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12369     
正"我家楼下饭店整日排放油烟,实在让人无法忍受!"、"这里到处都是秸秆焚烧,你们快来呀!"、"晚上施工,我们没法睡觉!"……2004年,合肥市环保局开通了环境投诉电话12369。十年里,这个热线成了合肥市最重要的环境投诉电话。十年中,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倾听和记录着市民的环境投诉;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举报现场,查处环境问题。十年来,12369是沟通市民与政府的畅通渠道,共同守护着我们居住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宋清爽 《环境教育》2009,(11):42-4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电磁污染危害的严重性,有关电磁辐射污染的投诉、信访和诉讼案件逐渐增多。就投诉案件而言,据统计,仅2007年新疆自治区环保局受理的电磁辐射污染投诉案件就有50多起。就信访案件而言,珠海市在2009年第一季度经环保局调查核实的的电磁辐射污染公众信访案有3起。  相似文献   

3.
胡逸群  赵莉  杨昌龙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3):105-111,96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如何实现环保、科技与经济的共同进步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中国工业200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公众投诉、环境规制及工业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公众投诉、环境规制成为直接推动工业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②环境规制在公众投诉影响工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③产业集聚强化了公众投诉对工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完善公众投诉制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优化政策支持及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对于工业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河南省环境保护J亍设置投诉举报平台以来,环境投诉案件不断增加。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3年7年问环境污染投诉超过了4000件,几乎每天都有投诉。投诉的环境污染案件涵盖水、大气、噪声、矧体废弃物和辐射等,以2009年和2013年的投诉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筹建12369学习各地经验"可以说合肥市12369的成长,见证着整个合肥市市民环境维权意识的提高。从不为人知,到人人尽知。"程炜,合肥市环保局12369环境投诉中心主任,他这样向本刊记者描述。2004年,程炜参与筹建12369投诉中心,这几年他一直担任投诉中心的领导工  相似文献   

6.
造成环境污染投诉及数量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市环境管理的各个部门只有各负其责,强化管理,严格执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投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0,(3):79-79
为及时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充分解决群众环境投诉需求,金昌市环保局聘请部分来信或来电投诉群众为环境监察协管员,发放协管联络卡,公开环境监察领导和信访负责人电话,进一步畅通环境信访渠道,确保环境信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案例数据库,以《旅游法》的实施时间2013年10月1日为节点,选取2011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前后两年2967个旅游投诉案例为研究样本,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法对旅游投诉与其发生的时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投诉集中分布在旅游旺季,且旅游投诉对象、主题与投诉发生的月度、季度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征;旅游投诉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性,其中以西南地区的投诉量最多。此外,旅游投诉的对象、主题与投诉发生地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根据研究结果,对旅游投诉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因时制宜"预防旅游投诉、"因地制宜"治理旅游市场、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案例数据库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珲春市环保局将"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信访工作的基本准则,充分依托"12369"环保举报热线、网上投诉等信访举报形式,做到"立案快、查处快、结案快、反馈快",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者视角对旅游投诉进行研究,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2014—2016年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为数据来源,以云南省的投诉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从旅游者视角对旅游投诉的特征、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投诉逐年增长,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集聚趋势,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空间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丽江;导游、旅行社和景区是主要投诉对象,旅游购物是投诉重点,严重损害了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根据研究结果,从旅游投诉机制、导游管理、旅游购物、游客教育、旅游目的地形象维护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多地落户于大型居民小区,由此引发的环境投诉和纠纷呈快速上涨趋势。电磁辐射污染投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思想上不重视,项目环保审批环节脱节,环保与规划部门信息交流不畅,公众维权意识增强,寻求其他经济利益;针对原因提出的预防和解决办法为: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现场监管,理顺项目审批和监管程序,建立与规划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建筑施工引发的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噪声扰民问题成为环境热线投诉的一大热点。在分析建筑工地环境管理存在的噪声扰民、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筑工地防控噪声扰民和征缴排污费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这边施工通宵达旦,夜晚想举报,然而拨打12369却没有人接听"、"附近的广场舞非常吵人,属于噪音污染,但是拨打电话投诉许多次,却得不到解决"……如何让投诉能够得到反馈,如何让投诉的问题得到有效快速解决,这才是市民最关心的。12369从设立之初,就从单一的接听投诉向投诉后的有效执行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和中国民航总局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8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投诉主体的范围作出了界定。《办法》规定,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有权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办法》设定了严密、公正的投诉处理程序。一是规定了投诉时限。《办法》规定,投诉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十天内提出书面投诉。二是规定受理条件。《办法》规定,投诉人投诉…  相似文献   

15.
林洪 《环境教育》2010,(5):51-53
是什么挡住了群众环境司法维权的脚步?群众法律知识缺乏是首要因素,据调查,87%的群众遇到环境纠纷,就知道举报投诉,寄希望于环保部门,却根本不知道如何通过司法途径更加有效地维权。  相似文献   

16.
吕亮 《绿色视野》2008,(5):34-37
近几年,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公众投诉环境污染案件的数量逐年提高,2006年,环保总局共受理公众投诉案件2003件,相当于2002~2005年受理数量的总和,2002~2006年公众举报数量平均增长率约为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3,(9):81-81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信访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优质环境,长垣县县环保局实施四项有力措施做好信访工作。一是畅通环保热线。开通“12369”环保热线,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摸清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回复。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处理接管的信访事件,做到件件有安排,有落实,有回音。  相似文献   

18.
家具环境污染诉讼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装修观念的变化,家具污染室内环境已经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后的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成为室内环境的三大污染源之一。2003年度北京市工商局投诉举报中心公布的十大投诉热点中,家具质量问题已经跃居北京市全年消费者投诉量榜首,主要问题是“一些家具使用劣质的板材、涂料,造成有害物质超标、异味刺鼻”。而家具类环境污染纠纷的实际处理,无论是选择行政调解还是司法救济途径,由于相关法律和科技标准的欠缺和不衔接,以及人们对家具类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等,使得实际操作层面上,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信访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优质环境,长垣县县环保局实施四项有力措施做好信访工作。一是畅通环保热线。开通"12369"环保热线,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摸清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回复。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处理接管的信访事件,做到件件有安排,有落实,有回音。认真分析信访反映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傅蔚冈 《环境教育》2014,(11):19-19
正"最近南京空气污染,天空蜡黄是因为大面积焚烧秸秆所致。"近日,南京市环保局针对市民投诉空气质量差时这样回答道。这一解释得到了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朱晓东教授的支持:秸秆焚烧,再遇上极端气候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是导致多市空气质量大滑坡的原因。这不仅仅是南京一地的情况。根据环保专家介绍,最近几年,四川、湖北、江苏等地春收或秋收,都会出现短暂的阴霾天。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焚烧秸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