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分子构效相关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子定量构效相关(QSAR)理论方法是当前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沿,QSAR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式和化合物特征表示参数,系统地探究化合物的生态毒理学机制,进行分子水平的综合研究。笔者系统阐述并应用目前生态毒理学研究中采用的分子构效新方法,对取代芳烃类等典型有机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进行了举证性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化学污染造成局部地区,甚至全球自然状况改变。对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转归,它的生物效应,以及控制其有害作用的预防措施的研究促成一个毒理学的新分支——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的后果可能表现是即时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化学     
<正> 生态化学(Ecochenistry)它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单个化学物质(例如多氯联苯、重金属元素汞或镉)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其着眼点是生态学。这是一个很大很广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生态化学研究哪些内容呢?例如研究湖泊内水质状况,化学物质形态变化;或在湖泊附近作图,有哪些工厂,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物质、浓度,每一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其中特别包括对人体的影响。国际生态毒理学会主席、西德慕尼黑工业大学何尔特教授指出:一个生态化学家,必须受过严格的训练,首先必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环境毒理学》是由孟紫强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著名大学21位本专业顶尖专家参编的大型环境毒理学专著,该书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环境出版社隆重出版.本书共四篇三十七章,计150万字,力求从各个领域全面介绍现代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第一篇(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毒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历史,对环境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 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一是能源问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头等重要的大问题,它是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及人类繁衍子孙万代生存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开展环境本底调查及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污染生态学等学科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环境污染,寻找净化环境的有效途径。环境净化目前主要途径是改革工艺,消烟除尘及大搞综合利用等措施。其中生物净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而生物净化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又是绿化植物对环境的净化。综合来看利用绿化植物净化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干扰物是目前生态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非洲爪蟾作为评价甲状腺干扰作用的模型动物的理论基础,从变态速度/时间、甲状腺发育、甲状腺激素信号途径、促甲状腺激素表达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非洲爪蟾用于评价甲状腺干扰作用的方法学及其应用的进展,最后探讨了非洲爪蟾用于甲状腺干扰作用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金属污染呈现出复合性、空间时间可变性、受环境因素等影响的特点。目前金属的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价仍是以室内简化暴露条件(单一金属恒定浓度短期暴露)下的毒性数据为基础,忽视了实际环境中复杂的暴露特征,从而增加了重金属毒性预测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污染物的环境效应模型是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和核心技术,目前常用的浓度(剂量)-效应模型是基于静态的统计关系所建立的,无法揭示污染物的效应过程,也不能有效进行复杂暴露条件下的生态效应评估。概述了近年来在环境与生态毒理学领域逐渐被广泛关注的毒代-毒效动力学(toxicokinetics-toxicodynamics,TK-TD)模型的基本概念及构建理论与方法,介绍了TK-TD模型在水环境重金属毒性预测及风险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TK-TD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孙健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32-35,39
有机物结构-活性定量关系研究(QSAR,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用于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尤其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致毒是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QSAR法可以从已有的大量情报中最大量地提取有关环境污染物结构—活性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从六十年代发现孕妇服用反应停(thalidomiode)后出生数千名短肢畸形的后代以来,化学物质的致畸胎作用引起了人们的严重关住,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新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物不断进入人类生产及生活环境,原有传统的整体动物致畸试验方法由于实验周期长已适应不了评价日新月异的新化学物质的需要,因此,筛选快速而又敏感特异的新方法已成为现代毒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七十年代初著名的胚胎培养之父New发展了哺乳动物全胚胎旋转培养技术(wholeembryo rotator culture of mammaliam)并应用于评价化学物质的致畸性,获得了成功,使此项技  相似文献   

10.
