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华东某市老城区潜层地下水硝酸盐分布特征,对老城区地下水现场采样,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和sufer软件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了无机氮与地球化学因素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了p H值、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硝酸盐是该地区地下水中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其所占总氮含量为45.5%~74.8%,封口井的硝酸盐的含量明显低于敞口井的含量,其硝酸盐所占比例最低达到2.2%,且敞口井均受到污染;从相关性的角度来看,氮的转化受到Fe影响较弱。同时氮的形态与p H值、矿化度(TDS)、电导率(EC)等地球化学因素相关水平显著;从分布特征来看,地下水环境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东北部高于西南部;不同形态氮的相互转化影响地下水p H值和总硬度,致使p H值的高值区为西南部,而总硬度高值区为东北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数理统计角度及地球化学观点提出一种新的环境背景值的表达方式,即用均值加减某种分布理论值与标准误的乘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形态分析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分析,进一步验证和统一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方法,提高实验室间形态分析数据的可比性,了解参加实验室形态分析的技术能力,为制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相关规范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痕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的源解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循环与污染、生物有效性及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建议研发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或在线检测仪器,避免采样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痕量金属的污染和损失;建立监测网络,形成区域性的大气监测模式,更全面地分析污染来源;与监测超级站建设、空气污染流行病学设计和毒性机制研究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相对累计频率分析确定了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Cu、Cd、Pb、Zn、Ni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其结果依次为89.6 mg/kg、0.113 mg/kg、37.3 mg/kg、90.2 mg/kg、95.5 mg/kg,其中,Cd的基线值比甘肃省土壤背景值略低,Cu、Pb、Zn和Ni的基准值均高于甘肃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流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东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这些腐殖质随着地面径流进入水体,成为流域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自然本底(环境背景)。自然本底的存在导致流域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流域的人为污染,流域背景区内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分别为3.0~11.7、14.3~40.5 mg/L。流域部分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受到有机质背景值的影响。由于叠加人为污染,定量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存在很大难度。重金属元素相对稳定,相对于"六五"时期重金属背景值,目前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普遍升高。结合水环境管理需求,背景值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环境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笔者在综述黑龙江流域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建议,为科学客观评价流域水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球物理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国内外对不同污染场地调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深度浅、污染浓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重金属污染在浅层迁移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提高设备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对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COD监测方法进展及其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需氧量(COD)监测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直接反应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因此COD监测方法的优化和改进对准确掌握水体污染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回流时间、冷凝方法、消解方法等环节的改善,可以提高COD监测值的准确度,而且便于操作,二次污染小。  相似文献   

9.
理化检验中,经常要准确称量试剂和吸取溶液。称量和吸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称量所用的砝码,其名义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着一定误差,在精密分析中可以使用砝码校正值来校正。但,在一般分析工作中通常不进行校正,用减量法称量时就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即质量越大的砝码,其允差也越大。一般分析天平所配的二等或三等砝码,在称量中如要更换较大克组的砝码,而所称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南区域,污染深度分别达到4m和9m,视电阻率为0.3Ω·m~5Ω·m,呈带状低阻分布,MIP和钻孔采样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玻璃电极法测pH值的点滴经验胡治州(川东天然气净化总厂环境监测站,四川长寿631236)①先用pH试纸粗测pH值大致范围,然后确定校正点。②若采用一点校正法,应选用与待测溶液pH值最接近的校正溶液进行校正并检验是否准确,选用另一校正溶液作为待测溶液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土壤背景值制图及其与其他地球化学图的异同;并在论述了国内外土壤背景值制图的方法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制图的技术关键在于制图单元的选取和数值的分级.制图单元可根据资料的完整性及地质环境特征宜地选取,而数值的分级,尽管现有的方法各有所长,但要使所制的图在确实能够反映土壤地域差别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就应力求建立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分析“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和特征,简析酸雨污染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降水pH低值区和酸雨频率高值区范围明显扩大。降水中化学组分的变化印证了上海市脱硫措施和扬尘防治措施的成效。但是,全市降水的酸化仍在持续,主要原因在于大气中强碱钙离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弱碱铵离子的相对变化,导致现有的碱性离子无法完全中和降水中比例最高的硫酸根和贡献日益显著的硝酸根。  相似文献   

14.
自配动植物油的四氯化碳溶液.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测定浓度小于配制浓度.测定浓度与配制浓度线性相关性良好.测得相关性方程.在水样测定时,将测定值作为信号值代入线性方程,对测定值进行校正,校正后所得结果更加符合动植物油的实际浓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环境监测样品本身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样品空白这一分析术语.样品空白其性质与空白样品不同,其一是一个取待测样品,另一个取纯水.其二是一个参照分析方法操作(或按特定程序操作),不加显色剂成分,另一个则完全按分析方法操作.其三一个是校正在分析条件介质,样品本身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另一个是校正试剂、纯水中所含的待测成分及干扰成分.再者环境样品中,无论是清洁的河水或工矿废水,或多或少的有一吸光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样品空白的提出更加明确了环境监测的色度、浊度校正的重要性,对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1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在地球上迄今最深的海沟中发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现象。研究指出,在远离工业区、彼此间隔近7 000 km且超过10 km深的海沟中发现了如此之高的污染水平,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已能到达地球的"最偏远角落"。地球目前最深海沟之一是马里亚纳海沟,其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据估计已形成6 000万年,海沟最深处在斐查兹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统计量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课题“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经全国60多个监测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800余名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已胜利完成,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环境基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防治等)、农业(土壤元素肥料丰缺)、健康(地方病因探讨与防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科学资料。为了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全社会使用,除已公开出版“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一书和即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用集”外,本刊将开辟专栏陆续发布该课题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建成中国土壤背景值数据库系统和中国土壤和部分河流沉积物样品库,欢迎各界的专家、学者前来作进一步的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5年2个代表性采样点的142份监测数据,对降水中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单次降雨的pH值为3.85~6.09,平均值为5.09,属硫酸型/硝酸型复合污染酸雨。其中SO_4~(2-)和NO_3~-为主要离子,平均值分别为4.55和3.31 mg/L。通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以及海洋源是浦东新区大气降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但仍存在不同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用环境磁学方法对甘肃徽县铅锌矿区典型耕地污染土壤、自然土壤和修复土壤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磁化率(χlf)与频率磁化率(χfd)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污染土壤磁性增强主要由铅锌矿厂在选矿冶炼过程中释放的含铁矿物所致;污染土壤χlf值在0 cm~30 cm深度范围内最高,污染严重;χlf值在30 cm~60 cm深度范围内明显降低,污染程度减弱;在60 cm~70 cm深度范围内与自然土壤的χlf值接近,污染基本消失。土壤污染程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污染深度范围为0 cm~60 cm;从污染土壤、修复土壤到自然土壤χlf值依次降低,且污染土壤χlf值与重金属元素Pb、Zn等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模型简介与重污染过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低层对流层中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二次颗粒物生成过程,因此对颗粒物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转化过程对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APM)模型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区域性气象和化学预报模型(WRF-Chem)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AM5)等气象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验证,能够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尺度对粒子生成、长大、凝聚、消除等微物理过程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直接/间接辐射强迫等进行模拟。应用GEOS-Chem-APM模式模拟了2014年2月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过程。结果显示,湿度模拟的准确性对其他物理和污染物浓度等模拟结果有重要作用;2月20—26日的重污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较为吻合,主要污染特点是较高的湿度(90%以上),同时,二次颗粒物和包裹了二次物种的一次颗粒物(黑碳/有机碳)是低能见度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