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走垃圾资源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丹  钟甦 《环境科技》2006,19(Z2):136-137
针对我国垃圾产生量大,以填埋处理方式为主的状况,介绍了垃圾填埋沼气发电的原理、技术和国内外现状等,提出要利用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使城市垃圾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2.
填埋场堆山及覆盖工程是指垃圾从地面向上填埋作业,至设计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高度的过程。为避免堆体沉降过大对堆体的稳定造成影响,根据勘察报告对垃圾填埋区进行的沉降分析,利用陈腐垃圾对沉降最大区域进行压实、垫高,保证垃圾堆体压实密度大于0.9;为减少渗沥液的产生保证渗沥液、沼气收集及导排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采用基础构建的方式减少填埋作业面,从而减少雨季雨水的渗入;待堆体形成后,通过在堆体顶部及边坡铺设防渗及导排层对渗沥液和沼气进行疏导和收集,降低渗沥液和沼气对堆体稳定以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铺设生态恢复层,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IPCC2006模型对中国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资源与发电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垃圾的甲烷潜在产量为299.3万t,体积41.86亿m3,潜在发电量为128亿kwh.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投资回报期约为5~7年.倘若能申请批准CDM项目,投资回报期将有望缩短到2~3年.利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不仅节约资源还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随着填埋场填埋气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填埋气发电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倪欢 《世界环境》2014,(2):24-27
<正>目前,世界上有五大主要甲烷排放源:农业、采煤、垃圾填埋、市政废水和石油天然气系统。本文着重关注农业甲烷减排的途径及其影响,并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中,将相关废弃物转变成生物燃气,在达到零排放的同时还产生积极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笔  相似文献   

5.
德国和丹麦对有害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大体上有四个方面,即废物的预处理、焚烧技术、填埋技术和有机废物产生沼气。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泽智 《环境保护》2000,(10):41-42
为了治理沼气污染,充分利用沼气中的生物质能,沼气发电成为沼气工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沼气发电技术的系统特点、运行工况要求,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利用城市里人的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生产沼气,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并详细阐述了沼气的性质及其生产流程,通过查阅资料验证利用垃圾生产沼气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沼气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扬州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分析了近年来扬州市农村沼气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加快扬州市农村沼气发展、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含有相当量的硅氧烷,而硅氧烷对沼气设备的危害是致命的。介绍了沼气中硅氧烷的特性、排放来源、毒性以及对沼气发动机、微型涡轮机等设备运行的影响,分析了硅氧烷在污水处理中的降解及耗散特性,根据国外实际工程介绍了硅氧烷的去除成本。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村有机废物资源量及其沼气潜力的概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1994年的生产水平计,统计概算了云南省农作物秸秆、禽畜粪和人粪尿三类农村有机废弃物的资源量及其沼气潜力。目前,我省每年的沼气潜力为100亿立方米,其中,每年可产生各种农作物秸秆达2000多万吨,60%可用作沼气发酵原料,能生产沼气252亿立方米;产生各种粪便18多亿吨,可生产沼气75亿立方米。按我省700万农户计,户均拥有沼气资源143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王声东 《环境工程》2010,28(4):88-91
简要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工程设计,对采用燃气发电机组综合利用填埋气进行探讨,并分析沼气利用对填埋场节能和碳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常压下多胺法净化填埋气半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进行了常压下多胺法净化垃圾填埋气体的半工业试验 ,测定了净化最佳温度、最佳气液比、净化气热值、富液浓度、甲烷回收率等参数。试验表明常压下多胺法净化后的填埋气体满足车用燃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填埋场臭气的治理一直是阻碍大中型卫生填埋场发展的难题,以北京市朝阳区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为例,分析了填埋场臭气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其在渗沥液臭气治理、填埋气臭气治理以及空间除臭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结果,这些对其他卫生填埋场的臭气治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燕  李田 《环境工程》2005,23(5):53-56
以欧洲最大的一家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为实例,分别从集气质量、抽吸负压、投资费用等方面,对垂直气井和横向气管2种不同的集气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国内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行控制提供参照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超平  冯勇  罗鹏 《环境工程》2012,30(1):95-99
缩短垃圾稳定化时间,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渗滤液及填埋气体,是促使传统卫生填埋法向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通过回灌渗滤液等控制手段,改善填埋场内部微生化环境,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关键在于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渗滤液回灌系统。一些在运行的全规模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证明了这种操作方式能加快垃圾降解和填埋气体的产生,减少渗滤液处理量。然而还有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包括持久有效性、压实度和氧化-还原环境等因素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EnvironmentalSciences,Beijing100012,China)Abstract:AstudyonlandfillgasemissioninQingdao,Chinawascarriedout.Theresultsshowedth...  相似文献   

17.
程文  柴绪春  耿震 《环境工程》2011,29(1):92-94
介绍东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填埋作业及渗滤液处理设计。设计中,根据填埋场有限的库容及国内一些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的不足,因地制宜,优化了填埋覆盖方式,提高填埋场利用率。渗滤液处理采用MBR+NF+RO组合工艺,技术先进、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8.
渗滤液回流对准好氧填埋产气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对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回流情况下填埋气产气过程做了跟踪监测。定期测定填埋气中的组分浓度变化,结合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条件下进行渗滤液回流有利于减轻渗滤液的排放量且不会造成NH4+-N的累积。渗滤液回流可以加快甲烷的产气速度,渗滤液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约为不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的2倍。从而可加快垃圾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平原建造垃圾填埋场的新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维健  浦江 《环境工程》1998,16(6):44-46
介绍了一种平原建造垃圾填埋场的新工艺 ,它分两步实施 :首先由抗侧应力环逐层叠加做成多个圆柱形垃圾仓 ,而后采用灰土袋护坡围合所有垃圾仓最终形成垃圾填埋场。该工艺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可杜绝垃圾渗滤液的外溢、高效率地收集填埋气、工程造价低以及土地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