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关于有机物在各种矿床形成中所起的作用,В.И.Вернадский、Н.М.Страхов、А.П.Виноградов、В.И.Данчев、Т.Шн-ейдерхен、В.Γарлик、Ш.Девис、В.А.Иарсеев、Д.И.Лавлов、В.М.Попов、В.В.Попов、Л.Ф.Наркелюн、Е.В.Рож-кова、Н.А.Созинов和О.В.Щербак等曾以铀、铅和锌、铜、金及某些其他元素的矿床为例多次指出过。产于“黑色页岩层”中的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具有特殊意义,而作为“黑色页岩层”基础的则是各种含碳建造;这些由不同地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后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必须深入地研究矿床的现代地质工业分类是一项极其迫切的任务,这一任务关系到金属矿床局部预测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对金属矿床进行地质经济的评价。В.М.Крейтер和В.И.Красников提出的矿床工业分类原则,近年来在В.В.Ларичкин(锡)、В.П.Федорчук(汞和锑)、Е.М.Некрасов等(金)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我们采用了В.И.Красников的定义:矿床的地质工业类型是指一组在地质上属同一类型的矿床,这些矿床表明自己在世界和国内的实际应用中是该类矿物原料的真正供应者,研究了适用于金  相似文献   

3.
<正> В.И.Смирнов和М.Б.Бородаевский等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省矿床的现今面貌是由热液交代作用和热液-沉积作用相互造成的成矿物质的堆积所决定的。被研究矿床在成因上属于有争议的类型。В.П.Дмитриев等发展了矿床硫化物矿石属  相似文献   

4.
<正> 只是在最近才逐渐查明热液-沉积硫化物的成矿作用在内生金属矿床成因中所起的作用。自从C.Ofsedahl(1958)和В.И.Смирнов(1960)首次把主要组成黄铁矿矿床的硫化物矿石划分为同生沉积成因以来,这种矿石日益引起广大地质界的注意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Н.С.Скрипченко(1963)首先注意到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交代成矿作用在地球化学上的根本区别。后来,由于В.И.Смирнов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西昆仑山广布的岩浆岩尤其是花岗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建造等其它地质特征 ,再造了西昆仑山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进而研究了区内成矿堆积环境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结果表明 ,西昆仑山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 ,是一条由北而南分别由加里东造山带、华力西造山带和燕山早期造山带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区内存在以下 5种主要成矿堆积环境 :洋脊 (蛇绿岩 )成矿堆积环境 (塞浦路斯型含铜黄铁矿矿床 ,豆荚状铬、镍矿床 ) ,被动陆缘成矿堆积环境 (MVT铅锌矿床 ,Sedex型铅铜矿床 ) ,火山弧成矿堆积环境 (斑岩型铜矿床 ,黑矿型铜锌铅矿床 ,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弧后盆地成矿堆积环境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铁铜金矿床 ,气液充填型铜金铁矿床 )和同碰撞成矿堆积环境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型多金属银矿床 )  相似文献   

6.
倡议超镁铁熔浆说的人们从来没有真正地解决鲍文的反对意见(Bowen N.I.1928),他反对有独立的超镁铁熔浆存在的根据是:要产生这样的熔浆就得有很高温度,而有关的实际地质情况却是很少见到具有强烈接触变质带的超镁铁岩体。鲍文在1915年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在实验室里当硅酸盐熔浆慢慢冷却时,橄榄石或辉石晶粒集合体便能够堆积下来;韦杰和迪尔(Wager L.R.& Decr W.A.,1939)以及黑斯(Hess H.H.,1939)都从层状火成岩中辨认出沉降晶体来,就使得以后的工作者能探索该自然过程的详情。  相似文献   

7.
一、海底堆积物 一般通称的海底堆积物,从大陆架到大洋底,堆积环境千差万别,堆积物性质各不相同。 大陆架是受第四纪冰川性海面变化支配的地形,对此目前几乎是没有表示怀疑的了。而且看来大部分地质学者意见甚为一致,都认为大陆架是由于玉木冰期海面下降形成的。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有的学者发表了出人意外的论文,例如Л.Г.尼基弗罗夫(Никифоров,1967)认为,南斯拉夫外缘发育的大陆架上的几级平坦面分别表示整个第四纪时期各个冰期和间冰期阶段的海平面。 除这样的论文外,大陆架上的堆积物肯定可以大致区分为水深20~30米的波浪基面(wave base)以浅的现代堆积物和以深的所谓“化石堆积物(relic  相似文献   

8.
<正> 在寻找热液成因的潜伏矿体时,脉状矿物带可以作为可靠的指示标志。О.Д.Левицкий和В.И.Смирнов,在研讨是否可以把无矿带用以评价深处矿化远景的指示标志问题时,一致强调了对这些无矿带的矿物进行全面地球化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有关试图利用游离气体中稀有组分(氩、氦和氮等)的浓度来研究成气作用的深度、规模和热力学条件的文章,已有大量发表。早在1950年,А.Л.Козлов就提出了根据游离气体带中氩的含量确定地层压力值的方法。近年来,这一方法已用于研究普林库洼地和西西伯利亚北部游离气体带的形成条件。А.С.Панченко(1976)提出,根据氦和氩的比值可确定出成气作用的深度。ф.СРабан(1970)研究了根据天然气中氦的含量来评价天然气预测储量的方法。不久,В.А.Терешенко  相似文献   

10.
<正> 莫斯科大学矿产系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奖金获得者、科学院院士В.И.斯米尔诺夫1985年1月31日满75岁高龄。 В.И.斯米尔诺夫把毕生精力贡献于金属矿床地质学的研究。在他的科学成就中要指出的有:制定了地下矿物原料储量评价的合理  相似文献   

