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年10月22日,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首次召开的高层次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斯特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戈德马克、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莫利、联合国前秘书长助理马丁·里斯、莫中关系国家委员会主席兰普顿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及美、日、英、德等国的知名人士,中顾委常委黄华和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总结和提出了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基本理论,并对有关的理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1988年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1992年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于11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中国改革与世界和平”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有80多人,著名专家学者严克强、马宾、陈能宽等到  相似文献   

4.
有 1 3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蒙特利尔生物安全国际会议 1月 2 9日通过了一项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 ,转基因产品出口时须加上标明是转基因产品的标签 ,至于上面的详细说明将留待美欧双方在今后两年内的谈判中决定。这项议定书虽还需经有关国家批准后才能生效 ,但人们认为 ,议定书的达成具有重大意义 ,它表明国际社会把生物技术纳入规范化发展轨道的决心。有关安全使用生物技术的争论已持续 5年 ,去年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和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均未就达成生物安全议定书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生物安全国际会议通过生物安全议定书…  相似文献   

5.
由我国能源部、经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技术合作部联合主办,国家科委和国家环保局协办的联合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于1991年6月6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以及来自10个国家的观察员和9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能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国际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国际与国内法律制度并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中国国际河流的概况出发,阐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以及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而分析中国国际河流在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缺失、保障措施缺位、管理机构缺乏等,最后从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要素、确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立法以及积极参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思考,以促进和保障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1992年6月6日~1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国际环保科技展览会”。由国家科委和环保局组织的中国展团在会上展出了代表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107项技术,包括“三废”、生态、噪声等环境整治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国务委员宋健专程赴圣保罗为中国展馆开馆剪彩。  相似文献   

8.
为了交流近年来国际国内有关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及农业对策的研究成果,由中国农学会、北京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共同发起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农业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26~29日在北京成功召开。这  相似文献   

9.
作为能源消费第二大国。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问题给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自由制度主义无法解释强者往往选择“背叛”战略的现象,无力面对安全领域缺乏合作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对博弈最优合作给予了最悲观的认识,因而无法解释日益增多的合作现象,这就决定了寻求建立适合的博弈模型来解决能源安全困境的迫切性。为了解除中国能源国际安全的现实困境,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视角,建立博弈模型。得出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战略应是冲突与合作共存。博弈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博弈方采取的策略选择和博弈阶段的变化。建议加快中俄能源合作、加强同中东国家的能源产业一体化、应突出周边甚至大周边外交、参与和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来实现中国能源国际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0.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于1993年8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近1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代表57位。世界著名的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王之卓教授、陈述彭教授、G.Konecny教授、Shunji Murai教授、Barry J.Garner教授等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为大会题词,中国科学院胡启恒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胡兆森副主任、孙枢副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目际环境义务的承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闻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为此,本文针对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结台国际环境义务的载体一国际环境制度的形成,分别阐述国际环境义务的形成和确认的概念、特点,提出国际环境公平义务的形成与确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政府发起,部分发展中国家参加的“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于1991年6月14日至6月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起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内加尔等41个发展中国家应邀出席了会议;8个发达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列席了会议;我国组成以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消费的目标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效益最优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即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环境恶化、废弃物和污染物,使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达到"效率提升、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可持续消费的国际政策措施,各国积极制定可持续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采取监管类、经济类、信息化类、自愿协议类等政策措施,国际组织还提出了"消费和生产方式变化核心指标体系"和"可持续消费指标框架"以评价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实践。综合各国的可持续消费政策,其内涵包括通过进一步促进资源与能源效率提高,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扶持可持续创业活动、调整现有消费模式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推动建立可持续生产模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脱钩。可持续消费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与社会创新,对发展中国家避免发展中的低效率和高污染陷阱,更加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通过回顾与比较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可持续消费政策措施,得出了可持续消费国际实践带给中国的政策启示:为推动中国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明确可持续消费战略定位,制定可持续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中国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具体实践;由于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对于推动可持续消费具有重大作用,应鼓励企业投资和加强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安卡拉召开了一次大型国际减灾研讨会,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我国也派出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我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减灾工作的情况。近几十年来,我国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国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目前我国林木覆盖面积已由1949年的5%提高到12%;为了保证灾区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日本国立消防研究院共同合作,近日在合肥完成了迄今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火阵列羽流与火旋风实验,这标志着中国火灾科学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火阵列羽流与火旋风实验源于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在那次造成1.4万人罹难的大地震中,由于大范围多火点的共同作用产生了高强度的火焰,诱发破坏力极强的火旋风,吞噬了许多生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环境生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来加以解决。作者认为:国际合作应在国际性河流流域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国际组织应重视科学研究,协调各国政府在能源税收、补贴和开发再生能源方面取得进展。此外,在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国际组织可调试债务与自然环境互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际推行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是本系列的第二部分,在对世界范围及中国推行清洁生产局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归纳了国际推行清洁生产的成功做法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今后5-10年内的工作重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途径从满足基本需要和限制奢侈浪费性排放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的潜力,保障气候目标的实现和代内与代际公平。本文在讨论发展所面临的消除贫困、城市化和工业化挑战的基础上,区分了生存水平和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依据国际数据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基本需要进行了量化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满足13亿中国人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的能源和排放含义,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探讨了基本需要途径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至十一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国际环保科技展览”。包括中国在内,共有20个国家的351个单位参展,展览内容涉及交通、能源、大气、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除我国及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外,其它参展国多属发达国家。我国展馆展出了污染治理、生态工程、能源技术等代表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107项技术。当地及西方舆论普遍赞誉我拥有的环保技术和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我国的环保技术实用性强,费用低,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