比较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新分支 ,国外有些国家早已成立了比较毒理与生态毒理实验室 ,进行比较毒理学研究 ;比较毒理学就是用比较的观点与方法研究毒理学问题。狭义的比较毒理学就是研究不同种属动物对外源性化学物毒作用规律的科学 ;广义比较毒理学是研究一切生物体对外来影响因素反应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从中寻找规律为人类服务。1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必然伴随着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 ,因此进化阶段不同的生物必定具有某些特有的解剖、生化及生理方面的特征 ,比较毒理学就是在比较解剖学、比较生理学、比较生化学、比较病理学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淡水生物菲水质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菲是一种国内外水体中普遍检出的优控多环芳烃,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然而,由于本土物种生态毒理学数据匮乏等问题,关于菲的基准阈值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9种本土水生生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生态毒理学实验及3种慢性生态毒理学实验并推导了菲的基准阈值.此外,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对本地和非本地物种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期探究美国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在我国本土基准阈值推导过程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采用US EPA"指南"推荐的方法对菲本土水生生物急性基准阈值(CMC)和慢性基准阈值(CCC)进行了推导,分别为0.033 mg·L~(-1)和0.012 mg·L~(-1);另外,本土与美国物种敏感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存在使用美国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来推导我国菲水生生物基准阈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了。看到当年我参与倡导创办的这个机构,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发展壮大为一个充满活力、成绩斐然的平台,我感到很高兴,向中心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起步的。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和统一起来,应该说这是一个前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生态毒性数据库对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特别是环境基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尚缺乏能够支撑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毒性数据库和平台,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毒理学等方面研究的瓶颈之一,因此亟需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生物的毒性数据库和平台.ECOTOX(Ecotoxicology Knowledgebase,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的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同类数据库构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研究系统综述了ECOTOX构建的核心内容:文献收集条件、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收集元素,并与国内目前的毒性数据库和与生态调查数据密切相关的数据库进行了对比研究.ECOTOX存在数据收集内容有待增加、数据库构建方法落后、非英文文献中的毒性数据收集较少、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链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同时我国毒性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和毒理学深入研究的角度,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毒性数据库的建议,如提供完整、有效和共享的生态毒性数据资源,形成毒理数据整编标准和规范,衔接国内现有数据库,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注重中国本土生物和新型污染物毒性数据收集等.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毒理学——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理作用的一门科学。在生物与环境的研究中,毒理学是一个中间桥梁。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毒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发现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的持久性毒害问题和某些农药产生怪胎和致癌作用后,各国毒理学工作者更加重视迟发毒性及其对人、畜遗传因子的影响问题。今后每一种新医药、新农药、新化工产品都必须有足够的毒理学数据才允许生产和销售,以防止其危害。毒理学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的主要存在类型、生态行为特征、污染效应和对环境生物体的健康危害特性及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NFDA7英类化合物的生态毒性表示法、主要处置技术与相关的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我国POPs相关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要履行好POPs公约,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POPs物质的环境调查监测、环境安全与健康毒理学研究并建立相关的环境控制基准和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大多数化学品的慢性毒理学的认识和了解是很有限的。我们的数据大多来自短期对动物进行的高浓度生物鉴定试验,它们很难与长期的低浓度环境暴露联系起来。某些化学品(主要是致癌物)被认为在所有浓度下,不管其浓度如何低,对人类健康都有害。许多有毒化学品都是有用的,但它们的“毒性循环”的每一阶段(制造、加工、利用和处置)对健康和环境又都存在潜在的危害。有毒化学品从一个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介质(例如,从空气到水)的时候,常常保持它们的毒性。这  相似文献   

17.
油田化学品的环境和生态毒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油田化学品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根据油田化学品的使用、分类及相关标准,对油田化学品的性质、降解性、环境行为以及生态毒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其环境安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为以后对于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和海洋污染监测中除了要对生物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化学分析外,还应同时进行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测定。本文综述了生物体生理功能测定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简要论述了这一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生物累积、敏感性、组织浓度与生理反应的定量关系,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与活性的定量关系(QSAR),毒性机制,生态意义,污染物毒性作用的生物学综合,混合污染物的毒性作用以及生理功能测定的实验室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甲耀 《环境科学》1983,(3):71-74,64
微生物参与许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对维持生态平衡、消除环境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认为,当前要加强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本文简要综述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铜、铅、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陆生生态毒理与水生生态毒理两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毒理学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陆生生态毒理包括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对植物影响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陆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生生态毒理包括化学物质对浮游类生物和鱼虾类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逆境物理因素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毒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