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生产性化学毒物的来源、存在方式,劳动者的接触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并以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作为化学性毒物分级的原则及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可较方便、快捷地对工作场所的生产性化学毒物作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作业场所劳动者接触生产性化学毒物的强度及生产性化学毒物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以便对劳动者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
⑧什么是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是怎样产生和分类的?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可能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生产中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废弃物和夹杂物等,都可能是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正在生产过程中,常有一种以上毒物同时存在,它们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并对各个毒物毒效应的表现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联合作用。毒物的联合作用一般有四种形式:(1)独立作用。同时存在的几种毒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互不关联,混合物的毒性是各个毒物毒效应的总和。(2)相加作用。毒物的化学结构相近,受毒的器官同时出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生产岗位上有时发现有些中毒病人在自己从未意识到接触到化学毒物.白化学毒物吸收到人体而引发中毒均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这种方式所致中毒,医学上称谓“隐匿式中毒”。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3,(7):70-71
⑧什么是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是怎样产生和分类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可能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生产中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废弃物和夹杂物等,都可能是生产性毒物的来源。生产性毒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物理形态可分为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等;按化学成分结合形态可分为无机毒(金属与金属盐、酸、碱、其他无机物等)、有机毒〈脂肪族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其他有机物等);按毒物对机体产生的毒作用,可分为窒息性毒物、刺激性毒物、神经性毒物、…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叫职业中毒一种物质,凡少量进入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就称为毒物。在工业生产中所接触的毒物,通常指化学物质,统称为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在职业活动中,由毒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即为职业中毒。工业毒物往往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是成  相似文献   

7.
靖江市近10年来发生多起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现将1995-21305年发生的8起中毒事故进行回顾和分物中毒,1起为混合化学毒物中毒。详细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搪瓷反应锅化学爆炸事故原因与预防吴品山,张伟军众所周知,由搪瓷反应锅内的化学危险物品引起的化学爆炸,不仅像炸弹一样引起建筑物和工业设施的倒塌、火灾、毒物扩散,使现场作业人员遭受伤亡,而且在抢救过程中,也有可能由于事故现场的其他化工物料的泄漏引起重大恶...  相似文献   

9.
系统阐述了宏观控制化学毒物泄漏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泄漏危险源的探讨;预警系统的设计;泄漏的预防以及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10.
预防"病从皮入"的化学防护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为什么要穿用化学防护服 据统计,生产中70%的化学中毒与危害是由于化学灼伤和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的。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化学品危害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据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对1240例化学烧伤统计分析,导致化学烧伤的物质有54种,以无机酸、无机碱为主。化学烧伤除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灾害化学作为安全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目的主要是对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和事故进行事先预防和事后处理.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三大类:刺激生毒物、窒息性毒物、神经性毒物.  相似文献   

12.
性别因素与职业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职业危害有三大类:其一,化学因素。包括铅、苯、汞等化学毒物和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其二,物理因素。如高频、电离辐射、噪声、振动等。其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生物农药等。另外,在劳动过程中,因...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或衰竭所致的一种贫血,患者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严重减少。此病的发生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某些化学毒物、药品、放射线等因素的危害密切相关。除有严重的贫血表现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口腔及咽喉糜烂、出血等症状。近些年来很多劳动卫生学资料表明:制鞋女工中再生障碍性盆血罹患率较高。 为什么制鞋女工容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呢?进一步调查发现,其罪魁祸首是制鞋女工密切接触的化学毒物──苯、甲苯和二甲苯。由于制鞋工业常将三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使用,故有学者称之为“苯系混合物”。 制鞋…  相似文献   

14.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5.
有毒物质泄漏后生成有毒蒸气云,在空气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毒物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浓度和人员与毒物接触的时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5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各行各业职工的一大福音。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是关键,检测是根本。要使我们每一位安全监督,职业病防治人员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发展趋势和危害,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统计,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毒物大约有40多种,苯、硫化氢、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事故在化学毒物中居前三位。  相似文献   

17.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01年版提供的资料,目前因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相似文献   

18.
《安防科技》2004,(3):33-34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01年版提供的资料,目前国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相似文献   

19.
金磊 《安全》1995,16(4):13-15
在世界性减灾对策中,除了自然巨灾及产业化物理性事故外,化学毒物灾害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新型化学合成物估计以每年数千种的速率在增加。虽然,化学物质和大部分技术产品一样,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益处,但同时必须看到化学有毒物已经变成我们富庶生活中的一个日益增加的不安全成分。这里重点介绍此类灾害事故的当代危险源,并提供某些典型的减灾要点。 据美国环保局报道,在1980~1984年的5年间,美国的工厂就发生各种重大污染、重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灾害化学作为安全科学的四大基础 学科之一,其研究目的主要是对有毒有 害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 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 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 伤害或财产损失和事故进行事先预防和 事后处理。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 伤害,可分为三大类:刺激性毒物、窒息 性毒物、神经性毒物。从上个世纪70年 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80年代上海爆 发的"甲肝"事件,到90年代末使全世 界为之恐慌的"二恶英事件",都是有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