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领导,应尽快完成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积极主动和卫生部门协商解决职业卫生管理人才合理调配的问题。某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分级监管对象范围,落实责任,构建并逐步完善职业卫生监管体系。通过分析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汇总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如对职业病工作不重视、监测体系没有建立、宣传培训不够、监管力量不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短缺等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做好企业职业病防控工作,南通市通州区安监局用四个实招抓职业病危害监管工作,以此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和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能力,实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健康监护、检测、现状评价、职业卫生“三同时”等工作六个“1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量化分级管理——职业卫生监管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震伟  朱磊 《劳动保护》2006,(12):74-75
量化分级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监督和考核等动态管理领域。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政府监管部门运用危害性评估的方法,将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然后根据不同级别,确定相应的监督监测频率的一种监管方法。自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对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水平和效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方法苏州工业园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职业卫生经常性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办法。首先,从影响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的4个要素分别进行量化测评,然后…  相似文献   

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为介于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第三方.其作用是识别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确定危害程度.评价防护效果.为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病诊断鉴定和职业卫生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它在为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同时.也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监管中的补充手段.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探讨职业卫生监管新模式,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效提供对策建议,通过将职业病产生作为风险结果,以避免职业病发生作为控制目标,采用关键点决策树方法分析和识别企业防控职业病风险关键控制点,并采用AHP法确定各控制点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企业职业病风险控制质量评判方法。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思路,构建"教育增强意识,指导提升能力,执法督促落实"三位一体职业卫生监管模式。采用关键控制监管模式,监管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有效消除或降低企业职业病风险,是一种切合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际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企业职业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较2006年增加了24.11%。由于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度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因此,实施企业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成为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一个紧迫需求。本文从提高企业监管信息化水平角度出发,开发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系统即可为政府实施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可应用在企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政府和企业职业危害管理工作技术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泰州市姜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近2000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近10万人,可谓面广量大,给职业卫生监管带来很大挑战。新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姜堰区安监局不等不靠,主动承担起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在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较好的完成了监管任务。  相似文献   

8.
准确了解某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现状,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模式,对实际职业危害防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靖江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状况尤其是重点行业企业在选址、布局,工艺流程与车间设计、工程防护技术、管理等情况,同时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结合国内外职业病流行病学状况与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出职业卫生监管模式,指导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践,本文对其他地区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网上申报是安监部门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的重要抓手。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有助于安监部门掌握辖区内职业病危害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执法工作。为了解苏州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和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情况.我们对截至到2012年底苏州市进行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的4062家企业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使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浮式生产储油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职业危害风险水平,为该类设施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和职业卫生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聚焦     
<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事关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事关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企业对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保护可以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更体面工作。2012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为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而制定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化职业危害治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河南省许昌市安监局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层抓起,突出重点,狠抓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不断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水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市、县(市、区)两级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建设2010年年初,许昌市安监局抓住政府机构改革有利契机,征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并督促所  相似文献   

13.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关系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关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建立职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安监总局试点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我市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试点为契机,以工业生产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王璇 《劳动保护》2007,(5):51-51
本刊讯 3月23~24日,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部署了2007年卫生监督重点工作,其中包括6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一是围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人群.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和行业,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二是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严格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多年来立足于职业病防治,在《职业病防治法》立法调研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在新型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作为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该院在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同时,也为政府承担着职业卫生监管技术支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中日合作"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示范地区落户苏州5年来,苏州市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在中日职业卫生专家的指导下,帮助43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卫生改善项目,提高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形成多个职业卫生改善案例范本,同时也培养了职业卫生监管队伍。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12万多家制造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万多家,其中化工、电子、皮革、机械、木制家具制造、箱包、制鞋、医药等行业广泛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以有机溶剂、电焊烟尘、噪声这3类职业病危害因素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结合该碳酸钙粉体厂现状,运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以及职业病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粉尘、噪声是该碳酸钙粉体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碳酸钙粉体厂职业病危害防控应从职业病危害工艺点着手,采取有效对策,特别应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氢氧化钠、氯化氢、氟化氢、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SOX、重金属(如铅、汞、镉等)、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和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项目除输煤系统4#皮带头作业点煤尘浓度和5#皮带头、5#皮带卸煤口、碎煤机(三楼)检测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改进完善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19.
曲艳丽  刘宁宁 《安全》2015,(12):35-37
本文以化学药品制剂研究及生产制造加工为例,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识别分析此制药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而综合分析给出制药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和防尘、防毒、防躁措施,为同类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监察力量配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职业危害形势严峻与监管力量相对匮乏的矛盾,是我国当前职业危害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实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有效监管,应当配备多少数量的监管人员,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论证。本文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工业企业的数据,初步探讨了分级监管模式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力量的配备情况,认为实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有效分级监管,万名工人监管人员数至少达到1.34较为适宜,根据我国当前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全国范围内宜配备至少18590名职业卫生监管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