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液—液萃取处理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鸡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1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金属铁还原脱氯处理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属铁在还原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烯、氯乙烯、五氯酚、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作了评述 ,讨论了金属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金属铁还原脱氯处理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金属铁在还原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烯,氯乙烯,五氯酚,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讨论了金属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反应机理以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是人为污染的重要标志。按照现有标准测得的AOX其实指的是有机氯化物,有机溴化物和有机碘化物的总称,其中不包括有机氟化物。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5):323-323
将碳氢化合物(如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酮类、醛类的工业过程的氧化催化剂用量仅次于聚合催化剂用量,而大多数工业氧化过程是用氯或有机过氧化物,用氯过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氯化物盐类和含氯有机副产物,而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则价格昂贵。英国Carditt大学物理化学教授G.J.Hutchings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成果表明,栽在碳上的金纳米颗粒能活化空气中的氧,在常压和60~80℃条件下将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等氧化产物。用绿色方法实现金催化氧化,将使化学工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氯化物水样CODCr的测定,很容易受到Cl-的干扰而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导致数据的不可信,用岛津TOC-4100型总有机碳仪测定高氯化合物的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全面、简单、准确地测定。  相似文献   

7.
简讯     
使用金纳米催化剂推进绿色氧化将碳氢化合物(如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酮类、醛类的工业过程的氧化催化剂用量仅次于聚合催化剂用量,而大多数工业氧化过程是用氯或有机过氧化物,用氯过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氯化物盐类和含氯有机副产物,而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则价格昂贵。英国Carditt大学物理化学教授G.J.Hutchings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成果表明,栽在碳上的金纳米颗粒能活化空气中的氧,在常压和60~80℃条件下将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等氧化产物。用绿色方法实现金催化氧化,将使化学工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利用地毯废料发电新技术美国每年大约有2100…  相似文献   

8.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3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9.
四氯化碳的生产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较大危害.为此,采用纳米铁粉这一新方法对其进行脱氯处理.试验以纳米级铁粉对四氯化碳的脱氯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25(56)正交试验方案,考察了降解介质的初始pH值、纳米铁粉的质量、降解温度、摇床转速和脱氯时间5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值这一因素有极显著影响;在得出的纳米铁粉对四氯化碳脱氯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99.5%的脱氯率,为有机氯化物脱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四氯化碳的生产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较大危害。为此,采用纳米铁粉这一新方法对其进行脱氯处理。试验以纳米级铁粉对四氯化碳的脱氯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25(5^6)正交试验方案,考察了降解介质的初始pH值、纳米铁粉的质量、降解温度、摇床转速和脱氯时间5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值这一因素有极显著影响;在得出的纳米铁粉对四氯化碳脱氯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99.5%的脱氯率,为有机氯化物脱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纸浆漂白废水中毒性有机氯化物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纸浆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具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对纸浆漂白废水中有机氯人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各种预防和治理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以峰峰矿区九龙煤矿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煤矸石有机污染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有机抽提物中的有机碳含量随着与煤矸石山距离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煤矸石山附近采集的样品有机物较高可能是受到煤微粒的影响;有机抽提物与有机碳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被检测出的8种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高,表明煤矸石山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通过计算机将生物信息学的技术与成果用于环境生物技术,控制污染,降解污染物基因DNA的碱基组成-结构-功能的核酸信息,降解污染物酶的氨基酸组成-结构-功能的蛋白多肽信息,为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控制污染,注入了新的灵魂与力量,构建遗传工程特效菌株,高效降解危险有机污染物;创造高效工艺系统,去除危险有机污染物;有效降低或消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是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的基本任务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吹扫—捕集法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扫-捕集法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20多年以来,吹扫-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吹扫-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多氯联苯醚(PCDEs)作为工业氯酚或氯代苯氧乙酸的生产副产物在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PCDEs与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化学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属于潜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较高。相对于PCBs和PCDFs,广大学者对PCDEs污染水平、生物毒性以及人体暴露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提高对PCDEs研究的重视程度,综述了近年来PCDEs的研究状况,详细讨论了PCDEs的结构性质、来源、形成机理、降解规律、生物毒性以及在生物体、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水平,并对未来PCDEs的研究方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煤是一种有机沉淀岩 ,主要包括有机碳化合物和无机矿物。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 ,煤中的矿物质首先经历热分解和气化 ,当烟气冷却时 ,它们经过冷凝成核、凝结和团聚等作用 ,形成大量细粒子。这些细粒子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燃烧过程中细粒子的形成机理将为其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和痕量元素的气化、冷凝成核、表面凝结、团聚的机理、模拟和预测方法以及细粒子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并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在水体、土壤和底质中长期残留,并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富集,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对受这类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是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文中探讨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难降解氯代有机物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复杂多变,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煤是一种有机沉淀岩,主要包括有机碳化合物和无机矿物。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煤中的矿物质首先经历热分解和气化,当烟气冷却时,它们经过冷凝成核、凝结和团聚等作用,形成大量细粒子。这些细粒子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燃烧过程中细粒子的形成机理将为其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和痕量元素的气化、冷凝成核、表面凝结、团聚的机理、模拟和预测方法以及细粒子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用氯消毒饮水会导致三卤甲烷类致癌物的产生。因此,氯作为饮水消毒的标准方法目前正在重新评价。本文对几种常用的饮水消毒剂的三卤甲烷形成势(TCMF)和总有机卤形成势(TCOF)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反应机理,综合得出:TCMF及TCOF O_3≈ClO_2<氯胺ClO_3>Cl_2>氯胺;稳定性氯胺>ClO_2>Cl_2>O_3。  相似文献   

20.
汞分析现状     
汞污染已遍布全球。环境被汞污染后会产生持久的、具有高毒性的有机汞(以甲基汞为主),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远较无机汞大。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汞分析的文献报导已从测定总汞转向既测定无机汞又测定有机汞。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水样与标样的保存、痕量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寓集及测定方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