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微波,以鸡毛为原料提取复合氨基酸,并制备复合氨基酸铜.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出提取复合氨基酸的最优条件为:固液比为1:10,所用硫酸浓度为3 mol/L,水解时间为3 h,水解反应所需的微波功率为360 W;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最优条件为:物料比为1:2,反应的pH为6,反应的温度为60 ℃,反应的时间为80 min.  相似文献   

2.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添加氢氧化钠的方法改变其性质,探究改性粉煤灰对Cr(Ⅵ)模拟废水的的最佳吸附条件。选取了试剂浓度、原材料粒径、原材料投加量、振荡速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进行实验;选取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优吸附条件为投加量3 g,转速200 r/min,粒径为120目,吸附时间30 min,温度40℃。验证后实际去除率为97.03%,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钢渣和改性粉煤灰对六价铬离子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对六价铬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是很好.用氢氧化钙对粉煤灰进行高温活化后对六价铬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改性粉煤灰对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受粉煤灰的加入量、温度、振荡速度和废水初始pH值的影响.应考虑改性粉煤灰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活性炭经微波改性后的表面特性,以及微波功率、活化剂浓度、浸泡时间、辐照时间、催化剂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粉煤灰为基质,采用HCl对其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粉煤灰对酸性大红2R的吸附效果。首先选取了HCl浓度、粉煤灰粒径、料液比、改性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BBD实验找出最优改性条件:粉煤灰过筛300目,HCl质量分数24%,液料比1.50,所得改性粉煤灰吸附剂的去除率为90.4%,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6.
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不同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验证了Ca(OH)2改性粉煤灰的优越性,并对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研究表明,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很大.投加量为20 g/L、pH=8、吸附时间为30 min为最佳操作条件,脱色率、CODCr、SS去除率分别达到98.2%,80.9%,72.3% .改性粉煤灰不但能有效处理印染废水,并且处理后的粉煤灰可以用来制砖或水泥.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值、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在改性花生壳用量为2g/L,溶液pH值为6.00,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量最大,可达49.25 mg/g.在试验条件下,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焓变△H>0,反应吉布斯自由能△G<0,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Sol-Gel法在石英表面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X衍射分析表征了TiO2溶胶的变化过程及锐钛型TiO2的生成。以活性艳红X-3B为模拟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微波Sol-Gel法制备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由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00W,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TiO2催化剂对活性艳红X-3B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30 min的脱色率达93%,TOC去除率为55%。采用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HF-LLLME-CE)联用技术对降解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含锰工业废水对环境、土壤及生物带来的危害,以热电厂废弃物粉煤灰为吸附剂,对含锰废液进行了吸附研究.模拟测定了影响粉煤灰吸附特性的几种因素,即重金属离子浓度、粉煤灰颗粒度、吸附时间、待吸附液pH值、温度、加灰量以及振动速度等,并分析了粉煤灰处理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废液Mn2 浓度的降低、粉煤灰粒度的减小、吸附温度的降低、振荡速率的增加、加灰量的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9%.研究表明,采用粉煤灰吸附含锰工业废水在适当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能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花生壳改性及改性花生壳对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及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热水煮沸、乙醇加热回流可对花生壳有效脱色,脱色后对花生壳进行黄化处理使花生壳的表面及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对Cu2+的吸附.以Cu2+初始质量浓度、pH值、时间、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花生壳对Cu2+最佳吸附条件:Cu2+初始质量浓度为20 μg/mL,pH=7,温度为25℃,时间为30min.Cu2+的吸附效率可达98%,吸附量约为2.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