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频繁发生,这除了行业自身特点外,不能不说与建筑企业存在“以包代管”的思想和安全教育工作有关。当前,我们要抓住《建筑法》实施的有利时机,认真分析建筑行业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扭转建筑行业安...  相似文献   

2.
由于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施工作业中,常常伴随一些伤亡、伤残等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事故的统计分析看,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是审核员在审核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的根本.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构成及作业特点等,在职工的培训方面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审核员在审核4.4.2要素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建筑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和建筑施工易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在行业中已验证行为安全观察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下,本文探索行为安全观察管理方法在D项目中的运用,建立行为安全观察管理模型,通过实践分析,得出该方法适用于D项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安全与效益关系浅析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历来受人关注,尤其是相对其它行业比较危险的建筑行业,在施工实践中发现,重视安全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的企业,防止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为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必然带来企业效益的增加.反之忽视安全,在安全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事故经常发生,施工生产必然受到破坏,这时候企业得到的是负效益.  相似文献   

5.
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在我国各行业事故中排在交通、矿山行业之后,居第三位,是事故多发行业。因此,强化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当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1-1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企业安全管理与行业...  相似文献   

6.
建筑行业是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明确提出了超出其他行业的要求,国务院也于2004年1月颁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首次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为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法理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行业的安全状况并不理想,笔者就山东省2008年建筑施工事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施工作业中,常常伴随一些伤亡、伤残等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事故的统计分析看,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是审核员在审核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  相似文献   

8.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的多发事故。从中化总公司《典型伤亡事故汇编》中可以看出 ,系统组建30多年来 ,发生的433起事故中 ,高处坠落就有160起 ,占全部事故起数的37% ;死亡37人 ,重伤123人 ,分别占伤亡、重伤总人数的35 6%和35 7%。高处坠落事故之所以高于其他事故 ,是与化工基本建设行业的施工性质 ,工作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工建设及设备都具有高、大、重、长等特点 ,高处作业往往多于地面作业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概率就相应增高 ,因此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同其它行业不同,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施工过程特殊,作业环境多变,因而危险性大,突发性大事故发生频率较有关数字统计显示,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仅次于煤炭矿山行业,是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生产必须有一套能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规范安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ISO18000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化、适应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它对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高处坠落事故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危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中高处坠落事故居于“五大伤害”事故之首。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为研究对象,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的排序向量,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理论,通过脆性激发度的定义,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了脆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不安全设施、无防护措施、强度不够和处于不安全位置这四种因素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脆性源。研究结果为建筑行业事故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