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的认知水平对疏散心理和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建筑物火灾中,个体行为因人员的个体特征、认知水平、社会特质、面临不同危险局面等因素的不同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应急疏散策略和方案在充分考虑紧急情况下外界环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处于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心理和行为特征。本研究是在大量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讨论体现人员认知水平的文化程度、消防知识与经验二个因素对疏散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特点。研究结果将充实我国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数据库,为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和人员消防培训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群集避难行为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人在建筑物火灾中的群集避难行为规律,对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群集避难行为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调查表明,影响火灾中人的心理行为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诱发火灾中人的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内因性别通过火灾实例调查,女性较之  相似文献   

4.
疏散中的典型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 《安全》2007,28(6):42-44
疏散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大量的灾后报告对我国火灾事故中遇难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在突发性应激事件中造成巨大伤亡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惊慌和恐惧,并对由于惊慌、恐惧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特征(如出口选择、过激行为、不同场所的火灾对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不同场所火灾的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遇灾者自己脱离危险环境后发现亲人被困在然险中而返回火场的比例很高;在疏散中青年人有过激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对大型活动的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应急事件发生,研究人群在应急状况下的行为反应及疏散中的行为决策。从应急管理和救援的角度,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大型活动背景下人群的应急行为和疏散时间、应急疏散模型、应急逃生的调查实证、交通及人流行为特征和组织与疏散方案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国内外大多数文献较多地侧重于利用计算机模拟火灾环境以研究单一建筑体中人的应急疏散行为,行为调查以事后调查为主,对火灾环境之外的其他突发应急事件及个体行为特征的研究等较少。同时,基于试验性研究的应急心理反应对于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及群体信任和他人行为对于行为决策的影响等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针对个别行为个体事故倾向心理的解决办法。基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考虑,本文对个别行为个体事故倾向心理倾向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推理,达成新的认识。即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引发事故的可能因素,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内个别行为个体事故倾向心理的关注。要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引导和人性化的管理,有效改善个别行为个体事故倾向心理,从而避免人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项征  徐鸣 《安防科技》2010,(6):14-17,64
火灾疏散研究对减少火灾伤亡及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疏散理论研究的三个方向:火灾中人的疏散心理及行为、人群疏散数学模型和人群疏散仿真模型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火灾疏散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易玉枚  武甜恬  杨梓杰  谢靖 《安全》2021,42(10):12-17
为了解突发火灾高校大学生疏散行为及心理,为疏散方案及应急预案制定提供依据,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在突发火灾时的应急个体特性、应急经验、应急意识、疏散行为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疏散环境、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疏散设施不熟悉,因此在突发火灾应急情况下会产生从众行为(约11%)、极端行为(约3%)、错误逃生行为(约50%)、不听从指挥(约35%)、"自私"行为(约70%)等不良心理及行为反应而错失逃生机会,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消防知识尤其是疏散设施及逃生技能的培训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遭遇不同外界状况时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在特殊环境如发生火灾时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从而发生以错误方式逃生等危及生命安全的行为。因此,消防人员了解这些心理行为并学习如何应对非常必要。本刊将分3期介绍火灾中的心理问题,内容分别为:心理及行为表现,影响心理行为的因素和如何保持火场人员心理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人在火灾环境下的行为心理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基于火灾下人员行为心理特征具有复杂、抽象、难以直接量化的特性,通过模糊逻辑方法,应用模糊集合、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量化人的行为心理,研究其对疏散速度的影响;考虑火灾烟气和群体行为对疏散的影响,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状况下的烟气进行数值分析,并运用公式法得出人员的疏散速度折减值;以某高层商业建筑火灾疏散为例,将修正后人员的疏散速度和疏散路径引入疏散分析并与未修正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修正的商业建筑疏散时间为470 s,修正后的疏散时间为670 s,修正后的疏散时间更长,人员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人的安全行为模式,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对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一方面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于安全事故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自行为、环境、强化、学习的因素对现行的安全管理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通过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相结合,论述了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未来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在建筑工人中的传播和流行,基于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行为调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方式、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策略。结果表明:模仿与学习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复制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新不安全行为产生起着联系和催化作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方式有视听式、想象式和参与式,其中视听式是最主要方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影响因素涵盖榜样及其行为、模仿者和模仿学习过程。其中,榜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增强因素,不安全行为后果的威慑力是最重要的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煤矿职工安全心理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或控制煤矿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煤矿生产活动的特点介绍,分析了煤矿生产活动对煤矿职工心理的影响和煤矿职工的主要安全心理问题,阐述了煤矿职工安全心理在煤矿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为避免或减少煤矿职工出现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货车驾驶员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笔者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货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因攻击性驾驶行为、强烈的冒险动机的驱使、对道路期望心理的失衡及交通安全感偏差等不良心理因素而导致恶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货车驾驶员是一特殊的群体,应重视对该群体的教育、培训与管理,从而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性格品质、交通安全感及驾驶技能,以改善道路安全环境和交通安全状况、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交通心理学原理,对城市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进行研讨.分析了行人出行认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给出行人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型,指出行人的认知心理状态与交通事故关系密切.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行人不安全行为归为有意和无意两类,从主客观方面分析行人心理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际交通调查及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表明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性别、年龄和有无驾照对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有重要影响;系统分析了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从行人心理角度考虑,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改善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的教育、管理、法制方面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例如:从行人心理角度对过街设施进行合理设置,从驾驶员心理角度考虑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对人行天桥和地道进行人性化设置等,将心理学行为矫正法原理应用于行人交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期望理论的违章管理思维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违章行为的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违章行为是违章者心理动机强度和对行为结果实现意图而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估计的函数,该违章行为函数与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有相通之处。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增强某一目标的效价(V)或者提高某种目标实现的期望值(E),都可以驱动某相应行为的发生。根据违章行为函数和期望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降低违章行为者违章动机的强度(I)或者弱化违章行为者对违章成功结果的可能性估计(P)将会抑制违章行为的发生。该结论为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地开展违章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各种物理传感器的疲劳驾驶监测预警技术(DFMP),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驾驶人生理特征、车辆运行状态以及驾驶人行为特征的疲劳监测。分析论述各种疲劳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优缺点以及应用状况,介绍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疲劳监测系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车道偏离监测、车辆运动参数监测、基于人眼、头部运动以及面部状态的疲劳监测等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系统软硬件的提升、基于机器视觉的多传感器多参数信息融合等是疲劳监测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更强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是疲劳监测技术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