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大致呈递减趋势;1987~2013年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强度不断增加,且与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和草地为湿地转出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63.71%和21.69%;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降低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是内因,而人为活动干扰,尤其是开垦造田和水利修建加速了湿地退化.最后,论文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保护区管理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拉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的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拉鲁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现场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重点分析了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出现18种水生植物,各区域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M (中西部) > W (西部) > E (东部) > N (北部) > S (南部);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排序为W (11)、M (11) > N (8) > E (7) > S (6); Shannon-Wiener指数依次排序为M (1.9) > W (1.89) > S (1.63) > E (1.26) > N (1.18);Simpson指数依次排序为N (0.44) > E (0.34) > M (0.24) > S (0.21) > W (0.18);Pielou指数依次排序为S (0.91) > M (0.79) > W (0.78) > E (0.65) > N (0.56).RDA分析表明,拉鲁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受溶解氧、pH、水温、总氮、浊度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拉鲁湿地以金鱼藻、杉叶藻、水蓼、水葱、菖蒲和灯芯草等为优势种,呈现由非耐污种演替为耐污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敦煌阳关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人为活动对该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的严重威胁。这也对该湿地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开展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本文对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拉鲁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支撑该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该研究系统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在拉鲁湿地采集了23个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理化性质和元素Cu、Zn、Ni、Cd、Cr、Pb、As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p H均值为7.05,为偏中性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均值分别为64.67、2.92 g/kg,均属于一级水平,总磷和总钾的均值分别为0.62、19.61 g/kg,均属于三级水平;元素Cr和Ni的浓度均值低于城市土壤背景值,Cu、Zn、Pb、Cd和As的平均浓度为34、94、39.9、0.25和22.3 mg/kg,分别是城市土壤背景值的1.55、1.45、1.29、2.05和1.12倍,但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6.5≤pH≤7.5)中的风险筛选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为主要风险因子,其风险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92.49,整体为低风险区;研究区土壤中Ni、Cr和As元素的累积主要受自然因...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三角洲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4处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15年4个国际重要湿地(Ramsar)的5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格局动态及景观指数变化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35a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损失比例最高,为27.2%;(2)4个国际重要湿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都在增加,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3)耕地和人工表面增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因素,耕地、人工表面、外来物种入侵和养殖池扩张等人为胁迫呈现上升趋势.(4)总体而言,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对人为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最为显著;但湿地保护有效性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内容,论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草本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评价等级、评价范围、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论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期对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湿地生态景观的影响,以及工程运行期发生管道事故时的生态环境影响.最后,对目前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从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水电站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做好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并对水电站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且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提出了一整套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措施,这将对涉及自然保护区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辉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及其赖以生存的生物物种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辉河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呼伦贝尔市乃至东北地区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保护好辉河自然保护区作了简要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海拔3 65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之一。该文将拉萨市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7份水环境样品,利用ICP-OES、ICP-MS、AFS等仪器对水环境样品中的Mn、V、Be、Ti、Ni、As、Se、Tl、Cu、Pb、Mo、Cd、Co、Cr、Fe、Zn、Ba等17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水环境中p H值、电导率和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p H值范围为6.75~9.43,电导率范围为0.22~129.49μS/L,p H值和电导率相关性不明显。水环境金属元素中Fe元素平均含量最高,高达129.49μg/L,水环境中Cd元素平均含量最低,仅为0.011μg/L。除Cr元素达到Ⅱ类水标准及个别采样点外,其他金属元素总体含量都达到了Ⅰ类水标准要求。上游区域水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下游区域,其中水环境中Cu元素含量差别最为显著,在东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1.94μg/L,在西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0.46μg/L,拉鲁湿地对水环境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去除作用,对水环境中Cd元素的去除率高达88.2%,说明湿地仍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拉鲁湿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物种资源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45-151
2001~2002年对拉鲁湿地近50年(1951~2000年)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近50年拉萨城市发展、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拉鲁湿地的面积、水环境、植物种类、植物群落和动物物种均较20世纪50年代初期(早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变化特征为:①湿地面积由早期的12km2锐减为6.2km2;②湿地由终年积水演变成季节性积水,水位梯度也由早期的0.3~0.8m增大为0~1.5m;③湿地植物物种在数量上较早期增加了13科31属32种,但原生的湿生植物物种却有所下降;④湿地植物群落已由早期芦苇和苔草群落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演变为多种植物群落共生的格局;⑤湿地鸟类和鱼类的种类及数量变化显著,目前湿地中鸟类常见物种仅剩5种,鱼类仅剩鲫鱼和鲤鱼2种,且均为人工放养的外来鱼种。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分析加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合理开发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和科学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设计过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所提及的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观点、建设内容与途径对指导当前三江平原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述了汶川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重点针对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村居民点布局与规模、农村道路选线、供水供电线路选线、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方案、农业生产设施等可能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规划内容,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对重要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和相关思考,以期为中国农村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脱氮的细菌和真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以及和产甲烷细菌等主要功能微生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水生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基质、温度等对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生态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截止2002年年底,我国已建成353处、面积约16万kmZ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3处,分属林业、农业、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环保、海洋7个部门管理。上海辖区内湿地总面积为3 197.14kmZ,其中近海岸湿地面积3 054.0km2,河流湿地面积71.glkmZ,湖泊湿地面积68.03k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大庆市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状况,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进而提出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样区一)及其附近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的康西草原(样区二)为研究区,研究了野鸭湖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及其旅游干扰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研究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同时选择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示范区,以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 对指标, 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相对不健康、中等健康、较健康和相对健康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整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6.49%、18.02%、21.18%、14.31%,整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一般,人类干扰严重,组织结构不太合理.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日益增强和年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田建升 《环境》2005,(Z1):151-152
本文在分析草海湿地生态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基础上,阐述了威宁草海湿地生态环境与保护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为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促进该区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探讨——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及温地成因分析,并针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缺水严重、湿地退化,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局部地方沼泽已经向干草甸演替等问题,依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工程措施、调节措施、管理及监测措施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