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对煤尘的有效防控,进一步提高磁化水降尘性能,提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技术,通过研究液滴在磁化、荷电情况下的受力,揭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机理;通过自主搭建的动、静态综合除尘实验平台,研究不同磁化强度、荷电电压下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佳雾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磁化荷电后的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随磁化强度、荷电电压的增大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荷电电压为9 kV、磁化强度为350 mT时达到最佳效果,此时,与清水相比全尘降尘效率达到92.79%、提高69.63%,呼尘降尘效率达到78.59%、提高94.01%。磁化荷电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破碎时所做表面功更小,雾化后液滴粒径更小更均匀,与尘粒接触面积增大,可提高捕尘效率,改善矿井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磁化水除尘的最佳磁化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实验得出不同磁化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黏度;然后采用AN-SYS 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磁化水降尘性能最佳时的喷雾压力和磁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射压力为5 MPa时未磁化水的喷雾浓度较大、粒径较小;在此压力下,磁场强度为150 mT、磁化时间为80 s时,磁化...  相似文献   

3.
《安全》1995,(4)
这种除尘方法的特点是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中,安装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的超声波雾化器,激发高度密集的亚微米级雾(d<20μm),雾迅速捕集凝聚微细粉尘,使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很快沉降在产尘点,实现就地抑尘。由于其捕尘机理与普通喷雾捕尘完  相似文献   

4.
利用声凝聚机理提高喷雾降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利用声凝聚机理提高喷雾降尘效果,特别是对呼吸尘的降尘效果的研究过程。由该机理建立了声波频率和声强与降尘效果之间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声波发生器和声学喷嘴的研究。实验及使用结果表明,声学喷嘴可以显著提高对呼吸尘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5.
压风水力喷雾降尘,是压风与压水一起从喷嘴喷出,形成高密度雾滴的一项矿山降尘技术。苏联七十年代开始推广,现正被作为常规防尘技术手段。卡垃干达矿区煤层的平均产尘能力达 20毫克/焦耳,应用这一技术十年,采掘工作面内的粉尘浓度降低一半,从而使尘肺发病人数减少 75%。 经对除、降尘器之外的其它防尘手段典型评价试验证明:对不同的采煤机型、不同的截割牵引速度,在任何风速下,这一技术措施均比其它措施效果好。如回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约为煤体注水时的20%、普通喷雾时的30%,为煤体注水加普通喷雾时的60%。当压风水力喷雾作面,当长度大于200…  相似文献   

6.
粉尘对人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我国煤矿井下的粉尘浓度大都超标,不仅给矿工带来痛苦,而且,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的产生量也增多,因此,国内外采取了多种防尘、降尘措施,如设置各种捕尘装置,使用泡沫降尘,添加湿润剂喷雾降尘,采用超声波降尘等等,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高  相似文献   

7.
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新技术采用压力水、发泡剂、压缩风流经发泡器进行物理发泡进行降尘,技术兼容了水雾与化学抑尘的特点,降尘效率更高.通过设计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工艺,制备出了高性能的泡沫,然后通过在尘源周围布置多个泡沫喷头,利用喷头良好的扩散性能将尘源包裹,达到了降尘的目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司机侧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时全尘浓度由原来的1103mg/m3降低为308.8 mg/m3,呼吸性粉尘由原来的596mg/m3降低为149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72.4%和75.2%,分别是外喷雾降尘效率的2.52倍和3.08倍,降尘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成本较低,约占总投入的1.8%-2.2%,经济性明显,具有广阔的实用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双碳”工作的落实,改善粉尘污染严重的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隧道施工粉尘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包括通风排尘、通风控尘、喷雾降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等。总结了隧道钻爆法施工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除尘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矿井下喷雾降尘效率和改善作业环境,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与降尘效果间的关系.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试验系统,采用粉尘质量浓度测定仪对井下常用的螺旋形压力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喷嘴直径、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及巷道风速下的降尘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喷雾压力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不断增加;但当喷雾压力增加至8 MPa后,继续提高喷雾压力,降尘效率的提高不明显.2)在相同喷雾压力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降尘效率不断增加;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在喷嘴直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下降.3)在井下喷雾降尘中,当耗水量不受限制时,为同时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选择直径为1.5mm的喷嘴较为合适;当耗水量受限制时,宜选择直径为1.2mm的喷嘴.4)随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有所提高.5)随巷道风速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巷道风速对呼吸性粉尘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煤矿井下喷雾降尘,工作面风速对全尘降尘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煤矿生产中,粉尘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因此,防尘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但一般的低压喷雾洒水降尘效果都不超过80%左右;如果采用高压喷雾降尘,从捕捉呼吸性粉尘的效果看,高压喷雾比一般喷雾洒水系统空气中含尘可减少70-80%,那么为什么高压喷雾能增加降尘效果呢?本文着重对高压喷雾降尘的物理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金龙哲  李怀宇 《安全》1999,20(2):1-4
提出了在矿井采用粘尘帘捕尘新方法,根据相似准则,设计与制作了巷道及其尘源的实验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粘尘帘的降尘效果,分析与确定了粘尘帘的阻力系数、效率常数等参数,指出了这种捕尘方法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在煤矿井下进行粉尘浓度测定时,空气中湿度大,一般在95%以上,并且以测定各种各样的喷雾降尘技术及湿式除尘技术最为多见,如主要进回风巷的自动喷雾、采煤机内外喷雾、液压支架自动喷雾及掘进巷道采用的湿式除尘技术等。在测定这些降尘或除尘技术的防尘效果时,通常都采用滤膜采样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喷雾降尘效率,以改善作业环境,有必要研究喷嘴直径与降尘效果间的关系。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试验系统,采用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高速摄像仪及粉尘浓度测定仪对不同直径喷嘴的雾化特性参数和降尘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喷雾压力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全尘降尘效率持续增加,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在喷嘴直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下降。在井下喷雾降尘中,当耗水量不受限制时,为同时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宜选择直径为1.5 mm的喷嘴;当耗水量受限制时,宜选择直径为1.2 mm的喷嘴。  相似文献   

