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事故预防立法概况●蒋秉静李志宪一、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在第八十届劳工大会的一项议程就是讨论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在大会的若干提议下形成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公约与建议书,为会员国制定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国家法律或法规起到规范化的作用,出版了指导性的《...  相似文献   

2.
1引言7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中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许多国际组织都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作为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许多国家都制订和实施了安全立法、监察、管理以及安全工程技术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以防止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在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简要介绍欧盟、美国预防重大工业事故法规、标准及安全管理措施,提出了我国预防重大工业事故措施建…  相似文献   

3.
重大工业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导致事故发生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出发,结合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工业事故隐患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进行重大工业事故隐患辨识和评价的本质就是对危险控制措施和控制能力的评价,即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到位,能否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该方法通过对工业单元固有的事故易发性和所采取措施的控制能力二者之间是否满足必要的受控关系,作为重大危险源是否构成重大工业事故隐患的判断依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该法,可以客观反映危险源的危险控制情况,便于危险源所在单位及时加强技术干预,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模糊性与分级控制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作为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应该是明确的。但由于在工业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临界量的划分模糊,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一个模糊概念,这些概念的类属也是不明确的,而且,由此引发的分类、判断和推理也反映了其模糊性。它在质上没有确定的含义,在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它是危险性差异之间过渡的结果。工业活动过程中失控的偶发事故既可能发生于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可能发生于危险物质或能量未达到临界值的单元。根据我国国情,应该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管理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7日,应急管理部组织培训团赴法国进行重大工业事故应急能力建设考察学习,重点考察法国重大工业事故应急能力建设。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7日,应急管理部组织来自8个省(区、市)安监部门和9家中央企业共25人培训团赴法国进行重大工业事故应急能力建设考察学习。通过此次学习,了解了法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管理理念、模式和机制,也体会了法国重大工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的具体  相似文献   

6.
论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吴宗之(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陆界值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7.
1安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领域1.1安全技术着重研究重大工业危险源评价,重大工业事故和频发事故的预测、预防和控制技术。①各类火灾、爆炸(由工业粉尘或危险品生产、运输、储存等引起)危险的评价和监测,事故预警、控制技术及应急救援系统与设备;②有毒物质泄漏危险评价、预防技术及应急救援系统与设备;③矿山事故(瓦斯爆炸、粉尘爆炸、地压事故、火灾、水灾等)监测与预警技术,尾矿设施。边被动态监测系统;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评价。无损检测及延寿技术与设备;⑤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领域特大事故的宏观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控制重大工业危害的立法先驱。该国以重大危害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及既定的欧洲标准为基础建立了重大工业危害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危害辨识:按照《处理危害物质设施报告(NIHHS)规程》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按照《重大工业事故控制(CIMAH)规程》进行—降低风险:按照《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涉及应急预案、公共信息和土地使用控制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9.
首次将“控制论”中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重大工业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提出了“安全通道”和“事故临界状态”的概念,它不停留于对危险源的认识上(安全评价),而是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防止事故的最具成效的研究方法。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连续化生产的工业对身,用以防止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0.
韩国:2007年重点关注事故预防 2007年,韩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KOSHA)确定通过关注事故预防,来完成全年的安全管理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将改善作业场所危险源作为首要目标,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创造出舒适的作业环境,建立完善的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工业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们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 4 0多例 ,占近年来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案例总数 2 / 3以上。虽然事故发生的后果是随机的 ,即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但事故致因则不是随机的 ,而是系统性因素即非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 ,这 4 0多例事故的致因对于我国近年来全部工业爆炸事故的致因来说 ,具有合理的代表性。1 瓦斯爆炸事故1.1 直接原因1.1.1 瓦斯浓度超限的原因  a .停电造成停风  b .停风  ———局扇被违章关停 (包括对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 ) ;  ———局扇故障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重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给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和伤害。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我国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议,制定《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法》,实行重大危险源上报、登记、评价、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国家、省、市三级重大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回顾我国安全科技“九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有利于使科学技术在促进安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一、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技术重大工业事故一直是安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宏观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九五”开展了滚动研究,着重解决重大工业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分析模拟技术、人为失误预防与个体防护技术和油罐区安全监测与防护技术等。重大事故分析与模拟技术完成后可用于指导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工作,为事故处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作为“九五”科研成果防静电阻燃面料和阻燃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控制工业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们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40多例 ,占近年来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案例总数2/3以上。虽然事故发生的后果是随机的 ,即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但事故致因则不是随机的 ,而是系统性因素即非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 ,这40多例事故的致因对于我国近年来全部工业爆炸事故的致因来说 ,具有合理的代表性。一、瓦斯爆炸事故1 直接原因(1)瓦斯浓度超限的原因a 停电造成停风b 停风———局扇被违章关停(包括对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 ;———局扇故障或损坏而无备用局扇。c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  相似文献   

17.
总体上看,工业事故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但是,由于自1994年以来死亡事故和近3年来重大恶性事故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前的工业安全卫生形势还是十分严竣的。 第八个工业事故预防计划(1993—1997财政年度工业事故预防5年计划),由日本劳动部制定,目标是在5年内减少工业事故25%。要达到上述目标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减少建筑行业的事故和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将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起草;开展全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技术基础工作,为建立各级重大危险  相似文献   

19.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论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和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major hazards)”、“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