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在进行污染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时,油类是经常要测定的项目之一。油类可分为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油的分析方法有三种: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法等。近年来国内环保系统对油类的分析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其分析方法也难以统一起来。最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份烃类油分析方法的草案,若经讨论通过后就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方法。现就国内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向东  李峰 《环境科技》1990,3(3):37-38
在水质监测中,水中油类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目前水中油类分析一般是工业废水采用重量法,地表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法等。水中油类物质的组成比较复杂,品种繁多,其化学成份主要为饱和烷烃、芳烃、环烷烃,不饱和烷烃稠环和杂环化合物,而某种测定方法往往只能测其  相似文献   

3.
重量法测定水中矿物油的分析方法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分析水中矿物油的石油醚纯度,烧怀恒重关的烘干温试行最终称量温度不同;萃取时乳化现旬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重量法测定水中油与石油醚的回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东  李峰 《环境科技》1991,4(2):36-37
为节省化学试剂,减少石油醚蒸发对室内的环境污染,笔者利用石油醚低沸点的性质,用蒸馏冷凝回收的石油醚作萃取剂,用于重量法水中油类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用回收石油醚和新石油醚作萃取剂,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行广  杨根华 《环境工程》1989,7(5):25-27,3
"重量法"是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水中含油量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通过一定的条件试验和数理统计分析,对现行分析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使本方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矿物油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第二版)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分别有介绍,后者较前者有了不少改进,改进以后的方法保证了更准确可信地测定水样中矿物油,使测量结果更能代表水中油类成份。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却有一些困难,本文仅就该分析方法中标准油品的使用量与所需水样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计算,并加以说明。一、分析方法要求1.标准油采用受污染地点水样中的石油醚萃取物。2.试剂标准油贮备液:准确称取标准油品0.100g 溶于石油醚中,………。二、计算分析根据方法要求,要以被分析的水样中用石油醚萃取出至少在0.10克以上的标准油品,才能保证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假定被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重量法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了能够取得满意测定结果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分析费用,有利于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智莉 《环境保护》1997,(11):29-30
通过对重量法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了能够取得满意测定结果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分析费用,有利于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由上千种化学特性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体 ,没有明显的总体特征。按我国 GB/ T16 488-1996对石油的定义为 ,石油类 :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波长为 2 930 cm-1 ,2 96 0 cm-1 ,30 30 cm-1 全部或部分谱带有特征吸收的物质。提高石油类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赖于各种正确的选择。1 方法的选用化验室石油类监测有重量法、红外法、紫外法、荧光法、非分散红外法。重量法的原理是用 30~ 6 0℃石油醚提取水中的矿物烃和生物类脂 ,挥发去溶剂后即得油和脂 ,其中有些低沸点烃和脂肪酸等在提取和溶剂蒸发过程中很快氧化而损…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重量法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了能够取得满意测定结果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分析费用,有利于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荧光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石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海水中石油含量的测定,国外通常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等。国家海洋局1979年出版的“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中规定:水体中油类测定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度法,并附荧光分光光度法。而紫外分光光度法,则是几年来一直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根据国内外测定海水中微量石油的仪器和方法进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已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油类监测分析方法中,普遍采用的是红外分光光度法,但是,根据我国在1987年签订的《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四氯化碳被确定为全球禁止使用的试剂,至2014年我国必须全部停用,而四氯化碳正是红外分光光度法监测油类物质的萃取溶剂。所以寻找新的路径来监测油类物质是必须的。实验组通过大量实验对色谱法与红外法分析油类物质进行了比较,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色谱法检测油烟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工作中有难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絮凝-微滤法进行了给水处理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源水中的TOC、氨氮、油类的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有利于上述污染物的去除,TOC和氨氮的去除率随pH升高而增加,pH变化对油类的去除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七项空气质量国家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该项研究成果共有7项分析方法国家标准:1。GB/T15432—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2.GB/T15433—95《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3.GB/T15434—95《环境...  相似文献   

15.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酸性法/碱性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对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国标法进行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选用有效期内的质量合格的分析纯以上试剂,正确进行样品测定预处理,严格规范加热操作与滴定过程,准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切实加强结果填报规定程式.能够确保大批量、成分复杂未知水样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产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油污染地下水的特点,采用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地下水效果显著,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5%,油类去除率也达90%以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电解凝聚法水处理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有大量的报导。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杂质、色度、油类,某些重金属阳离子等,而且在处理设备的操作运行条件方而比化学投药法更为简便。尤其是存处理局部性的工业生产废水时,这  相似文献   

18.
电导法测定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电导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原理、方法,并从准确度、精密度和实际地下水样测定三个方面与目前普遍采用的重量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重量法与电导法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1.90%~84.84%和99.33%~104.50%;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3.06~3.68和0.56~1.93;变异系数范围为3.61%~4.35%和0.65%~1.84%,由此可见,重量法比电导法回收率低,标准偏差和差异系数都大。重量法测定值比电导法低的主要原因是大庆地区地下水溶解的盐类以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主,在加热烘干的过程中分解生成CO_2和H_2O而损失掉了。因此,重量法不适合作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油污染地下水的特点,采用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地下水效果显著,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5%,油类去除率也达90%以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向东 《环境科技》1989,2(2):40-41,39
在水质监测中,油类是一项重要的污染指标。近十年来,我们从事于水中油类的分析,在地面水,地下水,海水中油类分析时,经常遇到少数样品出现负值的情况。在分析过程中,样品出现负值,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析人员的操作误差,比色皿之间的误差,试剂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