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克广 《环境保护》2007,(3A):55-57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三大主题。在经济学中,环境被视为能够维持人类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为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生态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国家对生态保护的投入逐年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生态保护资金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靳之更  王敏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50-153,166
生态足迹从具体的生物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为核算地区资本利用状况提供框架,进而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等三城市2003年-2006年4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均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同程度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方法:辽宁省2005—2007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威  张恒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6):150-153,156
如何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足迹分析法即是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新方法。文章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辽宁省2006年-2008年统计年鏊资料为依据,对2005年-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研究,纵向比较分析了这3年辽宁省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05年-2007年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2.718hm^2,2.8942hm^2,3.1348hm^2,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生态赤字表明辽宁省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影响因素为化石能源消耗大、耕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逐渐增加等。最后提出了减少辽宁省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沈阳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可以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来衡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沈阳市2002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2002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1hm^2,其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城市发展正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6.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人类传统的社会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功能还调律,与资源和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首先要改变观念,特别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文明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改变价值观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逐步完善可操作性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公众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建立节约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建生态经济新秩序,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生态技术与企业环境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技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受到各国政府与企业重视,从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等方面阐述生态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破坏生态系统8为代价。生态建设以社会-经济-自然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以区域或行业为单元,或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或以生态恢复为宗旨而进行的。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生态革命的新思路进行战略规划,以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原理为指导进行技术规划,同时提出优先发展的生态产业类型、技术和方法,第一性生产量最大、生  相似文献   

11.
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概念,它把环境问题纳入产品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产品。生态设计同时对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论文简要介绍了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的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基本原理。综合国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认为,定量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上限是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方法的最大优点,而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不足之处则主要表现在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可持续性的评价阈值、研究数据的缺乏和生物量进出口问题等4方面。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想,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山水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生态亚系统入手,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主要是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5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葫芦岛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指标并结合其它生态经济学指标对葫芦岛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研究表明:葫芦岛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以及人与自然对立依存的关系,探究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诸种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探索,并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量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目前国际上引进了“生态透明度”这一概念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条件和趋势。本文介绍了生态透明度的两种指标体系:经合组合的PRS(压力-状态-响应)模式和“生态足迹”概念及其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安全   总被引:112,自引:0,他引:112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当代,人类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状态。生态安全是区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安全、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我国生态安全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8.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改进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人类发展指数进行绿色及公平修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8个国家1990—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改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其分解探讨变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平校正构建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结果表明:生物质盈余发达国家排名靠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碳排放,生物质赤字国家通过转移别国资产维持发展,不平衡导致美国的综合可持续性下降;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与教育快速提升,但生态消耗及不公平度持续上升,抑制作用逐渐扩大,阿联酋排名末位,发展方式最不可持续;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主要来自健康、教育及低生态消耗的贡献。分项维度间高度相关,可持续发展需在社会、经济、生态、公平间进行更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忽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寻一种能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重点研究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来评价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指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国外生态足迹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阐述了生态足迹指标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生态足迹指标对辽宁省的生态足迹需求进行了计算,辽宁省的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区域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