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复合硅橡胶套管时常发生雨闪事故,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对雨闪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复合硅橡胶套管上增加辅助伞裙的设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增加辅助伞裙的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雨闪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线路鸟害问题,对输电线路常用防治鸟害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配电线路特点及其鸟类的生活习性,设计了一种新型防鸟害装置—防鸟伞裙,并在配电线路推广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防鸟伞裙具有驱鸟和防鸟害双重特性,成功解决了配电线路的鸟害隐患,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了研究复合绝缘子与瓷质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区别,选取宁夏典型地区的输电杆塔,对积污期为1年的2种绝缘子的等值附盐密度及等值附灰密度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的积污量明显高于瓷质绝缘子,在污秽中含有金属粉尘的环境中,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在积污严重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污闪,对于此类地区,选用复合绝缘子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4.
复合填料由废铸砂、粉煤灰、聚苯乙烯(EPS)颗粒、水泥和水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制成,具有低导热性、抗冻胀和轻质特性。根据热阻力法则和比等效导热系数相等法则,将材料视为由大量正方形单元体组成,其中心为一个球形EPS颗粒,这种单元体与总体的导热系数相等。运用AN SY S软件对复合填料单元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根据瞬态法导热系数测试原理,推求不同EPS掺入比情况下的复合填料导热系数,分析EPS颗粒与导热系数的关系,发现材料导热系数随着EPS掺入比的增加而快速降低。将材料导热系数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作比较,发现有限元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说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传热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5.
复合填料是以废铸砂、粉煤灰、聚苯乙烯颗粒(EPS)、水泥和水为原料,拌合后形成的一种轻质填筑材料。其中,EPS颗粒含量适当时,能减少或消除复合填料的冻胀和融沉,可作为季节性冻土区的路基填料。假设复合填料中除EPS颗粒外的骨料颗粒、孔隙冰为刚性介质,同时考虑EPS颗粒变形和填料孔隙变形对复合填料冻结过程的影响,在已有的冻土水热耦合分离冰模型的基础上,得到考虑EPS颗粒变形影响的饱和填料一维冻结水热耦合控制方程,进而预测填料的冻胀量。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模型可用于该种具有弹性颗粒复合填料的冻胀量模拟,为工程中冻胀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复合绝缘子在高压输电线路中主要起到支持、固定和绝缘作用,其爬电距离是复合绝缘子检测的必测项目。由于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存在困难,在传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工具,采用激光直线仪和手持测量仪相配合,进行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测量,并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方法相对比。结果表明:该套测量工具不仅解决了试验人员测量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时工作量大、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而且能够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具有双向测量、暂停、停电记忆等功能,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缩短了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某供电局220 kV线路带重锤型均压环的复合绝缘子连续2次发生闪络问题,对不同工况下的复合绝缘子串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绝缘子串的闪络主要是由于其下端所安装的重锤均压环曲率半径较小,导致在正常运行时其外侧.上边沿电场过于集中,从而引发闪络。  相似文献   

8.
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倾斜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的承载特性。探讨基础裙结构尺寸、加载角度、加载速度等因素对倾斜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以及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加载过程中主桶和裙结构内吸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倾斜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抗拔承载力随着裙宽和裙高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另外,随着荷载作用方向与水平方向角度的不断增大,裙式吸力基础抗拔承载力有所降低,主桶和裙内吸力均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绝缘子串伏秒特性主要通过冲击放电试验获取,成本较高,且现有研究伏秒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标准雷电波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空气间隙的放电研究,基于先导发展法建立了考虑绝缘施加电压波形的伏秒特性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25片XP-160绝缘子在标准雷电波下的伏秒特性,并与实测及IEEE推荐雷电波下绝缘子的伏秒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绝缘子的实际放电行为,可以作为模拟绝缘子串伏秒特性的1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支柱绝缘子等绝缘件作为GIS设备内部重要的绝缘、传动部件,故障率仅次于异物放电。通过绝缘拉杆运动特性分析、X射线成像检测、异物分析、微观分析、电场仿真分析等方法,对一起750 kV GIS 设备隔离开关交接试验过程击穿炸裂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隔离开关的故障原因为连接机构侧的绝缘管粘接面加工操作不当造成了绝缘管层间疏松,导致粘接面存在气隙缺陷,缺陷逐渐延伸扩展,最终诱发绝缘拉杆层间连续放电通道。  相似文献   

11.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耐受电压是绝缘配合及选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长棒复合绝缘子防污闪性能和选型技术要求,对其在工程应用中技术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按工频电压泄漏距离要求进行选择,并按大气环境灰密(NSDD)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泄漏比距配置的上限值以及具体防污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导与其闪络电压之间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SF6组合电器设备逐年增多,以及部分设备运行年限较长,SF6组合电器设备发生故障也越来越多。组合电器局部放电故障极其复杂,缺陷的特性、电场分布情况无法被直观观察到,造成检测人员不能准确地分析放电缺陷。通过电场仿真分析悬浮电位放电、绝缘缺陷、电晕放电、自由颗粒缺陷4种典型缺陷,2种结构模型的电场分布情况,进一步阐释局部放电缺陷形成机理,有助于检测人员分析局部放电缺陷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330 kV输电线路安装绝缘护套的防鸟害效果,采用Ansoft对330 kV线路复合绝缘子的轴向电位和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330 kV输电线路而言,当绝缘护套厚度为1 cm、导线夹有效长度为50 cm时,防鸟害效果最佳;将导线、金具和均压环都包覆在内时,绝缘子高压端电场分布最优。最后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对输电线路防鸟害绝缘护套的现场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Resilience to natural hazards: How useful is this concep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ilience is widely seen as a desirable system property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to natural hazards, using weather-related hazards in coastal megacitie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raws on the wide literature on megacities, coastal hazards, hazar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with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ome analysts define resilience as a system attribute, whilst others use it as an umbrella concept for a range of system attributes deemed desirable. These umbrella concepts have not been made operational to support planning or managemen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esilience only be used in a restricted sense to describe specific system attributes concerning (i) the amount of disturbance a system can absorb and still remain within the same state or domain of attraction and (ii)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self-organisation. The concept of adaptive capacity, which has emerged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can then be adopted as the umbrella concept, where resilience will be one factor influencing adaptive capacity. This improvement to conceptual clarity would foster much-need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atural hazards and the climate change communities and, more importantly, offers greater potential in application, especially when attempting to move away from disaster recovery to hazard predi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eparedness.  相似文献   

15.
扬州市城区第四纪地层覆盖差异很大,明显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扬州城区西南部仅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沉积,厚度较薄;而扬州城区东北部,第四纪地层发育较全,厚度较大。地层上的差异使得扬州市城区地下水的开采也呈现出差异性:城区地下水主采层第Ⅱ、第Ⅲ承压含水层主要在城区东北部,西部、南部缺失。由于主要开采层集中在东北部,加之较长期的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得本区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城区北部。通过对20年前测量过的一些水准点和监测井的水准复测,证实扬州市城区确实有地面沉降的发生。但扬州城区的地面沉降量并不是很大。结合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文章提出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上(-30m)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小的观点,认为应合理控制开发地下水。针对扬州市城区的地面沉降现状,提出在现有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的基础上,再补建一些地面沉降监测GPS标石点,对一些重点区应加密布设。同时,密切关注地下水位的变化,预防严重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起220 kV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断裂的事故,进行绝缘子现场试验和分析,从提高瓷绝缘子质量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2方面提出了预防支柱绝缘子断裂事故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的断裂是由于其抗弯强度不足和未按照工艺要求涂抹沥青层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