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7,45(6)
正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吴晓青治理大城市病要"大小兼顾、协同发展"我们应该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和模式。做好城市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各类城市的功能和定位,划定生态红线,确立产业负面清单,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在大城市内部,要以环境、交通为突破口,加快做好对大城市病的治理。当然,治理大城市病,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大城市。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环境竞争力是国际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公认成熟的评价指标。本文构建了简明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国际大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广州与8座国际大城市2011年度的城市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排序,进而明确各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指标,为我国城市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收集2006-2010年淮安市各功能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中小城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中小城市的噪声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大城市环境噪声比较,各类噪声都明显低于大城市的噪声污染,但随着城市和交通的改造与发展,第4类城市功能区夜间环境噪声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工业和人口积聚的场所,是生产和消费的中心,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大城市的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入手,就如何从城市布局形态上改善大城市的宏观环境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评价和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人口密集、居住拥挤、交通混乱、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淡水枯竭、资源短缺,是导致城市生态失调的主要因素。“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但是,象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其必定要发展。然而,上海的发  相似文献   

6.
智能交通调度对大城市车辆尾气排放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使用传统测算方式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测算时存在较大误差,对智能交通调度对大城市车辆尾气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车辆尾气排放量,根据影响计算的因素设计智能交通调度影响模型结构,计算智能交通调度对大城市车辆尾气排放的影响程度,实现智能交通调度影响模型的建立;分析智能交通调度影响模型的环境应用;设置实验论证其应用效果。智能交通调度影响模型具有极高可行性,使用这一模型测算智能交通调度对大城市车辆尾气排放影响更为准确,在交通高峰时段也能保证平稳测算,与传统测算方式相比能减少15%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0~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雾和霾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雾、霾分布不均匀,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盐城中部沿海地区、安徽省黄山地区、浙江东部沿海地区,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南京、杭州、合肥、衢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时间变化上,城市化水平高的大城市年雾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呈增加趋势,之后呈减少趋势;城市化水平低的小城市年雾日数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下降时间滞后于大城市.大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小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呈双峰型特征,即春季和冬季较多.大城市和小城市年平均霾日数一直呈增加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差距变大.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温度上升,空气污染加剧导致的气溶胶增加,是造成长江三角洲雾日、霾日不同变化特征的原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沈阳5大城市2009~2017年的小时PM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利用AR模型、未知内生结构断点检验和TAR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PM2.5序列惯性特征、结构变化和放大效应.研究发现,5大城市PM2.5序列惯性均较强,其中成都PM2.5序列惯性最强,北京、上海和广州在2009~2017年之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5大城市的PM2.5序列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各大城市PM2.5总体在低区制运行,而且惯性特征明显,但不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这就意味着雾霾防治不需要考虑PM2.5序列的放大效应,未来政策应当更加聚焦于低区制下PM2.5序列惯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正面临道路保洁面积和垃圾清运量陡升的问题,环卫机械化以其超高的作业效率,受到众多财政状况充裕的大城市的青睐.近年来,小型环卫保洁和清运作业机械已悄然出现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州、珠海等城市的街头,其中尤以上海为最.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城市的清洁大气》一文中,D.D.Parrish和T.Zhu强调了大城市在解决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2007年监测到287个大城市中只有60.5%的城市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保部的标准要求.然而,有令人振奋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努力建设更多的低碳城市.2008年初,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上海和保定2个  相似文献   

11.
浅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纽约、芝加哥、东京等。我国的上海等大城市也不过100余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城市的发展更是迅速,许多新的城市不断出现,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已成为一种不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旧货行业发展的整体目标是“用10—15年的时间,在全国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东西交流、南北调剂、纵横交错的产业化旧货流通网络。  第一阶段:1996—1997年为旧货调剂行业发展起步阶段。发展旧货行业应结合国情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当地旧货交易的要求去建设物流设施和信息网络。旧货调剂业作为一种涉及面广业务构成复杂的综合性特种行业,必须规范化起步,避免销赃、走私等非法经营行为发生。首先要加强旧货行业经营资格审查,对新建、扩建旧货市场要从严审批;对原已形成的零…  相似文献   

13.
孙钰 《环境保护》2007,(21):81-82
世界上绝大部分能源消耗行为发生在城市中,城市对于导致气候变化负有很大的责任,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全球大城市需要联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问题.目前C40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正在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大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日趋强烈,环境地质问题也就突出起来。就地面沉降这一环境地质问题来说,它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大阪;意大利的威尼斯;美国的休斯顿;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德国的莱茵河沿岸;泰国的曼谷;我国的上海、台中市等。我国在六十年代初,对上海市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相应采取了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异常活跃的今天,对大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重点城市产业与能源消费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天津5大城市作为重点城市,分析其在1995~2005年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各城市工业行业结构及其能源效率特点,通过构建工业行业优势系数及综合优势度两个评价指标,对5大城市中的优势工业行业进行识别。主要结论:工业综合优势系数基本上与优势工业行业个数成正比;5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较缓,工业内部仍存在重化工倾向,重工业比例均在55%以上(含55%),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小,且没有形成主导行业和优势行业;能源结构尚需要多元化发展,重工业能源效率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大城市煤改气工程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o X  Peng Y  Guo X 《环境科学》2002,23(5):121-125
国内大城市以PM10和SO2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十分严重,因而天然气作为煤的清洁替代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天然气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多被用作化工原料,而对是否应将其作为城市民用燃料存有争论。本研究以北京和重庆为案例城市,对大城市中实施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进行了详尽的费用-效益分析(CBA)。其中,采用Rowe与Ostro的剂量-反应函数详细估算了天然气替代煤后产生的外部效益。结果表明,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使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能有效降低非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低空污染物浓度,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因而具有显著的效益-费用比较优势。最后,本文对激励天然气在大城市的推广提出了环境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16~20日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全日研讨会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关键特征.依据联合国的定义,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称为大城市.会上特别关注了涉及供水和废水处理方面的挑战,以及如何制定政策调节这些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基础性功能.对过去半个世纪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数目的迅速增多,它们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蕴含着的资源压力,环境后果,以及管理抉择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综述.来自雅加达、圣保罗、伊斯坦布尔、墨西哥城、约翰内斯堡、(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曼谷的实例展示了水资源开发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正>在《大城市的清洁大气》一文中,Parrish和Zhu强调了大城市在解决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2007年监测到287个大城市中只有60.5%的城市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要求.然而,还是有令人振奋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努力建设更多的低碳城市.2008年初,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上海和保定2个城市进行联合试点方案,致力于研究如何在中国的城市区域实现低碳发展.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杭州及深圳都拿出了各自的低碳发展计划蓝图.  相似文献   

19.
1.城市剩余的未利用能源目前大城市中民用能源的需求量比例很高,并将不断扩大,因而节能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例如,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引进各种机械设备,所以大城市的办公楼今后能源需求量亦将增加。向城市供应的能量,最终大部分以废热形式废弃,即大部分为低于50℃的所谓“低温排热”。这些废热是由供变电设施、地铁、污水处理厂、冷库、火力发电站等各种城市设施产生的。这些废热在大城市内广泛存在,其数量很大,大部分还未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正当国人热烈讨论轿车何时能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时候,欧洲却出现了一股“告别私人汽车”的风潮。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现象是,被轿车赶下历史舞台多年的有轨电车如今正雄赳赳、气昂昂地挺进欧洲各大城市。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已作出决定,把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大力加以发展。曼彻斯特、设菲尔德、科隆、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一批欧洲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