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日子,在报上见到几则颂扬“的哥”的新闻:上海有位“的哥”在车上拾到装有10万美金的皮包,当即报告运管,2小时后完璧归赵。消息传开,社会赞声一片;武汉有一“的姐”,路遇痴呆迷路的老人,载着老人四处寻家,奔忙了七八个小时,才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中,不但谢辞家属的酬谢,连车费也坚持不要。当地社区的老人们感动不已,集资做了一面牌匾,一路敲锣打鼓,送到“的姐”家中;福州一个“的哥”,在车上遭劫,被抢了300多元,还被歹徒刺伤,歹徒得逞后下车逃窜,“的哥”一面报警。一面忍痛开车跟踪,引导警察抓获嫌犯,当地媒体称赞他“舍命追嫌犯,不失为一个英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辽宁葫芦岛市一名的姐的出租车被歹徒抢走,全市上千名的的哥闻讯后立即自发参与围捕行动,经过45个小时的追剿,成功将劫匪抓获,上演一场威武雄壮的“的哥总动员”,令闻者为之击掌、动容。  相似文献   

3.
尽管有高达80%的出租车司机和市民反对出租车涨价,但是,今年6月1日,北京市出租车价格还是由1.6元/km涨到了2.0元/km。这25%的涨幅一下子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打车的人明显减少,路上空驶的车增加;“的哥”上缴的“份钱”却一分没少,而油价持续上涨;原来每天工作10小时勉强完成任务,现在要工作12小时以上还不保;“的哥”身体好的越来越少,患高血脂、高血压、腰腿痛的不断增加,有的司机甚至因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死在车里。长期以来,有关出租车司机超时劳动,疲劳驾驶,正常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媒体记者和市民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一则关于“的哥”的故事使我感动。 北京一位的哥一天夜里拉了一个要去某个工地的少年。因为少年上车的地方距非典指定医院不远,并且要去的工地又曾被隔离过,所以这个的哥多了个心眼,来个“观言察色”。果然,这个少年是从医院里溜出来的非典患者。的哥随即报警,并设法稳住少年,直至救护车到来。接下来,的哥当然人被隔离,车被封。北京这位的哥宁愿霜雪加身,也不让非典蔓延、危害社会,表现出高度的公民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国庆前夕,《海峡都市报》和福州台江医院为福州的“的哥”、“的姐”们免费体检,此举体现了社会对“的哥”的关爱,受到了“的哥”、“的姐”及其亲友们的赞誉。“的哥”们现在可称是一个社会“群体”了,对社会的贡献也良多,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出行就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城市也就会逊色许多。  相似文献   

6.
近从福州电视台看到一则新闻:一的哥开车路经一个路段,见两人抬着一辆自行车行走,形迹可疑,的哥遂不做生意,缓缓开车跟踪,最后见这两人把自行车抬进一店内,闭门不出。于是,的哥报“110”,警察赶到,的哥引路,获店内三赃  相似文献   

7.
“爱心的士”即免费车,近年来常见于报端,是一些的哥“尊老助残”,奉献社会的一种举动,社会反映良好。社会弱势群体希望今后能一如既往,得到社会的关爱。 对此,广大的哥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说,出租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是慈善车。“爱心的士”精神可嘉,但不宜提倡。虽说这是个人行  相似文献   

8.
日前,福州公安部门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交巡警与“的哥的姐”互换角色的“换位体验”活动。9名交巡警换了便服做司机开出租的士,20名的“的哥的姐”上街站岗。通过各自真实的“换位体验”之后,再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9.
有些事给人的印象太深,以致于几年过去还记得。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当年在大连当市长时,他几乎每个春节都要和的哥的姐一起度过。一个政府高官与一群出租车司机在新春佳节的“亲密接触”,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劳动群众的关心。大连的哥的姐当年率先在全国出租车行业推出“爱心的士”,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乘客,宏扬了社会正气,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薄熙来给的哥的姐拜年时没有说“恭喜发财”,而是深情  相似文献   

10.
近从福州电视台看到一则新闻:一的哥开车路经一个路段,见两人抬着一辆自行车行走,形迹可疑,的哥遂不做生意,缓缓开车跟踪,最后见这两人把自行车抬进一店内,闭门不出,于是,的哥报“110”,警察赶到,的哥引路,获店内三赃车,两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  相似文献   

11.
时下,好管闲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开出租车“的哥”。可福州“的哥”王伟偏是好管闲事的人。初见王伟,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秉承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有一身热诚待人之道。开车十五年,跑过中巴、小客等,长期与乘客打交道,富有尊客之意、爱客之心。他常说:“作为一名司机,安全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日前,福州公安部门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交巡警与“的哥的姐”互换角色的“换位体验”活动。9名交巡警换了便服做司机开出租的士,20名的“的哥的姐”上街站岗。通过各自真实的“换位体验”之后,再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来,在夏开“三伏”,冬开“三九”的运营路上,安全行车百万公里的“的哥”郑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紧接着一连串流利的英语,让一位来榕洽谈生意的美国华侨非常高兴地坐上了福州“的哥”郑磊的车。这是今年在福州举办的海交会  相似文献   

14.
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大军,为都市人出行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的哥的姐的健康却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目前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的连续驾驶、饮食无规律、熬夜,已成为目前影响城市的哥的姐健康的“三大杀手”。 目前大多数的哥的姐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十几  相似文献   

15.
干交警工作二十几年,驾 龄15年,大车小车开过不 少,可开出租车体验“的哥” 还是人生第一回。 违停“无奈” 领导交待:交警“的哥”们一定要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出发前,我也再三交待自己:应该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但开着“的士”在市区绕了一圈多,仍然没拉到客人时(期间两次在站点外有人  相似文献   

16.
时下,好管闲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开出租车“的哥”。可福州“的哥”王伟偏是好管闲事的人。初见王伟,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秉承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有一身热诚待人之道。开车十五年,跑过中巴、小客等,长期与乘客打交道,富有尊客之意、爱客之心。他常说:“作为一名司机,安全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有一位名作家打的去参加书店为他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上车后不久,名作家发现忘了带钱包,他想这几天电视台正在热播根据他的中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引得满城争说,想这“的哥”也应该看过,或许他的大名声能为他解去窘迫。于是他说:“朋友,我是作家某某,我现在正赶去书店与读者见面,很抱歉,出门急了,钱包忘在家里,你看……”“的哥”应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1日,厦门首个面向全市出租车驾驶员开放的“的士餐厅”顺利开张了,的哥的姐可刷易通卡就餐。这个的哥的姐们自己的餐厅位于市区龙山中路150号的海谊酒店,以后的哥的姐们每天都可以在这里安安心心地吃午饭,再不用狼吞虎咽、像打游击仗一样吃饭了。  相似文献   

19.
某报报道一位“的哥”的蠢事:此君驾车闯了红灯才记起此处有个探头,于是连连懊悔。违规事关重大,此君举锤的凶相也被“定格”。夜里看地方台电视,常见交警把探头摄到的机动车违规情况曝光。由此想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记者做一次调查,随机采访15位榕城的哥,结果接受采访的的哥竟然都表示自己患有不同的疾病,时不时身体都感觉有些不适。在这15人中,有3人得了急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