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红艳 《沿海环境》2002,(12):26-27
沿海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对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中常常碰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一、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即谁污染,谁治理,谁赔偿。若发生赔偿污染纠纷,“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环…  相似文献   

2.
环保法中民事责任形式,即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环境保护法》第8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根据该条规定,环保  相似文献   

3.
五、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修正本) (1)宗旨:确保受到船舶漏出或排出油污损害人员获得充分赔偿。将断定这方面责任问题和充分赔偿的国际法规和程序加以标准化。 (2)规定:(A)船舶出事造成油污损害时,船东应负有因此造成任何损害的责任,除非意外事件的成因为:战争行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第三当事者的恶意行为或政府或主管助航设备的其它机关的疏忽(第3条); (B)在某些案情中,原告可能应负附带责任(第3条); (c)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船舶造成这种损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已经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基二00二年五月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保护 ,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 ,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损害赔偿纠纷,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好这类纠纷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大量实践表明,通过行政机关处理这类纠纷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2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由此可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是一种法定程序,这一程序因当事人的请求而启动,只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北京地区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执行国家发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有关标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排放标准的改按北京市的排放标准执行。对超过上述标准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征收排污费;对其他排污单位,要征收锅炉烟尘排污费。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治理污染、赔偿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三条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按本办法附表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纠纷是指环境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和赔偿金额等问题的意见或者见解不一致而发生的争执。环境污染纠纷发生后,受害方的当事人往往要积极地寻求处理的途径和方式,以求得自己受到环境污染侵害的权益得到补偿。正确选择和确定纠纷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对于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维权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法》第41条概括地规定了两种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途径:一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有关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文仅就前者陈述浅见:1.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据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依法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的活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有如下特点:1.1行政处理程序应当事人的请求而启动《环境保护法》第41条2款明确的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2款、...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2年,该法第41条规定了违反该法的行政法律责任:“凡违反本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本法第5条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治理,缴纳排污费,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并可以给予警告或者罚款。……”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 19号现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予以公布 ,自 2 0 0 0年 1 0月 1日起执行第一条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 ,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 (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 ,是指《(GB1 36 90— 1 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的分类标准中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相似文献   

10.
有毒化学品法律概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法学界有关有毒化学品或危险品管理的立法建议很多,但至今没有对此进行统一管理的环境法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有毒化学品必须严格登记和管理。对剧毒物品应当严加密封,防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散漏”。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对之作了原则性要求。既有管理体系中,存在众多化学品管理法规。国务院1987年《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是至今单行化学品管理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现行的赔偿制度是《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1969年责任公约》)和《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简称《1971年基金公约》)建立的。《1969年责任公约》规定了船东在其油船造成油污损害后的民事责任,并明确了其责任限制:其对任一事件的赔偿责任限于每吨(对肇事船舶的吨位而言)133个特别提款权,或将其赔偿总额限于1400万个特别提款权。《1971年基金公约》则规定了货主  相似文献   

12.
《环境导报》2003,(20):30-30
某读者问:我市孙李村某养鸡专业户在居民区的空院子里养了千余只鸡。夏季一到,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蛆条到处爬,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群众怨声载道。请问:第一,上述情况是否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如果是,危害程度如何确定?第二,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答:《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2条明确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这里的“恶臭气体”当然包括畜禽饲养场排放的恶臭气体。根据这一规定,饲养场的经营人便有义务防止其活动造成周围居民区污染…  相似文献   

13.
日前 ,国务院发布第352号令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开始实施。据介绍 ,这个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条例分为总则、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监督管理、罚则、附则共8章、71条 ,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务院发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相似文献   

14.
姜爱林  陈海秋 《环境》1996,(7):18-19
1.宪法依据宪法第9条第1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宪法第10条第1、2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些规定表明,我国实行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包括耕地)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宪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授权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 ,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 ,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第三条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 ,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  相似文献   

16.
绿色信息     
《环境》2003,(9):51-52
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决定(草案)》,在全国首次将公民的环境权写进法律。《决定》的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公共卫生环境的权利。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举报;对因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予以赔偿。”据福建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员责人介绍,这  相似文献   

17.
《沿海环境》2001,(4):18-18
王蓉博士: 我们是一家娱乐城的员工。前不久,附近居民以娱乐城噪声排放超标,严重损害了他们身心健康为由,以娱乐城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作为娱乐城的员工,我们整天工作在严重噪声污染的环境中,请问我们能否和居民一起要求娱乐城进行赔偿?XXX娱乐城员工XXX娱乐城员工: 你们好!首先对你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表示深深的同情。对你们要求赔偿的心情表示非常的理解。但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条规定,你们不能和居民一道要求噪声污染损害赔偿。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条明确规定:“因从事本职生产、…  相似文献   

18.
跨国污染构成国家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伟钰 《世界环境》2000,(3):25-26,32
当前,跨国界污染事件已怪相邻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严重危害,这些不同类型的跨国界污染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原则和国家责任及国际赔偿责任。本文提出了跨国污染的过失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国际法原则规定,跨国污染国家行为的归咎国际赔偿责任;跨国污染的国家责任标准,解决跨国污染国家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城市噪声危害,市革命委员会曾于一九七七年明文规定要撤除市内、近郊区公社和区、县场镇各单位的高音喇叭。今年元月一日,市公安局根据市革委指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七条第五款的规定,重申取缔高音喇叭的决定。通告规定:  相似文献   

20.
《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规定,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这一侵权类型,是以按份责任的方式来划分责任。文章为探讨该法条规定的责任承担方式之合理性,通过梳理该法条规定的按份责任与其他法条所规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存在的冲突,对"按份责任说"和"连带责任说"进行辨析,并结合域外法中普遍采取连带责任的立法模式,得出在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制度中,连带责任是更优的立法选择的结论。我国应修改相关立法,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达成侵权法内外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