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解淑艳  杜丽  张欣  李钢 《环境保护》2014,(13):52-54
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我国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在运行、维护和管理上未能出台相应的系统化管理文件或指南,导致各地环境监测站点运行维护制度差异较大,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获得科学可靠的监测数据,本文给出了建立系统化空气监测点位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为监测点位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丹东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及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的要求。考虑在新城区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这样可以保证丹东市各行政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分布的均匀性,反映新城区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格布点的基础上 ,采用群分析方法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 ,得出最佳点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出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相似文献   

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指在环境监测点借助一些采样装置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获得一些空气样品以进行环境分析和改进的过程。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采集到一些空气样品,有利于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多加了解,并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空气质量,以保障人们的呼吸健康。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手段主要有两种: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就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与自动监测的区别以及开展手工监测时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慧莹  夏光耀 《环境》2006,(Z1):70-71
根据有关技术要求,在保持江门市区原有3个监测基础上,在新增28.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增设1个优选点位.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监测点位的相关性、变异性,结合地理分布,初定出优选点.经过对优选点评估,研究确定的优选点位为圭峰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国控监测点位十年监测资料的分析,考察了监测点位间的相关性,从而论证了监测点位布设的合理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袁佳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4):126-127,13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自动监测数据也已向社会公布,但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如何保证是当前环境监测部门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纳入质量体系时所需要准备的工作,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最终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为例,对监测点位进行了细致的优化研究,加密了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以便更好地对近岸海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为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省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质控考核为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如何做好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陶菲  王会 《环境保护科学》1999,25(5):20-22,30
在沈阳市大气污染物申报登记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沈阳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对策,旨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境空气中铅测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从基础条件、采样、样品前处理与分析过程、数据记录与审核等几个环节对环境空气中铅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做好环境空气中铅监测工作的具体办法,以为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方式尚不统一,出现了三套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三种方式的经济技术特点分析,提出淘汰“五日法”,规范“二十四小时”法,发展自动连续监测和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标准样品检查、PM10采样流量检查和运行管理检查等方式,加强对云南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了仪器设备的可靠运行和监测数据准确有效。实践证明,这套检查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区域联防联控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方法,这对已有的监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区域监测体系中需要增加臭氧、细粒子等区域性污染物及其前体物的监测,同时设立区域监控点使监测网络覆盖面由城市建成区拓展到广大近郊及农村地区。采用移动式柱浓度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等多样化监测手段结合超级空气站来增强区域综合监测和源解析能力。在区域内搭建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时发布机制并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区域内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城市监测点质控工作由所在省市管理,区域监控点质控工作由国家统一直管。采用分区分层次的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评价因子包括所有六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佳木斯环境空气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分析,对其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简短的评价。对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和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丹东市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对丹东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划分出9个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其余为二类功能区,不划三类功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