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5日,中日土壤环境治理政策技术交流会(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为中日韩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合作网络系列研讨会的首次会议,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日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联合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和中国日本商会为支持单位。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亚洲处李永红处长、中日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3日,值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为探讨日本经济绿色转型的成功经验,反思中国环境与经济发展长期不协调的问题症结,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组织召开"日本绿色转型经验研讨会"。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复兴、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严峻。70年代,历经"环境国会"、两次石油危机、日元开始升值,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及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转型。80年代,调整能源结构,注重资源节约利用,有效地解决了产业污染;90年代,为缔造生活大国的日本,日本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8月30日,由日本文部科技省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NIER)和国际协力机构(JICA)共同主办的"思考全球化时代初中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对日本的启示"国际研讨会在东京举行。其背景是上述两个机构自2011年12月开始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全球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研讨会上,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胜野赖彦说明了日本教育课程现状,国际协力机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16,(4):2
正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是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双边国际环境合作典范。陈吉宁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相似文献   

5.
7月2日中日环境合作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日本外务省副大臣金田胜年、日本环境省副大臣竹下亘出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28日,日本环境大臣小泽锐仁在中国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徐庆华司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心主任唐丁丁向小泽大臣等介绍了该中心的发展历程以及中日环保合作的主要成果。据唐丁丁介绍,中心于1996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利用日本政府无偿援助资金105亿日元以及中国政府的配套资金6630万元合作建成的国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目前已加入《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主持,来自日本外务省、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等近80位日本政府官员、学者、企业人士以及中国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以及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界100余名代表参加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2006年更名)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负责办刊。本刊已加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0.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7B):27-31
2006年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综合研究、管理执行机构和实施国际环境技术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十年来,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在中日两国政府、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在中国的环保事业及区域环境合作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作用,已成为政府之间环境技术合作的典范。在7月2日的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高度肯定了中日中心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指出,继续加强中日环境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环境保护能力,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日本外务省金田副大臣、科技部靳晓明司长等中日官员也分别向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表示祝贺。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任陈燕平在庆典仪式上全面回顾了中日中心成立的历史和十年来所进行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本文为陈燕平主任讲话的摘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负责办刊。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负责办刊。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简称认证中心)隶属于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要负责环境标志相关的管理和研究工作。认证中心内设标准与政策研究室、绿色采购推进室、环境标志使用审核登记室和综合室四个部门。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目前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资讯》,是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JICA合作举办的“中日技术合作全国重点城市环境教育第2期培训班”在沪结业。培训班由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员介绍了学习《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体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讲授了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日本专家作了案例教育介绍,上海本地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介绍了经验体会以及实例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63位学员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相互交流与切磋。  相似文献   

16.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14):27-31
建立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日两国环境合作的重大成功决策 中日中心的建立是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翻开了中日环境合作的新篇章.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友好与合作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主旋律,环境合作很快进入了这个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高效干熄焦的脱硫解决方案技术来源:BJCEEE(日本)技术亮点:中日联公司的干熄焦系统通过利用惰性气体回收红焦的显热,并在锅炉中将热量转化为高品质、稳定的蒸汽。一套设备的处理能力为100吨/小时的干熄焦生产15MW的电量,且由于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对周围的环境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中日联的另一高效NNF法(湿法氧化脱硫法)通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的深入,由各种技术操作规范、行政管理制度演绎、发展起来的环境立法,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和理论确认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环境立法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人这一“系统”的辩证的认识。本文试就苏联(《苏俄自然保护法》1960年,《乌克兰自然保护法》1960年)、匈牙利(《匈牙利人类环境保护法》1976年)、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环境保护法》1973年)、美国(《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日本(《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  相似文献   

19.
环境执政能力已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议题之一.政府通过立法、政策、行政和制度手段,可确保实现良好的执政.作为经济、政治和社会现代化的制度手段之一,环境咨询体系(EAS)在日本得以建立.其针对公众不断增长的对环境净化和保护的需求,增加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力度.强化环境执政能力的经验教训:①EAS产生的背景,即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几十年的环境退化和环境立法的艰难历程表明,公众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压力与日俱增.②识别了从"防治污染措施咨询委员会"(ACAP)发展到"中央环境咨询委员会"(CEAC)和"内阁全球环境委员会"(CGEC)的主要变化因素、内容和作用.ACAP主要考虑制定污染防治政策,监测、评估和补偿环境污染(如水俣病、痛痛病、呼吸道疾病等)造成的损害.CEAC和CGEC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环境保护中,包括地方、国家及全球尺度的污染预防和环境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20.
日本1990年6月18日召开的保护地球环境内阁会议上,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全球温暖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防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