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特高压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故障导致健全换流器闭锁的问题,采用一种增加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器差动保护区域的方法,避免单极闭锁后发生直流系统接地电流过大引起直流偏磁的危害。应用结果表明:直流穿墙套管故障引起健全换流器自动重启策略对直流系统利用率有着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分析 2017 年内蒙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接入宁夏电网后对宁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分别从短路电流水平、直流短路比、暂态稳定特性、直流次同步振荡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上海庙直流接入宁夏电网后会导致宁夏电网短路电流整体上升、直流送端系统有效短路比低、直流双极闭锁安稳装置拒动后系统失稳、直流配套电源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等问题,建议加强蒙西电网网架,从其自身网架支撑该直流送出。  相似文献   

3.
针对银川东换流站金属回线转换开关(Metallic Return Transfer Breaker,MRTB)转换失败引起直流闭锁的问题,通过对 MRTB 动作顺序、避雷器击穿原因、银川东换流站和胶东换流站保护动作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延时 90 s 开放逆变站金属回线接地保护使能信号的方法,解决在转化过程中由于 MRTB 重合造成保护误动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直流闭锁,保证了直流系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换流站光隔继电器误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将光隔继电器更换为固态继电器与普通继电器, 消除了实际现场在投退压板过程中造成极保护与极控系统间信号的误传输及误闭锁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直流闭锁,提升了运行操作的可靠性,保证了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宁夏电网±660 kV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闭锁后安稳装置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安稳装置切机后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Advanced Digital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进行故障仿真,仿真过程中,安稳装置动作可靠,系统保持稳定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安稳装置动作后,直流系统附近各线路电压在短暂波动后均恢复平稳,线路无过载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对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级电压设计裕度小、频繁动作导致分接开关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切换开关乙炔在线监测装置、油耐压测量装置、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采集非电量报警信号,由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综合判断的方案,实现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及评估,为换流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换流变电站极I换流变压器充电过程中因励磁涌流持续时间过长,导致换流阀极I VBE系统阀触发信号奇偶校验码错误,两套VBE均故障,极I直流系统闭锁的事故,简要分析VBE系统运行原理,触发字产生的机理,同时以现场故障录波数据为依据,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引起极I直流系统闭锁的直接原因是现场存在干扰源及变压器剩磁。  相似文献   

8.
随着宁夏三回送端直流群形成,电网交直流耦合特性进一步加强,直流故障后引起暂态电压升高,容易引起近区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通过利用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方法对宁夏电网三回直流闭锁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暂态过电压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与评估结果均表明,三回直流分别闭锁故障后,暂态电压均会显著抬升,抬升程度与闭锁容量、系统强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1995-2016年广东雷电灾害汇编记录的雷灾伤亡事件资料和1999-2016年广东省电力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对广东省雷电伤亡事故特征进行分析,(1)1075起雷灾伤亡事件中,死亡人数约是受伤人数的1.2倍,1起雷灾事件最多伤亡数为17个,2人以上的多人受伤概率要远大于多人死亡;雷灾伤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农村地区政府更应重视防御工作;(2)每月的雷电灾情特征与闪电活动年变化相关;雷电灾情的时间特征与人们的作息时间相关,尤其对于户外活动较集中的农村地区更应关注雷电频发时段。(3)雷灾伤亡事件发生在农田的最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主要是发生在未做雷电防护措施的建筑物内和大树旁。(4)雷灾伤亡人员中男女比例相当,但男女同时遭受雷击时女性更易遭受身亡。由于不同年龄段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导致壮年年龄段(25-64岁)男性伤亡高于女性,但是在伤亡最多的31-40年龄段中女性伤亡是男性的1.46倍。总之,雷电引起的伤亡事故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农民防雷减灾意识和加强乡村振兴防雷减灾服务的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针对±800kV特高压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过电流闭锁、-25 ℃低油温闭锁以及BCD模块导通特性不一致闭锁的有载分接开关调档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的优化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有载分接开关调档功能优化后有效提高了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可为后续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风电机组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大规模脱网问题,通过对宁夏电网的电源分布和网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建模,从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改进风机耐高压定值两方面仿真分析了电压异常对风机脱网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性能良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较好的风机短时耐高压性能可降低风电机组因电网电压异常而脱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影响内斗层向工频耐压试验的主要因素一包含水的电导率和水位的高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若采用电导率足够大的水溶液,可忽略水溶液的分压,从而使得施加在斗壁上的电压值近似等于仿真给定值,可降低试验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设计成本,又可增强试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仅当斗外水位高于斗内水位时,才能确保在规定高度内斗壁上的电压值等于仿真给定值。最后,提出用绝缘水箱替代铁皮水箱。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受变压器容量、变比、联结方式等因素影响,试验频率及试验电流等参数相差较大。本文对变压器现场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时的容性无功功率、试验频率、有功损耗及试验电流进行估算,简化出试验时变压器等效电容量计算公式, 对比集中电容法与分布电容法估算试验参数的准确性,为现场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有源调谐滤波器(Active Tuned Hybrid Power Filter,ATHPF)直流侧电压控制具有良好的补偿谐波性能,采用检测电网电压的方法对直流侧电压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分析与建模,制定出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案,并在三相 ATHPF 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加入直流侧电压控制后该混合滤波器仍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油浸式变压器现场振荡型冲击耐压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现场振荡型冲击耐压试验的需要,基于 MARX 回路,根据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试验电压的产生方法和试验接线方法。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表明:在构成的双指数波形冲击电压发生器的 MARX 回路中接入电感线圈,可产生符合 IEC 60060—3标准的振荡型冲击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一种新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分析配电网各节点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并通过对 IEEE33 系统的计算,分析 PQ、PV 型 DG 以不同方式并网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算法可实现配电系统负荷按相同比例增长,正确判断系统所能承受的负荷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凤 《灾害学》2005,20(2):58-60
对雷电的产生和雷击的种类进行了介绍.针对地震前兆台站的设置,就避雷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8.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每小时约连续发生2000个雷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任何场所(特别是雷电多发地区)都有可能发生雷击灾害,许多雷击事故往往是由于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感应传导雷电高电压引起的。尽管闪电定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雷电防护有相应的国际、国家与行业技术规范,但发生雷击事故现场仍然不能获取实质性的雷击参数,某些雷灾鉴定缺乏科学的定量数据,人们希望能有像飞机黑匣子那样的智能设备。所研究的黑匣子是一种在线监测、记录、还原雷击参数的智能仪表,对特定环境设施(如:避雷针、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入侵的雷击具备在线实时监测、记录并还原雷击参数雷电流幅值、持续时间、极性(雷击电流走向)与波形的功能;且具有对在线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动态预警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换流站直流电压跌落异常事件,分析直流控制系统响应逻辑的正确性及导致电压跌落的直接原因为交流滤波器选相合闸效果欠佳。通过分析断路器选相合闸装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此类投切滤波器组合闸原理及策略,提出优化合闸策略定值的解决措施。应用结果表明:结合一次设备运维状态,动态优化选相合闸装置定值可有效降低直流电压异常跌落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智能配电网已在我国飞速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配电网电压跌落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以超级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治理电压跌落的方法。在分析超级电池原理与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向DC/DC并联式储能系统的超级电池等效模型,然后通过算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超级电池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满足智能配电网所要求的自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