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孜 《环境教育》2013,(12):84-84
北京,2013年12月2日: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从行业来看,煤电、钢铁和水泥生产是京津冀首要的“污染”行业,其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3,(5):70-71
国际资讯澳大利亚电力排放创新低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澳大利亚的燃煤发电持续下降,其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值。自2012年7月碳价机制出台以来,煤炭发电就不断下滑,随着煤电的需求降低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创下新高,煤电行业面临着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3,(5):70-70
澳大利亚电力排放创新低 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澳大利亚的燃煤发电持续下降,其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值。自2012年7月碳价机制出台以来,煤炭发电就不断下滑,随着煤电的需求降低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创下新高,煤电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压力。与此同时,国家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比例超过了12%,且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京津冀地区公众,围绕雾霾污染的基本情况、影响状况、预防与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认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对雾霾污染有一定了解,认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与汽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主要成因;近70%的居民认为雾霾污染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大多数居民在雾霾天气会选择防护措施,认为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应是治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首要措施,34%的居民认为短距离出行尽量选用公交、自行车。通过准确了解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雾霾污染的认知现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雾霾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雾霾天气频发,雾霾污染问题愈加严峻。选取长江经济带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莫兰指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分布上,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但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成因上,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的主要因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工业产业比重越大,雾霾污染程度越严重。从能源结构、产业升级和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雾霾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是解决区域雾霾问题的重要手段,雾霾污染的城市联动和交互作用是雾霾区域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标准偏差椭圆方法,分析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和空间重心转移轨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密度等均对京津冀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本文从构建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区域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城市空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群雾霾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雾霾问题愈演愈烈,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已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我国社会,如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成为摆在我国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雾霾的治理问题也引发了当前我国学界、政界以及社会的广泛讨论。本文在解析绿色民生观生态价值意义之基础上,剖析了其与雾霾治理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而提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煤电行业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等政策和标准总结的基础上,从发电技术发展及供电煤耗变化、污染物治理技术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变化和机组结构发展与单机容量变化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实践,重点对不同阶段烟气二氧化硫(SO2)排放限值要求及脱硫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遭遇雾霾侵袭的不只我国,虽然各国空气污染的成因可能不同,但各国如何治理空气污染或许对于我国的雾霾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全民治污染60年前伦敦发生过"毒雾事件"。不过,如今的伦敦已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一座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城。铁腕一:限制工厂建设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的,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  相似文献   

10.
基于DPSIR模型构建雾霾治理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京津冀城市群2004—2016年间雾霾治理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2004—2016年间,北京市和天津市的雾霾治理效果显著,其余11个城市的雾霾治理水平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2004—201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治理指数总体呈现"N"型上升趋势;在2004年和2016年对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治理绩效产生较大作用的主要是状态维度、压力维度和响应维度;在2004—2016年间样本城市各维度雾霾治理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底,一份北京市雾霾来源的数据正式出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地的雾霾来源报告也将陆续出来,届时,将为治理雾霾天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我们在关心室外大气污染问题的同时,也在忧心所居住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2012年,万科房产的"毒地板"就是这样一起涉及室内甲醛超标的事件,涉事的安信"毒地  相似文献   

12.
谢忠设 《环境教育》2014,(10):40-40
正近期以来,山东等地雾霾日益严重,其中济宁、淄博等化工、发电厂、煤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雾霾最为严重。面对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就必须走超低排放这条路。山东天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东介绍,山东是基础化工大省,70%的化工企业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许多大型化工企业还自备电厂,清除这些污染源成为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其中,利用传统钒钛体系催化剂对燃煤设施进行脱硫、脱硝,成为治理大气污染、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煤炭产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生态效率的角度,采用DEA模型,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经济产出三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了淮南市2010—2016年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结果发现,淮南市煤炭产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式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煤炭产业规模无效扩大,造成投入要素无法达到最佳组合。针对这一现状,从合理配置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氮氧化物是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然而,受现有氮氧化物排放监测和喷氨控制技术的精度、反馈时效等因素的限制,为提高脱硝效率保证性,电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过量喷氨现象,未完全反应的氨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二次颗粒物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的演化及实施效果,对煤电机组氨排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推进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过程中应开展脱硝过量喷氨现状调研,鼓励企业开展脱硝系统优化,加强复杂烟气环境下氨监测技术研发,完善脱硝氨逃逸日常环境监管,推动氨排放全生命周期转化规律基础研究和大气环境效应评估,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的综合环境效益,也对其他行业超低排放政策推进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4月底,"钢城"马鞍山印发了《马鞍山市应对雾霾天气应急预案》,这标志着马鞍山在安徽省率先出台雾霾应急预案,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建立应对雾霾天气应急机制的城市。预案出台背景去年年初,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在引发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让时任马鞍山市市长的张晓麟颇  相似文献   

16.
观点     
《绿叶》2013,(4):116-117
治理雾霾不会是免费的午餐.但”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治理污染的成本不能在政府、石油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得到公平的分配,如果公务车不能与私家车一视同仁.如果有车族只想着自己的便宜和方便,如果“两桶油”可以享受垄断的超额红利而逃避其环境与社会责任.那么最后的公平就只能尴尬地体现在雾霾面前的"人人平等"了。  相似文献   

17.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例最大,提高其使用效率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但煤炭租金的缺失、煤电联动机制对煤炭价格信号的扭曲,使得煤炭的外部成本被低估、煤炭的价格远远低于其真实成本。改善之策,要足额收取矿区使用费和土地租金;取消煤电联动,由市场直接决定煤价、电价。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要实现煤电超低排放,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大幅减排,"十四五"期间将聚焦超低排放优化提升、非常规污染物治理等方面。同时,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主要压力已转向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由此带来的烟气治理需求巨大。国内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各类烟气治理企业财务压力偏大、核心专利技术掌握不足。建议政府和社会充分重视环境成本管理,对工业企业和烟气治理企业予以财税政策支持,鼓励攻关核心技术并推动产业化,落实"优质优价"推动产业整合,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基地建设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表明,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协调状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加剧雾霾天气产生我国部分地区连续爆发雾霾天气,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