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火力发电厂主蒸汽管道P91材料现场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缩短焊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崇信电厂2×660 MW机组主蒸汽管道P91材料现场焊接过程,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焊接工艺和焊材,其中1号机组焊接工艺依据“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了跟透视检验,2号机组焊接工艺是在原规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两种焊接工艺焊接的接头质量均合格,都通过了标准检验,可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消除电站锅炉中材质为WCB和F91 2种材料的表面裂纹缺陷,分别对2个堵阀缺陷进行挖补清除后,采用异质冷补焊、热补焊的焊接工艺,通过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实施过程,完成了铸造堵阀的修复,消除了设备隐患,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材质铸造堵阀,利用恰当的补焊工艺均可消除表面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3.
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和参数的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水冷壁管大量使用合金钢材料,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施工中,超超临界机组合金钢水冷壁安装施工中发生多起焊接裂纹事件,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本文通过对12Cr1MoV钢水冷壁管焊接工艺,环境温度,焊前预热,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焊接裂纹的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到了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裂纹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一起高压缸接管焊缝发生的泄漏事故,采用宏观检查、金相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手段,查明了焊缝失效原因并提出解决和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焊接处应力松弛,该处应力集中的粗晶区域的晶界塑性变形量超过该部位塑性变形的能力,从而产生再热裂纹。复杂的应力-应变因素影响,加.速了焊缝裂纹的扩展和开裂,最终导致焊缝泄漏。  相似文献   

5.
焊接细节断裂参数与其疲劳裂纹扩展和疲劳性能直接相关,为探讨几何参数和裂纹参数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选取十字形焊接细节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软件建立了含半椭圆形裂纹的三维断裂力学模型,基于位移法分析了应力强度因子,讨论了几何参数(焊缝尺寸、板厚、对接焊缝参数)和裂纹参数(裂纹尺寸和裂纹形状比)对其的影响规律,拟合了裂纹形状修正系数函数。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强度因子随对接焊缝余高和腹板板厚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基本不受焊脚尺寸、翼缘板板厚和对接焊缝宽度的影响;(2)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形状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但是随裂纹尺寸的增长而逐渐增大;(3)裂纹形状比和裂纹尺寸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幅度达18.0%。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土质滑坡下管土作用对横穿敷设的输气管道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滑坡影响区内管道路由选取,本文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耦合法(SPH-FEM),构建滑坡下管道受力分析模型,从设计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管道敷设位置,探讨管道壁厚、埋深等因素影响,分析土体大变形下管道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针对推移式滑坡,管道敷设于滑体内时,位于滑体前缘处管道所产生的应力、位移较小,而后缘处管道更易发生损坏,当提高管道壁厚时,可有效提高管道承载能力,但对于埋深的增加,管道有效屈服应变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管道敷设于滑体外时,位于滑坡前缘管道产生应力小于后缘处管道,且呈现出不同应力状态,均满足运行安全,同时壁厚的增加可降低管道应力。所得结论可为设计阶段滑坡区管道路由优化提供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注浆微型钢管桩用于桩基工程时的承载与变形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借助室内试验研究钢管直径d和壁厚t、桩体长H、浆体水灰比、钢管表面布孔直径r和间距s等因素对微型钢管桩轴向承载、变形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 表明:钢管直径和壁厚是影响微型钢管桩轴向极限荷载的主要因素,随着钢管直径和壁厚增加,极限荷载近似呈线性增加,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发展;增加桩长或注浆体水灰比,极限荷载呈减少趋势;当钢管直径与桩径之比增至0.59≤d/D≤0.72时,试验桩长、注浆水灰比和钢管表面布孔形式对轴向极限荷载的影响较小;进而基于桩体轴向承载特性及钢管受力与应变分析,提出了合理桩径比值为0.59≤d/D≤0.72,并提出了微型钢管桩轴向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结合城市配电网地埋电力电缆接头点多、量大、分布较广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CAN-BUS 总线分布测量和 GSM/GPRS 无线通讯的城市配电网电缆接头温升在线监测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综合设计方案、逻辑架构组成、现场分散采集系统,以及上位机管理站网络化动态检测平台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地埋电力电缆运行中接头温升故障率较高且监测不方便等问题,提高了设备可靠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由薄壁钢桁架和轻骨料混凝土构成的新型组合楼板,具有轻质、高强和施工便捷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住宅钢结构楼盖及各种施工平台等。对承载条件下的5块简支组合楼板试件开展了烃类火灾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它们的火灾热响应及位移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承载2 k N/m2的组合楼板试件,在最高炉温为650℃的烃类火灾作用下,当响应位移达到L/26、且试件已出现多处裂缝时,组合楼板试件仍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对于所采用的新型抗剪键,I型预制板及抗剪键分布的抗火性能明显优于II型预制板及其相应的抗剪键分布。钢桁架梁斜腹杆的壁厚对于组合楼板的火灾后残余位移有明显影响(当腹杆壁厚增加60%时,残余位移降低56%)。因此从减小组合楼板火灾后残余变形的角度出发,宜适当加大钢桁架腹杆壁厚。  相似文献   

10.
