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劳动科学》2005,(3):63-63
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总量及构成 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3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为25639万人。而据国家统计局常规统计,2003年底,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0970万人;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为4922万人。这后两项数字相加不等于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约9700万人既未统计在单位从业人员中,也未列入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中,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措施,多路并进,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1—10月份,已安置城乡劳动力2.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胶州市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5.
我国目前遭遇的是一种非典型失业。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在全世界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正是在这几年,中国失业率也一路攀升,成为世界上失业队伍最庞大的国家。这种现象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艰巨的任务,是衡量江西能否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教育培训是江西就业与再就业面临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就业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第三产业的逐渐壮大,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理念的不断变化,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应运而生,并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作用,日益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灵活就业已经从一种零星、分散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从5个方面来看制定《就业促进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第1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9.9%;第2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仍然达到了7.6%;第3季度又重新上升为9.1%。前三个季度总的经济增长为8.5%。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在持续和稳定的高速增长中,经过从1998年到2001年的小幅减速后,又重新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科学》2004,(5):F002-F002
4月28日至30日,中国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就业论坛”。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国都建立有比较先进的就业服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科学》2004,(5):17-17
灵活就业包括自我雇佣、短期劳动合同、兼职及劳资双方的特定工作协议等。在经济转型国家,转型初期非农业人口自我雇佣的人数急剧增加,但后来这个数量基本稳定在或者说低于15%的水平;从事临时性劳动的人数也增加了。然而灵活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就业研究中都普遍将青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早期荷兰的经济形势非常糟糕,经济负增长并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同时私人企业由于处于弱势导致利益受损。公司减少了投资,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政府的预算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成长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总量和结构上看,据全国工商联的调研,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容纳的就业量达3.09亿人,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民营经济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0%,在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9.
改变农村就业状况反映了改革时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和非农业共享趋势,以及部门性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