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纸工业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业之一。在纸浆漂白操作中相继使用氯、次氯酸盐、二氧化氯等漂白剂降解木素,排水中含大量的有机氯化物,具有很大的毒性。在硫酸盐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造纸废水中含有较高的硫化物。该类废水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大量的H2S。  相似文献   

2.
造纸工业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业之一.在纸浆漂白操作中相继使用氯、次氯酸盐、二氧化氯等漂白剂降解木素,排水中含大量的有机氯化物,具有很大的毒性.在硫酸盐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造纸废水中含有较高的硫化物.该类废水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硫酸盐还原茵的作用,会产生大量的H2S.  相似文献   

3.
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将副产物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一直是氨法脱硫工艺工业化的瓶颈,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了亚硫酸盐的传统氧化法和高级氧化法,以及国内外亚硫酸盐氧化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本造纸和造纸机械厂组织的“造纸技术研究协会组”在东洋纸浆吴工厂内建成了应用直接苛化造纸技术的半工业试验厂(日产纸浆10吨)。这种新方法比现在通用的硫酸盐纸浆法的优点在于省去了石灰再生用的石灰窑和产生恶臭的硫酸盐,从而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纸浆纤维回收+混凝迷宫沉淀+砂滤”的碱法制浆中段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规模2m~3/h的生产性试验,提出了该项处理技术工艺必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运行要点。试验证明该处理工艺科学合理,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对BOD_5、COD、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2.5%、85.2%、92.1%、94.4%,处理后的水能用于生产,回收的纸浆纤维也可以再利用。该技术适用于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及其不制浆造纸的综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6.
碱法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纸浆纤维回收+混凝迷宫沉淀+砂滤”的碱法制浆中段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规模2m^3/h的生产性试验,提出了该项处理技术工艺必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运行要点。试验证明该处理工艺科学合理,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对BOD5、COD、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2.5%、85.2%、92.1%、94.4%,处理后的水能用于生产,回收的纸浆纤维也可以再利用。该技术适用于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及其不制浆造纸的综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7.
蒽醌法制浆,是近年来国外造纸行业研制成功的一项节约原材料,提高纸浆得率,减少造纸工业空气污染的新工艺。襄樊市造纸厂引进应用了这项新工艺,在生产上取得显著效  相似文献   

8.
在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排放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二噁英污染防控对策。基于制浆造纸行业中二噁英的产生环节和污染控制方法展开探究。在二噁英的定义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产生过程、产生量以及释放途径,并阐述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控手段,包括制浆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原料防腐和纸浆消泡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以及高氯漂白替代工艺二噁英污染控制3个方面。最后,对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松节油是一种萜烯类的混合物。木材中一般都含有萜烯类物质,松木尤多。在硫酸盐法制浆蒸煮过程中,为了减轻在高温碱液作用下氧对纤维素的剧烈破坏作用,同时也为了避免在升温过程中蒸煮器内出现压力高、温度低、进汽升温困难的情况,一般在蒸  相似文献   

10.
化学纸浆传统的漂白工艺造成废液的排放,是纸浆和造纸工业对接受水体的最大环境问题。原因主要是废液含有TOCI(总有机束缚氯)或AOX(可吸附有机卤)的氯化合物。本文讨论了克服制浆和漂白工艺能产生环境问题的三种可行性方法。一是开发最终将关闭漂白工厂废水系统并把净化水循环回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将不产生任何废料或污泥。二是开发纸浆漂白新技术,将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亚硫酸铵法(简称亚铵法)制浆,是用亚硫酸铵蒸煮草类纤维原料制造纸浆的方法。这种制浆方法的纸浆黑液,可作农田肥料,促使农业增产,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一九六八年初,北京造纸研究所和山东泰安造纸厂协作,进行中性亚硫酸铵法麦草化学浆试验,当  相似文献   

12.
钙-钙双碱法脱硫技术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不同pH值下石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钙 钙双碱法 .研究了影响钙 钙双碱法脱硫效率的因素 .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该法由于在理论上解释、实践中解决了石灰湿法脱硫设备结垢问题 ,因而能连续、稳定脱硫 ,脱硫率达 80 %— 96 %.与传统钠 钙双碱法比较 ,新方法物料单一 ,工艺、设备简单 ,不耗钠碱 ,投资和运行费用更低 .  相似文献   