对6个受火后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进行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混凝土材料和钢管壁厚对试件破坏形态、荷载-位移关系、荷载-应变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火后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为柱身向一侧弓起的屈曲破坏,且钢管上部变形严重;在钢管壁厚较小的情况下,混凝土材料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但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混凝土材料影响比重迅速减小;钢管壁厚(含钢率)是影响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电厂水冷壁爆管事故,采取宏观检查、金相组织检验、力学性能检测、壁厚检测等手段对爆口处管样及附近管段进行综合检测分析,找出造成爆管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和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表面堆焊处微观组织发生变化,力学性能劣化,导致爆管事故发生;(2)以往采用表面堆焊补强方式修复减薄的水冷壁管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3)因此,发现火电机组水冷壁管减薄时应直接换管,以减少爆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用植物物候现象作为气候预报因子,与长期预报对象建立相关模式,反映气候因子的综合性,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本文主要用茶树、橡胶树的第一个物候现象为预报因子,采取统计分级相关的方法,预报秋季干旱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共同影响下,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发生、日趋严重。为了分析屋顶亮化、城市绿化和地表增湿在调节城市热力环境、缓解城市高温灾害中的作用,本文选择了2013年8月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式的WRF模拟系统,采用屋顶亮化、屋顶绿化和地表增湿3种不同的调控方案模拟分析其对城市热环境、湿度和近地面热量通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的降温效果和影响时段。研究发现:(1)3种调控方案通过改变城市地区的辐射过程或者能量平衡过程,降低白天尤其是正午时分的近地面气温,可有效的减缓夏季城市地区的高温热浪。(2)采用地表增湿方案,当城市街道表面含水层厚度从0mm增加到3mm时,潜热通量迅速增加,感热通量迅速减少,降温迅速。这说明在白天用较少水量多次对城市街道增湿,是一种显著降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一组具有不同参数的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开展了火灾响应及火灾后承载力试验研究。试验用轻骨料为一种烧制陶粒,楼板的制作主要考虑了板厚的变化及栓钉的设置。对承载条件下的4块简支陶粒混凝土组合楼盖进行了火灾行为试验,分别得到了其火灾响应温度及位移响应。为了考察该类组合楼盖火灾后的受力性能,进一步进行了火灾后的承载力试验研究,并与一块未受火灾作用的楼盖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楼板厚度不仅能提高轻骨料组合楼板的抗火性能,也能提高其在火灾后的承载力。但是,在楼板内部设置焊接栓钉会减弱组合楼板的抗火性能,降低组合楼板在火灾后的承载力;压型钢板-陶粒混凝土组合楼盖受火后整体刚度虽然有明显下降,但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且塑性性能良好;陶粒混凝土组合楼盖的热响应温度沿楼板板厚方向的变化呈明显的非线性,但可近似为两个线性变化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监测混凝土内部受拉开裂损伤,提出了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监测压电智能骨料,并对其进行了动态拉应力标定试验研究。首先,制备4个压电智能骨料受拉试件,建立拉应力监测系统;其次,对压电智能骨料施加往复拉应力,标定得到其灵敏度系数;然后,对压电智能骨料试件施加单调荷载直至其受拉破坏,得到其抗拉强度及输出的电压信号,对比了破坏过程的实际与监测荷载。结果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SA输出与输入荷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A的灵敏度系数一致性较好;单调荷载作用下,各SA抗拉强度均高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综上,压电智能骨料有潜力应用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16.
半分析算法基于固有光学特性数据,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同时反演多种水质参数,是水质遥感反演的趋势。基于太湖实测的吸收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数据与Landsat/TM数据,利用Gordon半分析模型,对叶绿素a、悬浮物与黄色物质进行了同步反演,并探讨了半分析算法适用于内陆水体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潜力。多水质参数同步反演方法为水环境综合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搭建的热解试验台上,对油页岩矿井灭火过程中气体的释放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所收集的热解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H2,CO,CH4,C2H6是主要的热解可燃气体,其在热解气体中的含量与热解温度有很强的依变关系,氢气在热解可燃气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利用查特里公式对热解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了定量判定,为定量了解矿井灭火过程中气体的释放规律及防爆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金凤220 kV变电站1号主变C相中压套管发热问题的案例,介绍了该台主变高压套管发热问题的原因与处理过程。通过对高压套管的解体及红外热成像检测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造成高压套管发热及最初影响检修人员对发热部位误判的原因,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可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