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执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法是环境执法最强有力的现论武器.为了捍卫环保法的神圣尊严.做到充分、科学、有效地发挥环保法的强制力·我们应该试推行最优化环境管理·以实现环境执法的科学化。一、最优化环境管理概念及响容z最优化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惜理最适合条件下,环境管理决5策目标以及决策目标的实施最接g近或最适合王个效益统一的原s则。把这一原则付诸实践·就是对5环境管理决策目标中的各种规g划、措施、技术和产品等举优汰g劣.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实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和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中心的方针出发,阐述了当代环境管理的内涵以及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来完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以实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环境管理的涵义现在尚无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运用经济、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及教育等手段,限制(或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的目的。根据环境管理的手段可作不同的分类,按其性质,一般主要可以分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为了保证环境管理顺利进行,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方式也经历了从着重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4.
赵世杰 《环境技术》1999,17(1):26-29
介绍ISO14000环境管理的原理,论述污染预防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而生命周期评价管理是实现源头控制扔效途径,推行环境标准制度,是推动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环境技术研究应贯彻生命周期思想。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采取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租赁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的改制无疑对环保工作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环境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一、企业改制对环境管理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改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国有企业产生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观念,而且又过于分散,资金不足,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因而缺乏活力,经营困难,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企业改制将对环保工作产生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1、企业改制将促进环境管理的规范化、法制…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良  唐俭  范文玲  孙树栋 《四川环境》2000,19(4):61-64,68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该软件将企业环境管理事后的、末端的资料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信息,实现了企业污染预报和企业环境的动态管理。有效地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环境管理迈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我们县环保部门,在加大环保纨法力度的同时,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化息系统促进了环境管理。我们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1·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所需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我们始终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通过对污染源、环境质量经常性的监视监测,取得了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信息。2.加强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我县在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兼)职环保员,组成环境管理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反馈各类环境管理信息,缩短了环境管理的滞后时段,达到对全县环境的动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不仅为发展环保事业提供了契机,也为强化环境管理注入了活力,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剖析其在市场经济下的特殊性,对于利用环境管理规律,拓展环境管理思路,发挥环境管理效能,实现环境管理价值,有着重要作用。一、环境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新特征考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我们不难发现,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三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实现:一是价值决定机制,即通过灵敏的阶格发挥价值规律作用,使资源流向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和生产成本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制建设,主要是指环境立法、执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四个方面的建设。换句话说就是要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健全法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依法管理好环境,保护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许多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对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段文霞 《四川环境》1997,16(1):58-60
本文论述了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指出环境管理的的核心是使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管理必须遵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并提出了在改革中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总结了环保新常态下面临的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管理转型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在环境管理模式由污染控制导向向质量改善导向转变,环境管理思路由注重行政许可、事前审批、指标分配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市场自治、社会共治转变的背景下,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整体与政策手段个体的覆盖主体、切入界面、作用机制、内在逻辑等基础理论问题需要再审视,制度架构顶层设计和分工体系需要再完善。在此背景和趋势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析了名录工具和产品主体在环境管理中的特性与作用,认为产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承载功能流、价值流和资源环境流的流通载体,也是制定差别化环境监管政策与市场监管政策、建立跨主体环境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的最恰当主体,以此为基础,清晰界定了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转型要求下环保综合名录的本质特征、基本定位和潜力方向,并提出了综合名录工作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工作,是环境管理的耳目和手段。做好环境监测的管理,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极为重要。文章从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环境监测过程管理,分析了样品采集、样品管理、实验室分析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环境监测日常运行管理,对环境监测进行全过程分析,提出了监测人员综合素养、设备设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等质量管理措施,以持续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文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了市场经济要求强化环境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加平  张伟 《中国环境管理》2016,8(2):85-88,115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越来越突出,环境管理转型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所谓环境管理转型,是指环境管理思维、策略和方式的转变,是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环境管理战略进行的多角度探讨。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主要注重环境管理理论研究,如环境管理的模型研究和不同环境管理战略的研究,且国外学者在研究不同环境管理战略时,研究对象多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组织;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从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管理战略如何完成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是环境管理战略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行的重要基础,在环境管理战略研究领域,本文认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统筹、微观方面的变革,也需要从中观层面来推进,所以中观层面的环境管理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撑、经济手段的配置,也需要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所以关于公民环保意识层面的研究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6.
浅论现代环境监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境监测现状,指出环境监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调现代环境监测需完善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和加强监测质量全过程管理,展望了现代环境监测建设的发展方向,并对环境监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土壤问题特征及国外土壤环境管理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露。而且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工作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是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析我国与国外土壤环境问题的差异,总结美国、荷兰、日本三个国家土壤环境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综合考虑我国发展国情、土壤环境问题特征及土壤环境管理基础,确定我国土壤环境管理要依靠"行政推动和法律监管相结合",提出一个涵盖土壤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技术和装备能力建设(监测、监管、监理、风险管控)、人员队伍建设的适应我国土壤环境问题特征的综合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杨文涛 《四川环境》2007,26(3):123-126
通过“一个框架”和“一种模式”,介绍了适合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管理体系构成和流程。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并与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能,实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龙平 《四川环境》2003,22(6):61-63
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建议环境保护管理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着重强调了两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The Ukraine, which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91, faces serious problem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ntribute to a deterioration in human health and a negative trend in population growth. Both form part of a raft of socio-economic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country's transition to a free market economy.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are found in cities and areas near the Black and Azov Seas, the Dnipro river basin and in the Polissya reg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situation. Soci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re considered alongsid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problems in the country. It is concluded that a desired change in the mindset of policy makers and, indeed,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is required in parallel with legal and technocratic instruments, while real improvement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facilitated by Western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