13.
石油炼厂液态烃碱洗脱硫工艺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下称碱渣)含有硫化物、氢氧化钠等多种污染物,系炼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了解决碱渣的污染问题,我们通过对各种治理方法的分析对比,根据碱渣中的污染物含量和造纸工业硫酸盐法生产漂白浆的工艺要求,选择了将废碱渣提供给造纸厂作制浆原料的综合利用治理方案。经过反复试验和长期使用结果表果,该方案不仅彻底解决了碱渣的污染问题,而  相似文献   

14.
常见四种水生植物对制浆造纸废水净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净化作用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对污染危害极为严重的制浆造纸工业废水,研究报道还不多。1984年,澳大利亚初步研究了芦苇、香蒲及灯心草等五种水生植物对亚硫酸盐浆厂废水的色度及废水中木质素磺酸盐、总固体及BOD的去除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江南常见的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纤维原料(针叶材、阔叶材及草类纤维)、不同制浆方法(硫酸盐法、半化学浆法等)制浆废水的净化效果,为生产实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概述在水污染治理领域 ,传统的污(废)水处理工艺 ,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及其变形工艺、生物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O法、A/A/O法及其改进工艺)、A -B工艺和SBR工艺等处理工艺 ,处理的水质能达到排放水的一般要求 ,但不能达到城市一般回用水标准 ,而且投资和占地面积大 ,难于管理。例如活性污泥法 ,其研究、应用、改进已有很长的历史 ,目前在世界上仍占优势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占地面积大 ,基建投资高 ,处理负荷低 ,经常出现污泥膨胀 ,启动慢、不能对冲击负荷做出快速反应等现象。据有关报道 ,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建筑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等)生产废水的运行效果。将该工艺的特性参数和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深井曝气法处理建材废水不仅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有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污泥产生量少等技术特征及投资少、运行费低及占地省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7.
美国Detox国际公司目前正在采用一种处理有毒废料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熔融的铝来破坏多氯联苯,双喔星,呋喃,三氯乙烯,卤代烃,对硫磷,和马来硫磷等这一类固体和液体废料。该法与现有的方法不同,它不用燃烧办法,而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使废料完全破坏。该法的能耗也较燃烧法低。在该工艺中,将废料放在一个含有100%氮气的炉中加热。所有有毒物料转变成气体赶  相似文献   

18.
在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的消毒工艺中,一般采用传统的氯化消毒.但氯化消毒是否适合日益发展的海水游泳馆的池水消毒,笔者从几种泳池消毒工艺的特点,应用发展情况,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角度,阐明海水游泳馆宜采用臭氧消毒工艺.  相似文献   

19.
由于纸浆造纸工艺的改进以及节水的显著成效,使得造纸厂排放废水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厌氧加好氧运行的系统在纸浆造纸行业也越来越多的推广起来。本文着重介绍并比较工程中常见的几种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点以及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乳酸、乙醇、糖蜜和米酒作为碳源,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状况及对As和Sb的去除效率。硫酸盐还原菌接种到各碳源培养基后14 d的生长状况显示,硫酸盐还原菌在乳酸中生理活性最佳,在乙醇中也有明显的生理活性,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启动期,而在糖蜜和米酒中没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当硫酸盐还原菌接种到各碳源培养12 h后加入酸性As(V)和Sb(V)储备液,由于12 h内尚未生成足够的碱度和硫化物来应对酸性储备液冲击,硫酸盐还原菌在所有碳源中均失去生理活性;虽然硫酸盐还原菌已失活且基质中只含有少量硫化物(≤3.62 mg/L),乳酸培养基中总锑和总砷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9.7%和65.6%,糖蜜和米酒培养基中总锑去除率达到81.2%和97.3%、总砷去除率为10.0%和17.1%,不过乙醇培养基中砷和锑均没有明显的去除。后以能显著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乳酸和乙醇作为碳源,调节培养基初始p H约为7,并接种培养48 h后加入酸性As(V)和Sb(V)储备液,储备液加入前乳酸和乙醇培养基的硫化物质量浓度分别达到70.73 mg/L和18.58 mg/L,储备液加入后细菌仍能继续生长,最终总锑去除率可达97.8%和98.4%,总砷去除率则为27.8%和24.6%。实验结果表明,糖蜜和米酒作为碳源需进一步优化,乙醇则体现出了可替代乳酸的潜在优势;砷和锑的去除效率除了与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有关外,也与砷、锑自身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