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滤塔处理VOCs的挂膜启动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试规模的生物滤塔的两种填料挂膜方法的试验研究 ,表明填料接种后可以直接装入生物滤塔 ,进行直接通气挂膜 ,该方法符合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机理和形成过程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启动。本文同时论述了影响挂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TCT-GC/MS方法对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7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酸类、醛类、酮类和萜烯类等七类,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48.11%,15.67%,17.28%,3.13%,3.17%,1.36%和1.45%;活动区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最多,缓冲区次之,非活动区最少,这与每个区中人类活动的频率相一致.同时分析了大气中的VOCs的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城市商业建筑地下车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潜在影响,在所选取盐城市3 个典型商场的地下车库里进行了VOCs采样监测,获得了VOCs浓度水平、组成和日变化特征,评价了人体健康风险. 观测期间,3 个地下车库在9:00—13:00时间段内所有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值分别为(2547.9±1595.2) μg·m−3、(1376.7±122.7) μg·m−3、(1689.1±93.1) μg·m−3;在所分析的75 种VOCs中3 个地下车库VOCs检出率分别为52.0%、36.0%和34.7%. 各地下车库所测VOCs占前几位的组分分别为甲苯(30.5%—48.2%)、异丙醇(4.5%—27.2%)、2-丁酮(3.8%—12.4%)、甲基环戊烷(2.2%—2.8%)、苯(1.5%—2.6%)、1,2-二氯乙烷(1.7%—2.2%). VOCs日变化浓度主要与车流量有关,在11:00和21:00时刻出现浓度峰值,分别为3785.4 μg·m−3、8694.3 μg·m−3.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3 个地下车库内所监测的VOCs的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HI)分别为4.1、4.3和7.4,均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HI=1);苯和乙苯的终生致癌风险因子值(Risk)分别在(1.2×10−4—6.2×10−4)、(3.8×10−6—2.5×10−5),均超出了安全阈值范围(Risk≤1×10−6),3 个地下车库均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Tim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elected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measured in chosen residences in a Tri-City area of Poland by means of passive sampling.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by dynamic technique – sorption tubes filled with Tenax TA sorbent. Results obtained by employing the two techniques were similar.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TVOC) parameters were also determined. A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outdoor air pollutants on indoor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Guenther提出的经典天然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WRF-CHEM简单天然源算法,针对气象变化和CMAQ模型数据格式特点,对BVOCs的算法进行了适当修正和改良,开发了可直接用于空气质量模型的BVOCs动态排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2015年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年排放量分别为5.79×10-5 TgC和3.05×10-5 TgC,月排放具有显著差异;四川盆地植物异戊二烯、萜烯的排放量空间分布很好地反映了四川盆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异戊二烯、萜烯排放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高山地区,两个物种的高浓度排放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日照较强的夏季和初秋季节,且均在7月达到月均排放量的最大值.本研究建立的动态排放模型能够为空气质量模型提供一种快速衡算BVOCs排放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但是引发霾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达到一定浓度时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为研究中原地区环境空气中VOCs 污染状况,探查VOCs 对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以中原地区核心城市-郑州为代表,于2012年─2013 年间,在郑州市区内布点,以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了VOCs 的时空分布,并使用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郑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 年均浓度分布特征:以烷烃和芳香烃为主,分别占总量的23.8%和19.5%;年平均质量浓度,芳香烃类为131 μg·m^-3、烷烃类为118 μg·m^-3,酮类为84.3 μg·m^-3、卤代烷烃类为67.8 μg·m-3;单体化合物以丙酮(66.2 μg·m-3)、乙醇(27.5 μ·m-3)、正十-烷(24.4 μg·m-3)和甲苯(17.2 μg·m-3)质量浓度最高,污染程度在国内居于中等水平.VOCs 季均浓度分布特征:夏季高于冬季,但各类化合物在两季的浓度差异较大.VOCs 日均浓度变化特征:烷烃类和芳烃类化合物于10:00 出现浓度峰值,浓度变化趋势与交通量变化具有相关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为:非致癌风险大于1,会对人群健康造成-定的非致癌危害;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六氯丁二烯的致癌指数超过EPA 致癌风险值,但未超出OSHA 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调查了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销售的14个品牌,15种不同香型,共26个盒装空气清新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成分.通过顶空GC-MS分析获得的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空气清新剂的成分组成差别较大,即使是相同香型的产品,其中的化合物种类和百分比浓度都不尽相同.定性出94种化合物,包括烯烃18种,醇类15种,醛类14种,酮类4种,醚类5种,酚类1种,酯类25种及其它化合物12种,其中萜类化合物约占总化合物数量的40%.β-月桂烯、罗勒烯、苧烯、苯乙醇、乙酸苄酯、β-蒎烯、β-水芹烯、伞花烃、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里拉醇等化合物在各种清新剂中出现频率为100%.空气清新剂中萜类化合物与臭氧反应,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VOCs)areimportantairpollutantsintheurbanatmosphere .SomeVOCsaretoxicandpotentiallycarcinogenic.ExposuretoVOCsisofconcernasitmayresultinsignificantrisktohumanhealth .AmbientVOCsareemittedfromvariousurban ,industrial… 相似文献
12.