14.
YSP45型凿岩机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较高,一般在7毫克/米~3左右(见图1中曲线Ⅰ)。为了模索该型凿岩机作业时的产尘情况,我们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试验。起初,我们认为凿岩机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主要是从炮孔中排出来的,只要加大排尘风速和凿岩供水量,就可以把粉尘浓度降下来。因此,我们以加大“风、水”为主进行了试验。然而,试验结果(见表1)表明,单纯加大“风、水”的防尘措施是不能解决降尘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喷嘴作为煤矿喷雾降尘技术的最重要元件之一,其优选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喷雾降尘技术的最佳效果。为此,在尘雾耦合沉降实验基础上,找出了雾滴沉降粉尘规律,确定了粉尘与雾滴粒径的关系:D尘≈0.1 D雾;结合喷嘴性能实验,建立一种以喷嘴雾滴粒径与各工序粉尘粒径关系为主、常规性能参数为辅的优选方法,力求进一步改善井下喷雾系统,并在高庄煤矿综放面进行了应用。通过现场实测,降尘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喷雾的降尘效率,通过分析影响支架喷雾降尘效率的因素,以支架喷雾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对喷嘴到产尘点距离,雾化角度,喷雾压力,喷嘴个数,喷嘴直径多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压支架的采煤机移动喷雾降尘效率增加了1306%,液压支架上的移架/放煤喷雾降尘效率增加了1333%。此研究对于支架喷雾降尘系统的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综放面煤机水力引射喷雾降尘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滚筒采煤机割煤产尘扩散机理和水力引射降尘原理 ,优化设计了水力引射喷雾参数 ,研制综放面机载高压水力引射喷雾降尘装置 ,经历 1年多的时间 ,在姚桥矿 70 0 3综放面的工业性试验表明 ,在正常采煤条件下 ,其平均降尘效达 6 7.8%  相似文献   

18.
微细水雾除尘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微细水雾捕尘机理及捕尘水雾凝并沉降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集微细水雾捕尘--凝聚、凝并降尘--惯性沉降分离为一体的含尘气流净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江津地区小型矿山井下凿岩作业是“干打眼”,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消除矽尘危害,江津地区劳动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在江津地区水电机械厂试制成功“空压自动喷雾降尘器”。去年一月在永川县花果山煤铁厂试用后,经有关单位初步鉴定认为,该降尘器耗材少、费用低(每台初步核价为465元)、结构简单、降尘效果良好。用降尘器后,煤铁矿井下产尘点的粉尘浓度比原来下降 42-80%,保持在8-0.5毫克/米3以内,接近和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结构及原理 构造由5部分组成:1.装水受压容器;2.双气筒打气泵(是向容器内打气加压设备);3.滚轮架(为短…  相似文献   

20.
喷雾降尘是工业粉尘治理的常规技术手段,传统喷雾降尘技术存在降尘效率低、耗水量大及无法实现远距离降尘等缺陷。通过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试验平台,对该新型装置气流场分布规律、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开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能够将喷雾吹送至较远的降尘区域,实现远距离降尘,且装置尾部可抽吸周围含尘气体,与雾滴一并喷出,达到二次降尘效果;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的喷雾速度呈幂函数形式增大,随着与喷口处距离的增加,装置喷雾速度自出口沿下游呈指数函数形式衰减;负压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装置尾部产生的吸气量随供气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装置的射程不断增大,增大供水压力对装置射程的提升较小;雾滴粒径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沿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雾滴粒径呈相同的变化规律;当供气压力一定时,装置的雾滴粒径随供水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在现场应用时,供气压力和供水压力分别为0.4 MPa和2.0 MPa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