11.
1、目的 研究在煤炭中心建设时应考虑的环境保护项目,对一定范围的地域有影响的煤尘飞散进行予测,并加以控制。研究(一)已对不同贮煤方式(地面堆积式、地窖式)的不同起尘量作了叙述。本报告叙述挖入式贮煤方式的煤堆的起尘量予测。 2、贮煤方式的比较 本报告研究的三种类型户外贮煤方式,即大规模贮煤场最普遍的贮煤方式——地面堆积式,改良型的是掘入式,及研究(一)中提到的地窖式。地面堆积式因为直接在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滨岸带植被、地形等地貌要素对蓝藻水华堆积及消散过程的影响,在太湖滨岸带设置不同形式的围格和植被实验区,通过逐日监测水体叶绿素a(Chl-a)的消长过程及同步营养盐变化,研究夏季蓝藻水华在湖泊滨岸带堆积与消散特征和营养盐效应.结果表明,滨岸带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对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及消散过程影响较大,软围隔营造的滨岸带静水环境,以及不同植被所形成的不同滞水区,显著加剧了蓝藻水华的局部堆积,从岸边挺水和浮叶植被区到开敞水域对照区,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依次递减;近岸挺水和浮叶植被区蓝藻水华堆积最严重,堆积时间最早,持续时间长;蓝藻水华堆积对营养盐等水质指标影响极大,堆积严重时该区域Chl-a含量达到了457.42μg/L,总氮(TN)达到11.04mg/L,总磷(TP)达到1.32mg/L;橡胶围格内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与近岸区类似,而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混合区藻类堆积程度低于单一浮叶植物区;水体围隔能够加剧蓝藻水华的堆积,没有围隔的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最低.在蓝藻水华堆积过程中,蓝藻细胞仍在继续增殖,水体Chl-a仍会明显增加,而同期的水体营养盐的增幅小于Chl-a,甚至随着藻类生长消耗及生态系统的脱氮效应,溶解态氮磷下降明显.蓝藻水华消散过程中,TN、TP与Chl-a同步下降,但藻体中的氮磷释放到水中,导致堆积区的溶解态氮、磷有所增加,显示出明显的营养盐效应.本研究定量刻画了蓝藻水华局部堆积并快速致灾的地形地貌要素特点,揭示了蓝藻水华的水质与生态效应,为科学评估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的生态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Д.И.谢尔巴科夫是苏联著名的学者,地质学家,在金属矿床,矿床成因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还以地理学家、旅行家、科普专家和地球科学组织者而著名。谢尔巴科夫在1893年元月1日(新历元月14日)诞生于诺沃兹布科夫城的一个交通工程师家庭,于1966年逝世。1908年,谢尔巴科夫到彼得堡;1911年文科中学毕业后进入彼得堡综合技术学院冶金系学习。从1913年起他开始听Ф.Ю.列文生-列辛格讲授的大学课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区域地质 南澳大利亚上元古界(阿德雷德系)不整合地沉积于中—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图1)。堆积在阿德雷德地槽中的上元古界盖层的最大厚度不通过8公里。  相似文献   

15.
<正> 建立正确的造山运动学说是地质科学的最终目标之一。从经典的地槽说到板块说,尽管造山运动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但是野外地质学家的工作始终没有改变,仍然是要解释各种地质体是何时、何地、怎样形成和发展成目前状态的问题。日本列岛及其周围具备有笔者所称的造山带三要素——碰撞地质体、俯冲附加体(附加三角棱柱体accretion prism)和平推构造带,这些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现在还在按某种程序进行活动。可以说,这里是研究古往今来造山运动实质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 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最活跃的成员之一。1973—1986年,W.D.Carter代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担任COSPAR委员。W.D.Carter是促进遥感应用于地质科学的一位领导人,现在,在COSPAR继任他的职务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从В.И.维尔纳茨基时代至今的金的地球化学研究情况,肯定了В.И.维尔纳茨基关于金的地球化学的论述,介绍了金在高温气流、碳质陆源岩石(黑色页岩)、碱、盐等介质中的性状,指出了金的地球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部(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断陷盆地中.该地区黄土的主体属风成堆积,为附近及高原内部地区的冰川沉积、寒冻风化物、河湖沉积、风沙沉积和坡积物等多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在西风、高原冬季风和近地面风的搬运下堆积而成.局部有受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次生黄土.最早的黄土堆积始于早更新世(1150ka),现主...  相似文献   

19.
对太平洋胡安·德富卡海岭1560m深处和大西洋TAΓ区4000m深处洋中脊裂谷带硫化物矿石中有机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洋底热液成矿模式:(1)矿层形成于海水与玄武岩的接触带,迁移烃不参与金属矿化、迁移和沉积;(2)矿层形成于滨大陆的、在地质结构中有沉积层加入的裂谷带底部;在沉积层与玄武岩接触带内由沉积层中的有机质形成的烃能够参与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鲁北平原山东省广饶县为例,阐述了成、淡水形成的地质背景、成淡水变化带形成与演化;分析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咸水入侵的历史与现状;采用非确定性模型方法对咸水入侵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缓解咸水入侵的对策与建议.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鲁北平原自山前冲洪积扇向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水水质具有水平和垂直分带特征;(2)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量开采南部地下淡水后.地下淡水水位持续下降,破坏了咸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北部咸水向南入侵,引起淡水咸水、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3)预测结果表明,在不采取调控措施情况下,咸淡水界面以每年平均240m速度向南部推进;(4)人工回灌、营造淡水帷幕并减少淡水区开采量是防止咸水人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