

15.
矿物的地球化学即矿物的成分特征可反映矿物(变质成因矿物)对母岩成分或矿物(岩浆成因矿物)对母岩浆成分的继承性。在找矿工作中利用矿物的成分,首先是利用矿物对成矿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继承现象,可以较有效地确定一些特征相似的变质岩的正副性质;可判断近断裂交代岩成矿物质的最可能的来源;可划分火成岩的变种,据此极有可能发现岩浆期后稀有和成矿元素的富集;可揭示地层剖面中那些最有利于形成变质成因层状矿床的层位;可查明未出露地表的盲矿体。作者得出结论:反映成矿介质中成矿元素含量高的矿物成分,可以作为重要而可靠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伊夫雷亚(Ivrea,意大利)地带的岩石里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富含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到目前为止,对高度变质的基性岩和片麻岩(辉石花岗片麻岩和碎云片麻岩)的石榴石所做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常数测定表明,它是富含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而镁  相似文献   

17.
<正> 挪威总的说来,挪威的波罗的地盾部分,在赋存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方面,要比瑞典和芬兰的相应部分差得多。在芬马克郡(Finnmark)挪威北部地盾区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岩带产出的矿床,上文已简略提及。在这一地区域内,悉德瓦兰  相似文献   

18.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藏北可可西里的2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全样和<20μm粒级样品中的3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藏南雅鲁藏布江沉积物元素含量、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中国地壳丰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在<20μm粒级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全样的含量;研究区多种元素含量与西藏土壤背景值接近,而Ca、As的含量远大于全国均值,这主要与当地的高寒干旱气候和广泛分布富含As的母岩有关.对全样元素含量的EOF分析揭示了不同元素的来源及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大部分元素如Al、Fe、Ga等保存了该地区母岩的特性,同时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元素(Mg和Sr)和主要存在于重矿物中的元素Zr对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也有一定贡献,而且B和Cs等元素显示了热泉对该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中的科学进展大大增进了我们对金刚石的年龄和成因等方面的了解。现代分析技术使得<200μm的微细粒子的准确化学分析成为可能,因此有可能进行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这就是过去十年科学进展的主要原因。概括来说,包体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刚石均产于两种类型岩石中:橄揽岩和榴辉岩。橄榄岩型金刚石的年龄为3300Ma,而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年龄要轻一些,约为1000~1600Ma。通常与金刚石伴生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一般要比它们所包含的金刚石年轻得多。这清楚地表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只起搬运作用,即把金刚石带到地表而与大多数金刚石的形成没有关系。本文还就过去十年中提出的关于金刚石从橄榄岩和榴辉岩结晶的碳来源以及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对深成热液矿床作大面积和局部地区的预测,建立矿床成因模式和弄清矿化相对母岩侵入体作空间分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矿床的总体模式可以表示矿化特征及伴随化的所有现象的总和,即矿床地质背景、岩石交代变质作用、矿化和蚀变的分带,不同侵蚀面上的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这就有可能在研究矿化的早期对矿化进行预测和评价。在不同成因和含矿建造类型的具体矿床的地质构造基础上,根据含矿岩浆体系总的发育规律,建立这种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