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基层环保行政部门在处理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时,常常因处理决定有方式不同,导致环保部门可能成为被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被告。环保部门是否应成为被告,应结合就其对污染纠纷所作出的具体处理决定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事故的增加 ,环境纠纷急剧上升 ,逐渐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 ,处理环境纠纷已经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环境纠纷包括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纠纷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纠纷。1基层环境污染纠纷存在的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中规定、赔偿金额的纠纷 ,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 ,由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调解。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抚顺市顺城区和东洲区1995~1999年度环境信访统计表中的无一赔偿案例调解成功。这是因为一方面环保法规、条例没有详尽的关于赔偿金额的具体规…  相似文献   

3.
针对居民区附近商住楼和居民小区内餐饮业污染问题的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污染源处理设施不完善、监测手段和环保部门介入滞后以及处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纠纷调处时环保部门的管理对策提前介入,杜绝餐饮企业污染环境;对申请开业的餐饮企业控制办法:控制数量、合理选址、使用清洁能源及安装污染源处理设施并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对已开业的,在工商年检时执行环保前置年检,逐步淘汰不舍格的企业,尽快完善专门的行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环保局不宜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事件持续高发、环境污染纠纷不断凸显的情况下,以司法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环境公益诉讼正是实现司法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贵州、云南、江苏等省相继设立环保法庭,并对民事和行政原告主体资格进行了拓展,确认了包括环保部门、检察院和环保社团组织为民事和行政原告的环保诉讼主体地位。目前,检察机关做原告的现象很普遍,环保社团组织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对于环保部门的原告资格,很多人并不支持,那么,为什么他们认为环保部门不适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呢?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讲师王小钢给出了他的理由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育杰  陈德萍 《山东环境》1999,(3):54-54,57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权限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难题,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搪塞了如何建立环境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随之而来的环境信访案件呈加速上升趋势 ,给各级环保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已是当前环保部门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工具 ,对污染纠纷原因、危害程度和责任仲裁提供科学依据 ,在信访案件处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环境信访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作好环境信访监测 ,是作好环境信访工作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之一。现从环境信访监测…  相似文献   

7.
一起长达十年的环境纠纷案,迟迟未果。江苏省东台市在国内首家设立的环境纠纷仲裁庭开庭后不久,以司法介入,成功化解了这起环境纠纷案,一改以往环保部门对环境纠纷调解手段不硬的状态,为处理环境纠纷案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迟莉 《山东环境》2000,(7):42-42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随之而来的环境信访案件呈加速上升趋势,给各级环保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已是当前环保部门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工具,对污染纠纷原因、危害程度和责任仲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道合 《环境》2003,(5):36-37
一、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的行政处理环境法学者对环保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运用行政处理方式来解决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环保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调解处理涉及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具体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是国家行政主管机关依照法律的授权和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保部门的压力的不断增大,对基层环保部门对环境保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环保部门在环保管理上存在一些困境,急需对传统环保管理方式进行转变,进行科学有效地环保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传统的基层环保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并提出有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露 《环境保护》2012,(15):48-50
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出现由东部向西部、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环境纠纷在社会中发生的数量和频率已达到空前程度,若不能有效疏导进而化解这些冲突,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纠纷处理制度,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环境纠纷数量不断上升。据历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仅是全国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每年受理的环境纠纷数量就从2001年的35.4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宣传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人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污染受害请找环保”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这就形成了环境污染纠纷的上升趋势,研究污染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成为摆在我们环境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从我的实践经验看,污染纠纷可归纳为以下6种情况:①建筑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周峰波 《环保科技》2005,11(2):38-4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纠纷愈来愈多,正确有效地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衡量环保部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执法水平的一座天平。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了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问题的一些有效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环境执法中,由环保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已经成为环保部门查处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措施.为此对环保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非诉执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环保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所谓环保监督管理,就是环保部门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环境监察、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环保部门具有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作为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环保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周峰波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2):38-41,4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纠纷愈来愈多,正确有效地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衡量环保部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执法水平的一座天平。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了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问题的一些有效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姚丽英 《环境导报》2002,(12):2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所谓环保监督管理,就是环保部门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环境监察、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环保部门具有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作为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环保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江河水系中,常常发生上下游之间的污染纠纷。各地环保部门往往陷入频繁琐碎的污染纠纷处理之中,而难以脱身。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达到有效地控制水系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目的,我们提出转变职能,强化水系环境监督管理的新模式——水系污染实行县界控制。现以瓯江为例,就这一课题加以探讨,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政策发展中,环境经济政策是环保工作的增长点,其中有很多信息都需要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公开不仅仅是向社会和老百姓公开,还应该包括环保部门之间或者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7,(1)
正2016年12月28日20时10分,接完最后一个群众投诉电话后,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在粤期间停止接听、受理公众环境投诉电话和来信。驻粤一个月,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共向广东省转交信访件3851件,其中有195件转交东莞市处理。督察组停止接受环境投诉,可对于东莞的环保部门而言,环保督察的工作却远没有结束。连日来,市镇两级环保部门频繁现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