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在用于谐波测量时受杂散电容、补偿电抗器电感值的影响较大,杂散电容等影响因素在选值不精确时会对谐波测量结果带来附加误差。为降低CVT谐波测量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函数映射关系的CVT输入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以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小为条件,输入参数的置信度最大为目标,在满足幅值、相移最小误差要求下选择置信度最大的输入参数组合,并基于测量不确定度对输入参数进行评定,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空间推算方法对空间的均质性要求比较高,然而在洪涝灾害中,空间的均质性很难满足。该文将分层非均值地表推断方法(MSN)用于洪涝灾害损失现场调查,建立基于MSN的洪涝灾害现场调查推算模型,并用2013年黑龙江省汛期洪涝灾害验证本模型,总体推算误差控制在15%以内,较好的反应了整个灾区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单元,电流互感器对电能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误差试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关系发、供、用三方的切身利益。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电流互感器检定试验对试验电源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试验电源使用效率,采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补偿装置,通过线性可调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使用有限容量的试验电源,完成高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射式全光纤电流互感器(OCT)输出随温度漂移的问题,设计了 1 种新型数字温控算法及电路,在全温(-40~+70℃)下验证了温控方案及温控算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全温范围内,温控系统可以很好地把互感器光路系统温度控制在 25~50 ℃以内,大大压缩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工作温度范围,使电流互感器输出稳定在 0.2 级以内。  相似文献   

5.
台站气温推算稻田温度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的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水稻的旺盛生长时期正值夏季,常遭遇高温天气而受害,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及时掌握稻田高温热害的发生状况,以利于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和减轻损失,本文提出了用台站气温推算稻田温度进而评判高温热害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寿县气象站2016年7月~10月台站气象数据和同步水稻田间温度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昼夜时段台站与稻田冠层及稻田中部温度的模拟关系式,选出最优推算方法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拟效果总体较好。在当年的高温时段对推算方法进行了试用,研究发现推算温度均比台站温度更接近稻田实测温度,依据推算温度判断的水稻高温热害情况也比利用台站温度的判断更符合稻田实际受害的情况,表明本方法在水稻高温热害的判断的应用上很有必要,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缺乏统一检验规范的问题,根据超声波和暂态地电位局部放电检测仪检测原理与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实验室线性度误差校验结果,综合分析了信号幅值、频率、背景噪声对检测仪器线性度误差的影响,提出了用线性度误差表征超声波和暂态.地电位局部放电检测仪器性能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线性度误差检测实验中,选择合适的信号幅值、频率对于检测结果的精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主要用来测量线路电压,为二次设备提供电源等。通过对一起某变电站 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异常发热缺陷分析,结合电气试验、油色谱检测等,对缺陷部位和原因进行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220 kV变电站连续发生的两起主变压器跳闸故障,根据故障信息及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主变压器跳闸的原因,提出对树脂浇注式电流互感器在投运前开展局部放电检测,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推广接地转移技术等措施。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有效防止了因树脂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主绝缘击穿导致的主变压器跳闸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极值风速作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的重要参数,对结构的强度和年限标准意义重大。为克服采用观测资料直接推算极值风速的缺陷,给出了一种沿海地区输电线路极值风速推算的数值方法,即以台风风场物理方程为基础,利用历史台风进行反演,验证风场模型的适应性,随后结合台风年鉴,采用模拟圆和Monte Carlo抽样模拟进行研究点最大风速序列计算,并根据极值III型Weibull分布进行极值风速的推算。最后以海口市为例,对该极值风速推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推算了海口市近100a内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并与观测统计值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本文模拟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沿海地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起半绝缘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的分析,发现铁磁谐振是电压互感器故障的原因,进一步分析铁磁谐振的处理措施,得出针对不同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应有针对性地安装不同类型的消谐器才能有效消除谐振,保障电压互感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电压检测算法是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gulator,DVR)关键技术之一,但其响应能力和补偿精度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制约了 DVR 的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改善该问题对 DVR 的影响的目的,通过深入分析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 dq0 检测法和单相瞬时电压的 dq0检测法,并引入了微分提取直流分量法,得到一种基于微分的改进电压跌落检测算法。Matlab 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大大改善了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受变压器容量、变比、联结方式等因素影响,试验频率及试验电流等参数相差较大。本文对变压器现场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时的容性无功功率、试验频率、有功损耗及试验电流进行估算,简化出试验时变压器等效电容量计算公式, 对比集中电容法与分布电容法估算试验参数的准确性,为现场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发现油浸式变压器潜伏性绝缘缺陷的能力,研究振荡型冲击电压下典型油纸绝缘缺陷的放电特性,掌握振荡型冲击电压下局部放电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振荡型冲击电压试验同时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开发了基于振荡型冲击电压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解决了局部放电脉冲的完整测量问题,初步实现了对局部放电的辨识和绝缘状态诊断。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发现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缺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真空断路器开断空载变压器时截流现象对变压器铁心剩磁的影响。采用变压器铁心结构包括三相三柱式以及三相五柱式结构,分别对A相分闸角度从0°到90°以及180°时.的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截流存在的情况下, 铁心剩余磁通值与无截流的情况下有很大区别。在三相同步开断的情况下,三相三柱式铁心结构的变压器剩余磁通分布的差值达到.0.4 p.u. ,而三相五柱式铁心结构的变压器剩余磁通分布的差值达到了1.2 p. u。在三相分相开断的情况下,分闸角为0°和180°时,三相三柱式和三相五柱式2种铁心结构的变压器剩余磁通分布的差值均不到0.1 p.u. ,此时通过积分电压来计算剩余磁通的值可以不考虑截流值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相控技术中计算剩余磁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特性,提出一种自适应白噪声完整经验模态分解(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与样本熵相结合的高压断路器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CEEMDAN将分闸振动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法与归一化能量筛选包含信号主要特征信息的前7阶IMF分量,求取其样本熵作为特征量,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断路器不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特征提取方法能准确提取振动信号特征量,输入PSO-SVM诊断高压断路器故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开关柜局部放电问题,在35 kV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中,联合应用暂态地电压法与特高频法确定开关柜内部缺陷性质,通过特高频平分面及时差法进行定位分析,确定开关柜内部缺陷位置,为解体分析提供充分依据。应用结果表明:暂态地电压法与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实现不同检测手段的互相补充,更有利于开关柜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17.
装设自动重合闸的风机馈线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并网点电压会发生两次跌落造成风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开关提升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该方法以国标为基准分析快速开关应用于风机低电压穿越场景的机理,利用快速保护断路器本体与控制系统的配合,较大程度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以某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为例,在PSCAD/EMTDC中分别对比了采用传统断路器和快速开关的10 kV馈线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并网点电压的跌落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开关提升风机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能够显著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较大程度地保障风机在并网点电压两次跌落的情况下保持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8.
异物是引发GIS设备内部击穿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运行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受电场力作用发生随机运动,现场检测难以确定内部异物的特征。本文针对GIS设备内部异物开展力学特性分析,建立126 kV GIS等效模型,并仿真比对交流电压及脉冲电压作用下GIS内部异物的动态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颗粒的跳动轨迹呈现无规律特征,施加特定脉冲电压条件作用时,GIS内部异物跳动规律可控,其跳动高度及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