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7年12月25日,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的颁发,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开展。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节省书费,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育人,特别是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让学生在循环使用中,接受“爱”的传递,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关爱他人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教材循环使用问题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目前课本的使用寿命仅有半年,据了解,在美国一本教材至少要8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5年。另外,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均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号称“环保狂人”的获嘉县青年教师王文胜用8年时间奔走于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宣传、号召实施教科书循环使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8,(7):18-18
“循环使用免费教科书”活动7月1日在宿迁市宿豫区正式启动。宿豫区共有小学生约5万人,以往一到暑假,一些使用过的学生课本往往被作为废品卖给收购站。针对这一情况,宿豫区今年对刚毕业的全区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本进行回收,共回收免费课本5万余册,供下一届学生继续使用,回收率达到95%以上。下一步该区将对全区一至五年级学生的音乐、美术、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要求学生不准在循环教材上面写字,为了保证教材不丢失,这些循环教材也禁止学生带回家。然而问卷调查显示,40%的家长认为,不让把重点写在教科书上,就需要下课后把临时笔记再抄到笔记本上,"这反而增加了笔记本的浪费程度,教材循环了,笔  相似文献   

5.
正到2013年秋季开学,安徽省合肥市中小学实行循环教材政策正好满一年,学校和家庭各方面对循环教材的使用反响如何?使用循环教材的可行性如何?循环教材涉及的教材科目有没有再扩大的可能?为了了解师生和家长使用循环教材后的心声,我们设计了两份问卷,并选取了合肥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全国政协常委算过一笔账:"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多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需要砍伐1100多万棵大树。"他呼吁应该尽快实行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纸和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发现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作为非税财政收入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多地已有实践。"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为5.68亿元,占农村环境污水治理预算资金的82.2%,可以作为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筹集的有效途径。辅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财政拨款,基本可以满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投资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通过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使用办法、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绩效考核办法、整包打捆资金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运用财政担保支持市场机制的介入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8.
生态校园建设与社区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校园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生态系统。它通过在校园内建立生态环境体系,使校园内有限的资源得到循环、合理、科学地使用,提高学校生态环境质量,并以学校为辐射源,促进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鲁湘 《环境教育》2003,(5):12-16
环境教育课程化建设以2003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标志终于成为现实,这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环保工作者的期望。 然而从小学一直开设到高中二年级的环境教育课程,对广大执教的老师而言,毕竟是一门新课程。怎么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想并不是每位老师都心里有底。 设置“环境教育创世纪”这个版块就是为了给大家搞好第一线的教学工作提供具体帮助。这个版块有两个栏目:细说大纲;教科书全攻略。顾名思义,就是刊发对《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各种版本的环境教育教科书进行庖丁解牛式条分缕析的文章,以期老师们从根本上了解环境教育的课程和教科书的体例设计,从而做到总体把握、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正合肥市使用循环教材一年后,针对师生和家长反馈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合肥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张承冲,他表示,看好循环教材未来的运行。问:合肥市使用循环教材一年来,总体情况如何?答:总体情况很好。国家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实行教材免费的政策,这两年教材免费政  相似文献   

11.
曹芮  李伟 《环境教育》2014,(4):52-53
正我国开展环境教育已有三十多年了,针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针对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学生的环境意识较低,教师对环境教育概念还比较模糊,环境教育专业能力较弱。因此,如何解决西部农村小学环境教育问题,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西部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观念落后环境意识不强。当地教育主管领导、学校领导到教师、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都不够,认  相似文献   

12.
农村林产品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具有成分复杂、分类粗、杂质多等特点,开展农村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农村林产品废弃物产量、利用现状的调查和“三环”循环总体发展思路的剖析,提出今后浙江省农村林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应当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健全林产品废弃物回收体系,制订林产品废弃物分类标准和检测方法,加强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出台有利于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在住房价格不断飙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得益于土地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引发了土地财政是否推动房价上涨的探讨。基于乘数效应和简化的区域经济增长三部门模型,分析土地财政影响房价的机制;采用我国1999—2010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和协整检验,构建土地财政影响住房价格的长期均衡模型。理论与实证分析均发现,存在土地财政推高房价的循环效应,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与住房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11,(9):63-63
由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线路板氨性废蚀铜液循环使用技术,适用于PCB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技术内容一、工艺路线采用溶剂萃取-膜处理-电积还原法对蚀刻废液进行再生处理,首先,利用萃取剂对蚀刻液中的铜离子进行萃取,实现铜的无损分离,萃余液经膜处理、组分调节,恢复其蚀刻性能后,全部返回蚀刻生产线使用,最后利用电解法对反萃后的电解液进行电积,得到高附加值的副产品—阴极铜,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蚀刻液的闭路循环、电解液的闭路循环、萃取剂的闭路循环、油相洗水的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5.
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推广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其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几种备选模式和推进这种农业新模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第三产业及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皇岛港在装卸运输中有煤尘与油污染,应采取各种措施严格管理,并回收循环使用,非饮用水也应循环利用,铁路与公路运输中应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回收处理循环使用.在旅游业和餐饮业中也应实现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及污水的处理循环使用.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重点解决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和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并使之资源化、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在给农村经济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外部不经济问题。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城镇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要协调好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建立起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企业间生态工业园区、工农业的多级生态链接、社会循环利用四个层次的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赫晓霞 《绿叶》2013,(3):63-69
在中国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发生了改变,后者引发了农村物质循环系统的变迁,造成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由此,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需针对农村物质循环系统来采取措施,构建适合现代农村的垃圾循环和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铅都能回收,是元素周期表上仅有的几种可以回收的元素之一。铅可以在电池中无限循环使用。基本上来讲,所有的金属都能无限循环并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存在。因为循环使用比采矿及提炼原材料要更加有效率,据统计,采矿和提炼需要的能耗是金属循环的20倍。铝、铜、镍、钢和锌等都被宣传循环使用率已达到50%。  相似文献   

20.
石强 《环境教育》2006,(8):28-30
循环经济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