基于焦作市各类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编制了焦作市2016年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6年焦作市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为28804.80 t,其中,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化石燃料燃烧源、移动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6.19%、25.48%、14.38%、13.72%、10.23%.2016年焦作市VOCs的重点排放二级源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表面涂装业、道路移动源、生物质露天燃烧、工业燃烧,其排放量之和共占排放总量的72.47%.在焦作市各区县中,博爱县、孟州市、武陟县和马村区的排放量较高,4个县区的VOCs排放量均超过3000 t,其排放量之和占排放总量的54.26%.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采用罐采样方法在贵阳市采集了环境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Dean-switch/FID/FID技术,分析了59种大气光化学活性挥发性有机物,并计算了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及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结果表明,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23.06±17.85)×10-9,其中丙烷的体积分数最大.贵阳市不同类别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占比为:烷烃(58.77%) > 苯系物(16.41%) > 人为源烯烃(10.84%) > 炔烃(8.86%) > 植物源排放VOCs (BVOC)(5.12%),不同功能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总臭氧生成潜势为91.51×10-9(体积分数),其中苯系物对总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约占38%);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为6.15 s-1,烯烃类对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2019年5月在安庆市城区离线采集大气中VOCs样品获取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安庆市城区大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化学反应活性及与二次气溶胶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9年5月安庆市城区大气VOCs日均体积分数范围为18.56×10−9—25.05×10−9,均值为22.53×10−9,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占比分别为52.40%、20.81%、16.90%和9.89%。C2—C5的烷烃、乙烯、丙烯、甲苯和苯是含量最丰富的组分。甲苯/苯(T/B)均值为1.67,表明安庆市城区大气VOCs符合机动车尾气为主要贡献源的特征。乙烷/乙炔(E/E)均值为0.49,表明采样区域大气老化程度较轻,受本地污染排放影响较大。利用·OH消耗速率(L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评估了大气VOCs的反应活性,安庆市城区大气VOCs中烯烃活性最高,对LOH和OFP的贡献依次为67.08%和69.80%,丙烯、乙烯、正丁烯、乙炔等是安庆市大气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估算了大气中VOCs的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芳香烃对SOA的贡献率最大,高达94.09%,甲苯、苯和间/对二甲苯等是对SOA生成贡献较大的组分。
相似文献15.
2019年6月和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周边6个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研究。利用苏码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FID技术测定环境空气样品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分析该地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计算各组分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工业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以及工业/交通混合区采样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和组成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各采样点均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短链烷烃和长链烷烃占比较高,分别为TVOCs的30.85%—45.21%和15.17%—48.79%,烯烃在宁东煤化工区采样点占比(43.77%)最高,而炔烃、芳香烃在平罗采样点占比最高,分别为29.98%和14.00%。烯烃对各采样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率为23.20%—85.26%,芳香烃对各采样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贡献最大(61.49%—89.5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7和0.931;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01和0.9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广州市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源于水源水受到的环境污染或是在净化消毒工艺处理工程中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可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口和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来了包括饮用水安全在内的诸多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虽然饮用水中VOCs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对广州市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在广州市中心城区选取15个不同位置的采样点进行了自来水水样采集,并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系统分析技术测定水中 VOCs 的种类和三卤甲烷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自来水中VOCs有20种,以三卤甲烷(THMs)和芳香烃类为主,占了所检出的物质总量的78%以上。THMs中四种化合物(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的检出率达100%,总三卤甲烷的平均质量浓度为46.46μg· L-1,最大值为53.31μg· L-1,最小值39.91μg· L-1。根据2006版国家饮用水标准,四种三卤甲烷质量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符合标准要求。对市面上一般的瓶装水的研究发现,瓶装水中三卤甲烷的质量浓度非常低,总三卤甲烷平均质量浓度仅为1.47μg·L-1,约是自来水中质量浓度的1/30。为了解温度及煮沸对自来水中 THMs 质量浓度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加热至沸腾过程中,THMs质量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沸腾后THMs骤降,煮沸5 min可降低水中约95%的THMs,接近瓶装水中THMs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摸清其排放源成分谱特征,是破解臭氧污染防治难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广西臭氧污染日益凸显,然而VOCs排放底数仍模糊不清.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对广西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岗石制造、人造板制造等5个典型行业VOCs排放进行采样,分析115种VOCs组分,探究其VOCs排放浓度水平、源成分谱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浓度相对最高(12.98 mg·m−3),是其余4个行业的2—86倍,其次分别为家具制造(5.72 mg·m−3)、汽车维修(1.34 mg·m−3)、岗石制造(0.84 mg·m−3)、人造板制造(0.15 mg·m−3)行业,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排放以烷烃(55.37%)为主,其次是OVOCs(27.51%);家具制造行业以OVOCs(50.98%)排放为主,其次是芳香烃(31.05%);汽车维修行业以芳香烃(32.25%)为主,其次是OVOCs(23.76%);岗石制造行业组成以烷烃(42.43%)排放为主,其次是芳香烃(23.76%);人造板制造行业以OVOCs(52.05%)排放为主,其次是芳香烃(14.32%).臭氧生成潜势计算结果显示,臭氧生成潜势大小依次为家具制造(22.62 mg·m−3)>包装印刷(17.24 mg·m−3)>汽车维修(4.29 mg·m−3)>岗石制造(1.44 mg·m−3)>人造板制造(0.50 mg·m−3)行业,5个行业中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关键物种依次分别为己醛(44.21%)、2-甲基己烷(9.76%)、间/对-二甲苯(24.61%)、苯乙烯(29.27%)、乙醛(23.86%). 针对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岗石制造、人造板制造行业的VOCs治理及其引起的臭氧污染防控应重点关注臭氧生成潜势贡献率大的关键VOCs物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重量法研究了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40、Tween-60、Tween-80)对以甲苯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增溶作用.通过计算甲苯在初始和平衡状态的质量变化,确定甲苯在表面活性剂中的增溶量,比较了重量法与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并计算分析4种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下甲苯表观亨利系数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重量法所测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溶解量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出现明显变化,且与传统表观溶解度测定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重量法测定过程简单,避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过程中由于某些表面活性剂的颜色过深或浓度太大对分析造成严重干扰.因此,重量法测定表面活性剂对VOCs的增溶作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