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心灵。强化交流,注重沟通,爱心浇灌,保护自尊,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相似文献   

2.
<正>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充满爱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从学生的成长来说,老师教育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只上一回,不可能重来。因此,一个好的班主任必然会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孩子,这样就会对学生充满爱心,也多了一份理解。班主任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学生,这么多还仅仅是孩子的学生,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让老师不满意的地方呢?很多学生做错事了,从他们的年龄、性格来分析,实际上也都有可能是正常的。在班主任的眼里,每个学生都应该是非常可爱的,只是在某些地方还需要老师加以精心雕琢。这样看待学生,那么肯定会尽自己最大  相似文献   

3.
外来务工人员是个特殊群体,应该给予极大的关注,因为他们已经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关注他们的孩子,就是关注他们,关注祖国和教育的未来。用爱护航,将爱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用爱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用爱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让农民工的孩子在人生的舞台上飒爽英姿,绽放出自己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5.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人民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信心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的不只是优秀生,还有那些更需要关心的"问题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用爱心、耐心、行动去感化这些问题孩子,让他们不再是"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6.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也是教师良好师德的重要体现。胆怯型和内敛型的学生往往不爱发言或不敢大声发言。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倾注爱心,让学生敢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说,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口。  相似文献   

7.
北京人民正在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良知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用勇气凋整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用行动带动家窿、推幼社会,为绿色奥运尽一份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做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才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成人的爱心和童心在教育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而每个教师更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给"后进学生",同时注重培养"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能面对学生的各种错误,不忧不惧不愠不怒,用自己的宽容、智慧与爱心感染学生,用自身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民主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爱,在课堂上     
<正>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因此,我深刻地体会到爱的教育要在以下方面得到渗透: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老百姓关注最多的话题。教育是家庭、国家的希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作风。我想,教育的主要思想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品质和教授孩子知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孩子的长远发展,孩子的终生发展,孩子的实用发展。为了学生的长远未来着想,我们还应该教授学生的就是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可以更轻松地  相似文献   

12.
<正>《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是龙应台站在女性的角度、妈妈的视角给儿子写的成长手记,但看这本书时,我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和欣赏的,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育智慧。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孩子。我强烈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安安(龙应台的儿子)超强的、灵  相似文献   

13.
<正>同事们经常评价现在的学生缺乏亲情,没有爱心,自私冷漠;家长们时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的确,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普遍个性强、动手能力差,智商高而情商低。视障学生更因视力缺陷而产生"特惠"心理,家长或溺爱娇惯或置之不理,也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回放】圣诞节前的一天下午,我和李老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带给孩子们。我们把精心准备的糖果包在每个孩子的抽屉里放了一份,还给父母们发了校讯通:"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今晚就是平安夜了,这是一个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果您爱自己的孩子,请满足他(她)一个愿望,在今晚把他(她)一直想要的那个礼物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关心孩子的美术教育,这是好事。然而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儿童画,总会有一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种种特点无意认同。并且,多数人只以为以"像"与"不像"作为造型标准来判断孩子绘画水平的优劣。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导致不同的结论。很多家长自己并不懂得美术技能的传授,便采用了各种方式去"教"孩子。我曾见过一场儿童绘画表演,执笔的是孩子,可是大人们在周围不时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家长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去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和不足,而不是主观地、孤立地思考成人自己的教育方法。然而,人是最难了解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的潜能往往藏在幼稚行为的背后。这就需要家长在"发现"上下工夫,通俗地讲,就是家长要当孩子发展的显微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  相似文献   

17.
外来务工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去触摸他们内心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感知现实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去探索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用善良的心去温暖需要我们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庄严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很多人说:"爱是一种奉献。"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自身素质去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对幼儿负责,让爱与责任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千千万万个班主任中普通的一员,我和每位班主任一样,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从教一路走来,拾起点点滴滴的收获,才发现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惩罚和批评,而是真诚地去赏识,去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问题生"更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关怀。"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是班中最迫切需要教育和帮助的学生。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班主任能力的表现。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1,(5)
绿色的种子抓住各学科的环境教育切入点,把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到素质教育中去,让绿色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扎根,这是我的最大心愿。新的世纪,让我们共携手,今天共播种子,明天绿满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